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都平台
中國茶都是安溪縣茶業的視窗。樹立安溪茶鄉新形象,把建設茶都作為打造“烏龍茶名茶之鄉”的重要載體。茶都不但成為茶農茶商們的交易平台,而且也成為全國最大的烏龍茶銷售中心,同時向全國茶葉批發
市場邁進。據悉,中國茶都自2000年12月投入運營後,市場交易額4億元以上,增長25%。
茶都茶緣
有“中國茶都 ”之美譽的福建安溪是著名的鐵觀音茶的故鄉,它與台灣省有著一脈相承的“茶緣”。幾年來,“茶緣”成為兩地鄉情聯繫、經貿往來的紐帶。
追溯兩地的“茶緣”歷史可以發現,早在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安溪鄉民就開始入墾台灣,選擇有山有水,地形與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種茶。清嘉慶三年(1798年),大量安溪人移居台灣,帶去了茶苗,也帶去了安溪的茶俗。清鹹豐五年,安溪人林鳳池率先把烏龍茶引入台灣,種植在台灣凍頂山,相傳這就是台灣凍頂烏龍茶的起源。如今在台灣2000多萬人口中,60%以上的台灣同胞有飲茶的習慣,並且以烏龍茶為主。隨著茶樹和茶葉的傳入,制茶技術和一些茶俗也慢慢傳入島內,至今,台灣仍保持著“以茶代酒”的待客習俗,在大陸流行的茶王賽、茶藝、茶歌茶舞等茶俗也仍在台灣不斷地演繹和發展。
茶都
2005年4月,“倡導茶為國飲,杭為茶都”高級論壇召開。“茶應成為中國國飲,杭州是中國茶都。”來自中央和地方所屬部門的茶和茶文化專家、學者50餘人,共同向世人宣告。
茶都(杭州)國字號茶葉研究機構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學會、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中國茶葉博物館、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樹人大學
品牌
茶,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盛在宋,經歷了藥用,食用,飲料幾個階段,發展至今已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地區。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
杭州,這座吳越、南宋時的都城,北宋時的“東南第一州”,馬可·波羅眼中“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於一體,泡一杯清茶,喝出的是婉約清麗的江南氣韻,更是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
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杭州城的驕傲!
經過五年的籌備工作,本著“杭為茶都,茗禮天下”的品牌理念,杭州茶都茶業有限公司於2010年在杭州成立。
溯源
茶之起源篇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
神農有個水晶肚,達摩眼皮變茶樹……茶之起源,眾說紛紜。
《神農本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相傳,在三皇五帝時代,神農上山採藥,邊采邊嘗,不知不覺已嘗了近72種草藥。草藥中的毒性令他口乾舌燥,渾身不舒服,於是便在樹下休息。這時,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他撿起樹葉放入口中咀嚼。驚奇的是,沒過一會兒,神農覺得身體舒暢起來,渾身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
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懂得了茶葉具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的功效,所以就把茶當作藥物使用。那時人們從野生的茶樹上砍下枝條,採下茶葉,放在水中燒煮,然後飲其汁水,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這樣煮出來的茶水,滋味苦澀,因此那時的茶又被稱為“苦荼”。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道家思想所強調的對自然的追求。老子《道德經》說:“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長於川谷之間,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質,提倡“真茶” 的觀念。在飲茶上,追求忘機超脫,沖淡自然的情趣。這是道家養生的精神。神農嘗百草,以茶解毒,作為本草的茶的確與藥草有密切的關係。茶主下氣,除好覺,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悶。因而茶與道家的養生樂生精神就有了水到渠成的結合。
到了秦漢時,人們創造了“半茶半飲”的方法,將制好的茶餅放在火上灸烤,然後搗碎研成細末,沖入開水,再加蔥、姜、橘子等調和飲用,人們的飲茶習慣逐漸建立。同時,漢代的人對茶的保健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華佗《食論》“苦荼,久食益意思”明確指出茶具有提神健腦的作用。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並與儒教、道教文化融合,僧人坐禪,徹夜清修,茶作為提神之物,大受青睞。茶之沖淡平和,與佛之與世無爭暗合,被佛學家視為修養之必須。從此,茶就成了佛教清修的象徵。
茶之興起篇
唐·杭州產茶·《茶經》載
唐代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茶以稀為貴,一般被僅供皇家御用,少許富貴人家也只為待客使用,茶葉,一度成為奢侈之物。
唐代以後,飲茶之風日益興起,唐代也理所當然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散發著陣陣茶香的皇朝。這時,王公貴胄視飲茶為時髦,文人墨客視飲茶為氣度……《封氏聞見記》有記載:“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可見,茶已經成為當時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說到唐代茶飲的興盛,我們很難忽略一個人,那就是被後人尊稱為“茶聖”的陸羽。可以說,縱觀唐代茶事,處處可見陸羽與《茶經》的影子。《茶經》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精神,並將之融合於日常茶事中。陸羽在《茶經》中強調選水要選緩流的活水,反對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飲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僅作“暖盞” 之用,並不飲用,第二次的茶湯才是最佳之“至味”……飲茶人通過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達到一種“和” 的最高境界,這就是茶道。飲茶的全過程貫穿著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達到通過茶道,營造出社會和諧穩定、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空間。
當時唐代詩人們的品茶,已經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滿足,著重從審美的角度來品賞茶湯的色、香、味、形,強調心靈感受,追求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過飲茶與茶道展示,表現出人的精神氣度和文化修養,表現人的清高廉潔,節儉樸素的思想品格。
另外,唐代茶事與儒家思想中“禮” 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儒家禮儀的觀念深入到社會活動的一切領域,那么在各種茶事中,自然也會有所體現。晚唐人劉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 說,其中就有“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 之說,這說明最遲在唐代,來客敬茶,以茶為禮,已成為普遍風俗。而在官場中,茶禮則已經演化為一種區別官階等級的標誌,點茶與點湯成為官場的待下之禮。
當時皇宮、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間盛行茶宴,茶宴的氣氛莊重,環境雅致,禮節嚴格,且必用貢茶或高級茶葉,取水於名泉、清泉,選用名貴茶具。茶宴的內容大致先由主持人親自調茶或親自指揮、監督調茶,以示對客人的敬意,然後獻茶,接茶,聞茶香,觀茶色,品茶味。茶過三巡之後,便評論茶的品第,稱頌主人道德,以及賞景敘情、行文做詩等等。還有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賓客相見、婚喪大典、節慶宴飲中都需要用到茶。
茶與佛教的結合表現在一個“悟” 字上。正是在這個“悟” 字上,茶與禪有了它們的共同之處, “凡體驗有得處,皆是悟”,都與茶事活動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佛家視茶事為一種修身的過程。把佛家的“悟” 的境界和茶道統一起來,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貫著佛家對真、善、美的追求。
陸羽輾轉各地名山大川,餐風露宿,飽經艱辛,品茗弄泉,鍥而不捨,研創茶學,著《茶經》。也是因為《茶經》,陸羽與杭州結緣,留下了《靈隱天竺二寺記》、《武林山記》等名篇。他在《茶經》中記載的“天竺、靈隱二寺”所產的茶,成為杭州出產茶葉最早的文字記載。此時出產的名茶還有睦州鳩坑、建德細茶、天目山茶(臨安)、錢塘天竺、大方茶)、睦州鳩坑、餘杭徑山茶等。
茶之興盛篇
宋·西湖龍井·初識君
飲茶至宋代已蔚為大觀,出現了許多熱衷於品茗藝術的文人雅士,如蔡襄、黃儒、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一些帝王貴胄也加入到茶人行列。如宋徽宗以帝王之尊,親自碾茶、煎茶,並著《大觀茶論》。他們或以語言文字入茶,或以藝術修養入茶,或以佛法禪機入茶,或以自我人格及大自然的真情入茶……
而杭州龍井茶與文人結緣,開始為世人所熟知,這要歸功於它的開山始祖辨才。辨才18歲時,赴杭州上天竺寺,師從慈雲法師。25歲時,宋神宗恩賜其紫衣袈裟,並賜法號“辨才”,後任上天竺住持長達17年。後來,辨才因不堪承受繁忙的交接事務,決意退居龍井壽聖院,與弟子在龍井獅峰山上開山種茶,與蘇東坡等文豪在龍井獅峰山腳下壽聖寺品茗吟詩,留下一段詩僧共譜龍井茶緣的千古佳話。蘇東坡留下“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之句讚美龍井茶,並手書“老龍井”等匾額。
這時的寶雲山、玉泉、靈隱、天竺、獅子峰等處均產茶。當時下天竺香林洞產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產的“白雲茶”和寶雲山產的“寶雲茶”被列為貢品。
南宋,杭州成為都城,龍井茶的種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龍井茶從簡單的品飲向賞玩、遊藝發展。與此同時,杭州其他地區的名茶也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分水(今屬淳安)“天尊岩茶”和餘杭“徑山茶”。日僧圓爾弁圓、南浦紹明等多人先後來餘杭徑山參研佛學,把徑山茶和徑山茶宴帶回日本,啟發和促進日本茶道的興起。徑山茶禮開始名揚中外。日本茶道巨匠千利休在《南方錄》中寫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燒水、點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為習佛修行之行為。”可謂道出了茶道的秘密。
茶之集大成篇
元明·西湖龍井·聲名播
元代雖然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命”朝代,但在中國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卻扮演著承前啟後的角色。元代統治者來自廣褒的大漠,因為性情與風俗,用茶方式一改宋時的繁複,“泡飲法”成為主流,散茶的使用逐漸興盛。漢族文人喜歡清飲,他們鍾情於茶的本色本味,鍾情於古鼎清泉,鍾情於優雅的環境。
元代,杭州西湖龍井山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面,有愛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龍井》飲茶詩,詩中曰:“……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詹卜中,余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見當時僧人居士看中龍井一帶風光幽靜,又有好泉好茶,故結伴前來飲茶賞景。
到了明代,杭州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為平常百姓所飲用,並躋身全國名茶之列,成為名茶中的後起之秀。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槍,尤為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明萬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為兩山絕品”之說。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此時的龍井茶已被列為中國之名茶。同時,各種茶書、詩文中也頻頻出現“龍井茶”字樣,表明人們已經用龍井泉泡龍井茶,“龍井問茶”盛極一時。
元明時期,杭州龍井茶的產區逐漸向南山一帶擴展,制茶工藝改蒸為炒,改碾為揉,改團為散,葉茶、芽茶和炒青散茶興盛,品飲方式上採用撮泡法。此時,龍井茶在更多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明代高濂《四時幽賞錄》、屠隆《茶說》、馮夢禎《快雪堂漫錄》、田藝蘅《煮泉小品》等作品中對龍井茶極為推崇。
此時,文人士大夫階層對飲茶藝術的追求達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追求茶風的簡約化,宣導清飲雅賞,品出茶之自然真味;飲茶生活的藝術化、審美化,以及品茶過程中,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成為當時茶人茶客們的時尚。人們以清新、雅致、甘芳的茶葉為媒介,通過品飲,進入一個令人神融心醉、物我相忘的藝術境界,從而實現品茶清心悅神、遣寂除煩、助詩與文思……
此時,杭州龍井茶已負盛名,與虎丘、天池、陽羨、六安、天目並列為當時的六大名茶。除此此外,杭州名茶不斷湧現新的品種,有分水貢芽茶、臨安天目茶、臨安昌化茶、蕭山雲石三清茶等。
茶之繁榮波折篇
清·西湖龍井·美名揚
如果說在明代,杭州龍井茶還介於諸名茶之間的話,那么到了清代,龍井茶的名聲與日俱增,立於眾名茶的前茅,並成為清代貢茶的首選名品。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制,品茶賦詩,並作《觀採茶作歌》、《坐龍井上烹茶偶成》、《再游龍井》等詩來詠贊龍井茶,使龍井茶聲名遠播。還將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更使龍井茶身價倍增,成為“中國第一茶”。從此,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
清代,杭州除了繼承大部分歷史名茶外,還創製了不少新的品目,當時杭州地區名茶主要有富陽岩頂、九曲紅梅(杭州城郊周浦)、餘杭伏虎岩茶、臨安於潛王茶、天目青頂、建德十都綠茶、建德苞茶等。綠茶加工上基本沿襲明代,但此時龍井茶則出現了扁平光滑的炒制方法。民國期間,著名的龍井茶成為中國名茶之首。
中華民族以茶交融,邊茶貿易趨於頻繁,同時茶葉也向海外衝擊擴展。早在鴉片戰爭前,中國茶就在世界茶市獨領風騷。在出口和內銷的發展中,杭州湧現了一批專營茶葉收購和加工的茶棧和茶行,出現了批零兼售的茶號。但當時的茶業因受到帝國主義的操縱,那種繁榮景象一度是畸形的。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竭力扶植印度等國發展茶業對抗中國,並卡住進出口關稅稅率,制定多項措施來阻止中國茶的進口。導致了杭州茶業乃至中國茶業的曲折發展。
茶之振興篇
民國·振興華茶·旗幟揚
清末至20世紀30年代,杭州茶業在動盪的社會中飄零。因戰禍,運輸、生產、銷售已出現不正常現象,茶葉庫存嚴重,生產量也呈下降趨勢。
為開拓外銷,發展內銷,以吳覺農為首的茶業界有識之士提出“振興華茶”,杭州大批業內人士振臂響 應,追尋受挫根源,提出改進方案,查禁假茶、劣質茶,創辦茶業改良場等等。然自“九一八”事變到抗日戰爭,東北市場丟失,上海淪陷,海口封鎖,使得一度有所起色的茶業陷入了銷售的“黑暗時期”,杭州茶區(含杭縣、餘杭、臨安、富陽、桐廬、孝豐、分水、於潛)茶園荒廢者達50%,掘毀者有20%。⑤
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黨政府忙於接收,一度好轉的茶業也好景不常,杭州茶葉出現滯銷,茶價跌落,出現茶店老闆跳樓的慘狀。
茶之新輝煌
新中國·西湖龍井·四海傳
1958年10月,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建立,杭州出現了首家“國”字號茶葉研究機構,黨和政府從資金、物資、技術上大力扶持茶農,迅速恢復茶葉生產;到90年代末,杭州已成為我國茶葉科研、質檢、教育和科技人才中心、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茶業、茶文化教育培訓基地。集茶品、茶人、茶區、茶文化、茶科技、茶經濟優勢於一體,建成國字號茶葉科研、教育、文化傳播機構8家,在各自研究領域起到了巨大的引領作用。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江澤民、喬石、李鵬、朱熔基等都親臨龍井茶區視察,高度關注杭州的茶文化和茶產業。
周總理特別愛喝龍井茶,曾先後五次來到梅家塢,上茶山、進茶廠,和茶農一起採茶、品茶。1956年4月26日,周恩來首次來到西湖梅家塢,考察茶園後,語重心長地說龍井茶是茶葉珍品,國內外人士都很需要它,要多發展一些。”1957年春,周總理陪同外賓去梅家塢訪問,品嘗了剛採制的“明前龍井”後大為稱讚:“龍井茶葉虎跑水,江南一絕。”臨行時,深感茶農炒茶辛苦,周總理連剩餘的茶葉一起吃掉。1957年9月,周總理在梅家塢親自與幹部民眾座談制訂龍井茶發展規劃。1964年秋,周總理召集梅家塢幹部民眾,共商龍井茶發展計畫。1972年,周總理陪同美國總統尼克森赴杭,尼克森品嘗了龍井茶後大為稱讚,並因此在美國掀起一股龍井茶熱潮,從而使龍井茶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茶之大同篇
新世紀·西湖龍井·禮天下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在宣讀《授予杭州為“中國茶都”的決定》時說,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倡導“茶為國飲”是歷史的必然;杭州茶文化歷史悠久,打造“杭為茶都”是時代的需要。杭州的茶和茶文化積澱深厚,西湖龍井茶有“天下第一茶”之稱。……鑒於杭州在全國茶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茶界中的聲望和影響,結合杭州茶經濟質量、茶產業結構和茶的競爭力,從歷史、現狀和發展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10家權威機構認為,杭州已具備成為“中國茶都”的條件,並決定授予杭州為“中國茶都”的稱號。……
另,杭州產茶歷史悠久,各朝各代有確鑿史料記載,列入名茶名錄的有近21品,其中:
唐代4品:建德細茶(建德)、睦州坑鳩(現淳安)、天目山茶(天目青頂,產於臨安)、大方茶(產於淳安、臨安等地);
宋代8品:西湖區的寶雲茶、香林茶、白雲茶、垂雲茶,蕭山茗茶、黃嶺御茶(今臨安)、分水天尊岩茶、餘杭徑山茶;
元代1品:即龍井茶;
明代3品:富春貢茶、昌化茶(臨安)、蕭山雲石三清茶;
清代5品:九曲紅梅(杭州城郊周浦)、餘杭伏虎岩茶、於潛王茶(臨安)、建德苞茶、十都綠茶(今建德)。
在這一部分名茶中,除了西湖龍井、九曲紅梅、徑山茶、大方茶、天目青頂茶、雲石三清茶、天尊貢芽(古稱天尊岩茶)、建德苞茶、睦州鳩坑這9品,經過繼承、挖掘恢復和改進提高后,至今仍作為傳統名茶為世人嚮往外,其餘如香林茶、蕭山茗茶、黃嶺御茶、於潛王茶等12品隨著時代的推移,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遷,以及制茶技藝的發展變化,大多已淘汰或湮沒,僅能從地方志及古人文集等歷史文獻中窺見一些蹤影,屬於存目名茶。
現如今杭州的茶葉產量約占浙江省的四分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杭州各區、各縣市在繼承和發展傳統名茶的同時,又出現了一批新創名茶,共有39品,其中:
杭州城區8品:浙農銀毫、浙農香芽、浙農翠柳、銀峰、翠峰玉綠、翠峰玉露、迎霜茶、雲針茶;
蕭山2品:湘湖翠綠、冠山芽峰;
桐廬2品:雪水雲綠(天堂蓮芯)、五雲曲毫;
富陽4品:富陽岩頂、富春茗綠、雪裡青、月和毛尖;
臨安5品:東坑茶、雲中仙、天目雪、天目貢、石門銀片;
餘杭4品:餘杭雀舌、穀雨春、雙徑雨前、餘杭雲劍;
建德2品:清心三綠、鷹岩畫眉;
淳安12品:千島玉葉、千島龍頂、千島金桂、千島龍鬚、千島鳳眉、千島銀珍、清溪玉芽、早逢春、睦州雲霧、遂綠仙茗、鳩坑雀舌。
上述種種無不說明杭州茶品體系豐滿,種類豐富,另有新型茶館、茶藝館成為杭州城的亮點,風景區農家的家庭茶藝室,形成了“家家開茶店,戶戶可品茶”的情景。這一切都表明杭州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茶都”。
2012年10月,歷經多年醞釀,中國杭州“茶都”茶葉品牌應運而生。“茶都”,肩負“茶為國飲”之使命,頭頂“杭為茶都”之榮耀,秉承“茗禮天下”之理念,意在打造“至仁、至義、至禮、至智、至信、至忠、至孝、至節、至勇、至和”的茶之王國!
茶,是精靈的化身,汲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陽光、雨露、雲霧、山川、溪流……一切至純至淨,記憶在每一片葉子裡,歷經萬古歲月的洗禮和沉澱,以其平和淡雅、高潔脫俗的姿態,與儒釋道千載思想水乳交融,喚醒沉睡的記憶。透過茶,我們追尋生命中的那一片淨土,跨越雲霧中的山川,跨越自己的心障,回歸茶心!
容,千載儒釋道;品,萬古山水茶。
杭為茶都,茗禮天下。
杭為茶都,茗禮天下
“杭為茶都,茗禮天下”是茶都品牌的品牌理念。
除了茶都品牌,西湖龍井茶三個系列也分別有各自的理念訴求,分別是:
言墨:磨我心,香自溢——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在世,當為夢想奮鬥一番,磨礪自我。在奮鬥與幸福中,人需要把握好尺度,懂得奮鬥,也要享受幸福。
鑒心:心如鏡,情可鑑。——心即茶,茶即心。繁雜世間,以茶鑒心,縷縷茶香中,惟願內心清風朗月。
清沄:清雅氣,韻流長。——茶如人生。當塵埃落定,閱盡人世滄桑百態,細品人生,方覺無味之位乃至味,唯有清雅之氣,悠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