法海寺[河南省南陽荊紫關鎮法海寺]

法海寺[河南省南陽荊紫關鎮法海寺]

法海寺又名山乍山客寺、俗稱大寺。位於荊紫關東北五公里處。法海寺始建於唐高宗儀風二年(677年),由西峰禪師所建。法海寺三面環山,前面為懸崖絕壁,整個地形恰似一個蓮花寶座。傳說,法海寺曾出現過佛界信徒夢寐以求的山乍山客 天燈。景區內有絕壁飛瀑、古棧道、千佛洞、萬佛洞、八棱泉、古寺院、古竹林、猴山等景點二十餘處,是朝聖尋幽、休閒度假的最佳去處。

基本信息

法海寺簡介

法海寺,俗稱大寺。距荊紫關古街六公里。盛於宋、明代擴大規模重建。茂林修竹,古木參天。佛殿三重,原有房舍殿堂三百餘間。有大雄寶殿、白衣閣、藏經樓、廊坊、問殊殿等。其中大雄寶殿側壁的《牧牛圖》、《登山圖》、《飲酒圖》,具有很高的 藝術價值。周圍的紫竹林、八龍泉、千佛洞、萬佛洞等,勝景處處 。並在2006年被定為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

景觀特色

法海寺,又名乍客寺,俗稱大寺,伏牛山余脈乍客山半腰間,形成“蓮花寶地”上的一顆明珠,於蒼枝疊翠、古柏參天、奇峰突凸、山泉環繞之中赫然鶴立。寺院枕倚終南(山)、帶垂丹江、松竹竟秀、瀑布有聲,可謂極盡幽深清奇。古時因其美景天成、傳說神奇和佛法隆盛而華夏名揚,後因丹江航運已廢交通不便而逐漸名聲衰微,成了潛然隱蹤的庭院深閨。

法海寺八大景為“千佛洞”、“萬佛洞”、“白瀑倒卷濂”、“松樹彈琴”、“八龍泉”、“四棱碑”、“夜明珠”、“一步三道橋”。

站寺旁主峰猴山峰頂,俯瞰“猴山奇峰左右護,懷抱蓮花數百畝”的“福猴望月地”,可見四圍所環之處酷似蓮花盛開,寺院巧置蓮心,“蓮”有八瓣,艷姿紛呈,即為八景,題有“八詩”,據辨系歷代醉景於此的文人墨客、賢達名流即景抒懷之作。八景之合天韻悠長。揚目遠眺,可見古藤老樹、小橋流水的院落村莊;清流蜿蜒的丹江環抱之中是依稀可辨的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荊紫關古鎮清代一條街,以及被嫁接了現代文明的林立高樓和寬闊公路。順著山下石階趨向雲罩霧繞、林木蔥籠的法海寺,可在絕壁之下依鐵鏈石級而上,崇山峻岭、層巒疊嶂、溶洞串聯之中流覽“千佛洞”、“萬佛洞”中千奇百態、依勢象形的乳成仙界,真乃奇石玲瓏妙不可言;其側瀑布垂簾,古木參天,更讓人幻化身在仙人 之間。

繞過這吃空三丈的佛洞絕壁,緣級而上,二百米可抵寺院。院內有株與寺院同歲、兩人合抱的千年銀杏,傲然挺立於碑石間直插霄漢。最富麗堂皇、開門納紫霧的正殿中,高達丈許的如來大佛端坐當堂,左右護神和十二家泥菩薩像神態各異、惟妙惟肖……

走出大殿過南側門,就到了極清涼陰森的寺外竹林,這方遮天閉日、千年不敗、滿眼臂粗、寬廣數十畝的竹林足可容納千人同息;林中清爽凜冽的八 泉水,足供萬人同飲。

寺廟歷史

據《乍客山法海禪寺碑記》載:“乍客山法海禪寺由西峰禪師創於唐高宗風儀二年(西元六七七年)。有田地二十畝,房三十八間,僧十餘人。”

歷史上法海寺屢建屢廢。明朝中葉,太虛禪師重修法海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及同治十三年(1874年)曾兩次重修。清末太平天國義軍攻克荊紫關,火燒法海寺,寺內主要建築連同著名的白衣閣均被付之一炬。現存古建築8座,均為清代所建。法海寺連同平浪宮、玉皇閣、 山陝會館、萬壽宮等組成的荊紫關鎮內古香古色的建築群,一併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高宗儀風二年,西峰禪師雲遊至此,遂迷“蓮”忘返,創建了寺院。相傳唐僧取經歸來後到處講經論佛,唐高宗李治很想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建立佛寺,弘揚佛事,以教化山民,遂派唐開國元老尉遲敬德前往選址。初定寺址於陝西省、商南縣、湘河梳洗樓北端山溝里,奏準即建,寺成後特鑄一口千斤大鐘籍以升威。誰知鍾剛鑄成卻不翼而飛,敬德忙派人四處訪查,後得知落於荊紫關猴山懷中作客山西峰(猴山)山谷里。敬德仔細查看了落鍾的位置和周圍的地形,甚是驚喜,該地勢坐北向南異常險要,周圍崇山峻岭,層巒疊嶂。妙哉!大鐘正落於因勢象形的“蓮花瓣”上。敬德慌忙將此情景奏於皇帝李治,李治聞聽大喜,隨即頒旨遷寺荊紫關。正所謂∶神鍾飛來寺定址,萬千佛神坐蓮台。自此寺因山而揚名,山托寺以增色,寺院與猴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因其當時在全國各地的寺院中規模較大,該寺晚唐時叫“大寺”,北宋時更名為“法海寺”。

歷史上法海寺屢建屢廢。明朝中葉,太虛禪師重修法海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及同治十三年(1874年)曾兩次重修。清末太平天國義軍攻克荊紫關,火燒法海寺,寺內主要建築連同著名的白衣閣均被付之一炬。現存古建築八座,均為清代所建。法海寺連同平浪宮、玉皇閣、山陝會館、萬壽宮等組成的荊紫關鎮內古香古色的建築群,一併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廟地址

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磨溝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