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月新

荊月新,男,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山東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比較法學、法律史學。

個人簡歷

山東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

荊月新,男,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991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憲法學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2007年3月—5月,(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進修;2012年11月—2013年5月,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荊月新教授認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三年來,出版學術專著一部,承擔並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四項,並兩次獲得山東省教育廳科研成果一等獎。先後在《光明日報》、《華東政法大學學報》以及《山東社會科學》等學術報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以上研究成果觀點新穎,論證縝密,獲得國內同行的好評。

在教學方面,根據研究生教育教學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積極探索新的教育和教學方式,嚴把教學質量關,並出色完成各項教學工作任務。荊月新教授先後為學生開設《外國法制史專題研究》、《外國地方自治專題研究》、《法律英語》以及《環境立法專題》等課程。力爭將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以科學的方式方法傳授給生,教學實踐效果良好,學生滿意度很高,所開設的各門課程受到同學們的普遍歡迎。

代表性作品

代表性論文

1、《體制內之觴——論近代地方自治對紳權的損害》,《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2、5;

2、《行政強制法如何實現巨觀協調》,《法學》2008、2;

3、《清末留學生選官制度的機制創新及其局限》,《中國行政管理》2015、12;

4、《從傳統法治文化中尋找社會治理智慧》,《人民日報》(學術版)2016、6;

5、《近代鄉里制度轉型的當代法治意義》,《光明日報》(理論版)2015、8;

6、《禮治觀念回歸的法治意義解析——以民國鄉村自治立法為例》,《理論學刊》2015、9(《新華文摘》論點摘編);

7、《近代鄉里制度轉型中的“公權下探”現象解析——兼及鄉村自治失敗的原因》,《東嶽論叢》2016、1;

8、《民國時期學界對西法移植的反思及其局限》,《山東社會科學》,2012、8;

9、《近代地方自治中的“權利缺位”探源》,《山東社會科學》2013、8;

10、《論行政程式中的秘密取證》,《法學論壇》2004、6;

11、《論社會信用立法》,《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

12、《略論抽象行政行為的法律責任》,《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13、《光緒末年官制立法評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

14、《集權而非分權——清末地方自治立法評析》,《法律史的世界》(上),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5、《宗教功能缺位與法律精神疏離——近代中國移植大陸法反思》,何勤華主編:《大陸法系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主要著作:

1、《1947年憲法體制下的中央權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2、《城市土地立法研究》,獨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版;

3、《土地儲備的法律程式及其監管》,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主持課題:

1、《近代鄉里制度轉型中的法治文化研究》,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6BFX017);

2、《民國鄉村自治中的非憲政要素研究》,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CLS(2012)D114);

3、《清末民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憲政考察——以山東省為研究對象》,山東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09CFXZ22);

4、《紳治與憲制的博弈——民國地方自治的困局透視》,山東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1CFXZ01)。

科研獲獎

1、論文《宗教功能缺位與法律精神疏離——近代中國移植大陸法反思》獲2009年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2、論文《光緒末年官制立法評析》獲2012年山東省高等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

3、論文《近代地方自治中的權利缺位探源》獲2014年山東省高等教育普通本科人文社科類優秀成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