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院

1992年撤區並鄉,茶院、毛嶼兩鄉合併為茶院鄉,鄉政府所在地茶院茶院村。 全鄉2006年有茶葉種植面積6000畝,楊梅種植面積5000畝,海淡水養殖面積9850畝。 2006年全村農業經濟總收入102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6萬元,村民人均經濟收入4176元。

茶院鄉

茶院鄉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東部,寧波三門灣新區核心區域,東為力洋鎮,西南接越溪鄉,西連桃源街道,北靠茶山與橋頭胡街道為鄰,鄉駐地距縣城18.5公里,總面積78.41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70.57公里,海岸線長4.5公里,海域面積7.07平方公里。全鄉轄14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7531戶,人口2.5萬餘人。

歷史

1949年建國初期建立茶院鄉人民政府(1949年——1950年稱柘浦鄉),1950年6月分設茶院、杜岙二個鄉,創建“茶院鄉黨小組”,1953年成立黨支部,1956年1月調整鄉的建制,由原茶院、杜岙、廟嶺、毛嶼四個鄉合併改稱茶院鄉,成立鄉黨總支委員會和鄉政府,1958年10月,寧、象二縣合併,茶院鄉改名為茶院、杜岙二大管理區。1961年11月,寧、象二縣分開,茶院、杜岙二個管理區合併為茶院公社。1968年5月成立茶院公社革委會。1981年1月成立茶院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9月,撤消人民公社建制,改稱茶院鄉。1992年撤區並鄉,茶院、毛嶼兩鄉合併為茶院鄉,鄉政府所在地茶院茶院村。

行政區劃

全鄉轄14個行政村(茶院村、下徐村、後坑李村、柘浦王村、銅嶺腳村、杜岙村、道士橋村、許民村、廟嶺村、東騰村、南溪村、塘廠村、升龍村、毛嶼村),

社會

2005年投資80餘萬元完成敬老院擴建工程。全鄉享受低保527人,五保集中供養48人,供養率100%,失土農民養老保險參保294人。全面落實農村醫保工作,連續三年名列全縣前位。全面完成社保擴面工作,積極啟動農村住房保險工作,大力推進慈善事業發展,五年來共募集善款50餘萬元,累計發放救助款500餘萬元。緊抓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2002至2006年累計培訓3686人,其中轉移就業培訓786人,培訓轉移就業率達65%。

經濟

一、農業經濟持續發展。2002年至2006年,茶院鄉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不斷加大支農力度,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了農業的基礎地位。2004年出台了《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若干意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全鄉2006年有茶葉種植面積6000畝,楊梅種植面積5000畝,海淡水養殖面積9850畝。打響了寶岩寺梅花鹿、銅嶺腳番薯面、“成才”柑桔等一批名、特、優產品。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02至2006年累計投入資金1500萬元,建成廟嶺、南溪等4個農業示範區,完成縣水利責任狀項目36個,完成沙畈塘5200畝土地整理工程。實現土地流轉11000畝,完成低產田改造6000畝,植樹造林800餘畝,維修、疏通渠道2500米。落實扶貧資金1270餘萬元,扶持了毛嶼、許民、道士橋等11個村,共28個項目。落實下山移民資金243萬元,安置8個自然村715人。積極推進退宅還耕,全鄉共有7個自然村把退宅還耕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現已通過國土部門驗收總面積達63畝。紮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2006年被縣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二、工業經濟穩步增長。按照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結合該鄉實際,通過強民營、重技改、創環境,全鄉工業經濟實現了新突破。堅持工業興鄉方略,強化協調服務,加大技改投入,2002年至2006年共投入技改資金4.2億元。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規模企業比2001年多了5家,達到17家。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累計利用外資額達1200萬美元,2004年獲招商引資銅獎。寧東園區已完成征地3200畝,土地征地的後續工作也順利進行,為茶院經濟的騰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商業流通、郵電通信、交通運輸、酒店餐飲等行業都得以長足發展,開元新世紀大酒店2003年開業以來共實現三產增加值1.1億元,成為經濟成長的一大亮點。鄉域集鎮商貿業穩步發展,建成小小超市茶院加盟店、永豐大藥房等一批商業經營點,完成放心店創建14家。

文化

2002至2006年累計投入教育經費3399.8萬元,其中新中學1094.8萬元。全面調整教育布局,實施“名師”工程,落實了獎教基金和“大紅鷹”獎學金。茶院中學2006年考入重點中學14人,其中5人被寧海中學錄取,錄取分數線為全縣最高,不管是錄取人數還是錄取分數線都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2003年順利通過教育強鄉和省級“東海明珠”工程驗收。加強村級文化陣地建設,下徐村、南溪村、塘廠村被評為市級村落文化建設示範點。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村村通”工程得到全面落實,在全縣居於領先水平。轄區學校:茶院中學,茶院中心國小等

交通

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
目前正在改建的盛寧線寧海力洋至城區段道路改建工程是寧波市公路主幹線之一,也是寧海縣“一環八射三縱七連”主幹線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始於茶院鄉杜岙村,終於桃源街道花山村,路線全長約15.529公里,計畫歷時工期為36個月。其中花山隧道全長2415米,為雙向三車道結構,不管從長度還是寬度都屬寧波之最。

旅遊

景點:蓋蒼山,許家山
農家樂:雞籠山漁家樂,阿旺農家樂,茶院悅來休閒農莊(毛嶼港農家樂)

茶院村

茶院村位於茶院鄉所在地,由7個自然村組成(由張家、上徐、下王、坑口、鄭公頭、泥樹浪、紫山頭),全村共有1850戶,5800人,耕地面積3753畝,山林面積21990畝。2006年全村農業經濟總收入102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6萬元,村民人均經濟收入4176元。茶院村是鄉政府所在地,各種基礎設施齊全,有文廣大樓、中學、衛生院、郵電、供電等部門,交通網路齊全。茶院村自然資源優勢明顯,有低山緩坡荒山近800畝,有茶葉基地600畝,楊梅基地300畝。有張家自然村毛竹基地1000畝,白茶基地100畝。還有財壽楊梅基地、成才柑桔基地;有鄭公頭紫色蕃茹基地;有下王自然村的波爾山羊基地。
近幾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關懷下,茶院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茶院正朝著衛生村、先進村、文明村邁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即將實施

其他茶院

【注音】chá yuàn
【英文】Tea courtyard
【釋義】
①專事某種茶務的院落
康熙《長興縣誌》:“顧渚芽茶,唐代宗大曆五年(770),置貢茶院於顧渚山。宋初貢而後罷。元改貢茶院為磨茶院。”宋貢焙改易建甌後,顧渚產茶不復研膏。元朝時,湖州以造“金字末茶為進”。
②設茶供飲的處所
道光《東陽縣誌》:茶院,在沿東五十里獨山深塢,“唐宋時有司常治茶於此,設茶院,名茶院塢”。《海鹽縣圖經》:茶院,在縣西南二十七里,“吳越王錢銹幸金粟寺,令寺僧於此設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