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沼澤化

草原沼澤化

草原沼澤化是指由草原演變而成的濕地,多發生在河漫灘、階地、湖濱、溝谷的草原。 草原沼澤化常發生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的地方。在低洼濕潤的草原地區,草原植物繁殖快,植物殘體在水不易流通的環境裡因分解不充分而轉化為泥炭,形成厚實的覆蓋層,氧氣和水便難以進入土壤,使植物大批死亡,土壤中出現大量腐殖酸並生長大量喜濕植物,如苔蘚、莎草、蘆葦等,草甸植被逐漸被沼澤植被所替代,便在地表形成積水,草甸逐漸轉化為沼澤。 當草原沼澤化發展到最後階段或成沼的自然條件逆轉和人為的排水改造,沼澤又逐漸衰退以至消亡。

特點

草原沼澤化是由於地勢低洼,地表經常過濕,地下水位較高,在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作用下,土壤孔隙度長期被水填充,通氣狀況惡化,造成厭氧環境,並引起土層嚴重潛育化,死亡的植物殘體的現象。

在厭氧條件下,細菌分解非常緩慢。這樣在水分增加、養分減少的情況下,為植物的自然演替創造了有利條件,使一些草甸植物逐漸減少,要求養分較少、喜濕植物,逐漸增多。這些植物死亡以後,在厭氧條件下得不到徹底分解,逐漸形成泥炭,最後草原演替成沼澤。

發展階段

具有根狀莖的禾本科等植物需要土壤提供良好的通氣條件與豐富的營養,但死亡的植物殘體,不同的季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分解。第二年,土層中的氧為新一代的植物的根系所利用,使前一年的植物殘體得不到進一步分解。

年復一年,植物殘體碎屑充塞土壤,通氣惡化,肥力變低,使新一代根狀莖植物生長位置逐漸上移;並由於土壤變得堅實以後,氧氣更加稀少,植物逐漸變化稀疏,形成適於疏叢狀植物生長的條件,經進一步演化,進入了疏叢型草甸第二階段。

因疏叢植物根系扎的根深,可從土壤深層吸取豐富的礦質養分,土壤中有機膠體更加豐富,雨後,膠體膨脹阻止空氣進入土壤,好氧分解被限在土壤表層,隨深層土壤養分逐漸減少,疏叢植物便不能再適應,漸漸被密叢植物代替,這便是第三階段的開始。

由於密叢植物根的內部具有極為發育的通氣組織,其與莖與葉的通氣組織連通起來,使它們能在礦質營養豐富的水流條件下生長,也由於它們的分櫱節在地表上及具有菌根的深根,使它們能在礦質營養豐富的水流條件下生活。密叢之中不斷保持厭氧分解條件,使分解十分緩慢,活的分櫱節總保持在老的分櫱節上生長,整個株叢就形成一個個孤立的草叢。

此後,進入泥炭積累期,隨泥炭厚度增加,密叢植物漸漸不能適應這種環境了,開始衰退。後由於泥炭上層養成分的不斷貧化及濕度增加,短根系禾本科、莎草科等後來入侵植物也逐漸衰亡,使一些主要靠葉綠體的細胞吸收營養元素的蘚類,如真蘚、灰蘚、泥炭蘚等侵入。

研究與運用

①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態系統功能,了解高寒草甸不同草原類型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及生態過程的差異性,本研究對海北站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雜類草草甸、矮嵩草(K.humilis)草甸、藏嵩草(K.tibetica)沼澤化草甸植物群落的根土比、土壤容重和土壤養分狀況進行了比較研究。

結果表明,不同植被類型高寒草甸根土比均隨著土層深度增加而顯著降低,且藏嵩草沼澤化草甸根土比最高(P<0.05);土壤容重隨著土層深度而增加,其中藏嵩草草甸顯著低於其他草甸(P<0.05);土壤養分隨著土層深度增加而顯著降低,且在藏嵩草沼澤化草甸下養分含量最高(P<0.05)。土壤養分與根土比主要呈正相關關係,而與土壤容重則主要呈負相關關係。因此,高寒草甸不同類型草地群落根土比大小、土壤養分含量反映了高寒草甸群落類型及穩定性,從而可作為判斷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功能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指標之一。

②為了摸清地帶性與非地帶性植被分布和地貌關係的規律性,找出相應的利用改良措施。研究學者通過對本地區草原的普查及齊齊哈爾市、杜爾伯特、大慶、安達、林甸、肇源、明水等市縣的多年詳查和其它有關項目的調查研究,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統計分析,基本上摸清地貌與不同植被分布的規律、特點及利用價值。

地貌不同,改變了水熱條件,產生生態梯度的變化,對地帶性或非地帶性植被都有一定的影響,使松嫩草原形成溫性草原類、溫性草甸草原類、低平地草甸類、沼澤類,不同草原類型有不同的生態環境,必須採取相應的利用改良措施,違反這一規律,必加速草原的“三化”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