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字允榮,晉安(今福建福州)人,事跡不祥。其校刊《茶經》時間估計是在離孫大綬校刊《茶經》不久。明汪士賢輯《山居雜誌》其中有“茶譜外集”,據日·布目潮渢考,鄭本是汪氏輯本的基礎,汪士賢輯《山居雜誌》是在明萬曆21年(1593年),因而,鄭校刊《茶經》也即孫氏輯《茶譜外集》的時間,應在1588—1593年間。鄭本《茶經》的祖本似為孫本《茶經》,不同的是,在《茶經水辨》下,未刊孫氏編次字樣,而在《茶經外集》下則題刻“明·新都孫大綬編次,明·晉安鄭 校梓”。其後又收錄了顧元慶的《茶譜》,但未註明作者,只是“茶譜”之下題刻“明·晉安鄭校”。再後,即是《茶譜外集》, 下亦題“明·新都孫大綬編次,明·晉安鄭校梓”。
主要刊本有: ①《山居雜誌》本;②《文房奇書》本。
該書共約3000字,內容為:吳正儀《茶賦》,黃魯直《煎茶賦》,蘇子瞻《煎茶歌》,劉禹錫《試茶歌》,蔡君謨《茶壠》、《採茶》、《造茶》、《試茶》及黃魯直《惠山泉》、《茶碾烹煎》、《雙茶井》(應作“雙井茶”)等。
萬國鼎曾懷疑:“該書又不見於南京圖書館所藏的孫大綬校刊的陸羽《茶經》後,因此是不是大綬所編,也有問題”。
按,《茶譜外集》為孫大綬所編當可確認,但不是附在孫氏校刊的《茶經》後,而附在鄭校刊的陸羽《茶經》之後
相關詞條
-
建茶
建茶因產於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歷史上所屬福建建州。其轄區以建茶、建盞、建本、建版、建木聞名於世。建茶以宋代福建建州建安縣(今建甌)的北苑鳳凰山一帶為主體...
建茶由來 建茶六絕 北苑茶文化 中國茶葉的龍頭——建茶極品北苑御茶 -
黑茶[茶類名稱]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
歷史沿革 產地分布 工藝流程 黑茶品種 食用指南 -
黑茶的功效與作用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
歷史沿革 產地分布 工藝流程 黑茶品種 食用指南 -
安化鐵色茶
亦稱潭州鐵色茶 ,湘潭茶,即安化黑茶。
由來 分類 歷史 原料 文化 -
茶學
茶學研究的內容,從大的方面來劃分,可以劃分作兩大部分,茶科學和茶文化學。茶的歷史很長了,但是真正科學意義上的茶科學, 也就是茶學應該說是在20世紀才建立...
興起 創立者 學科部類 研究內容 專業開設 -
制茶
萎凋:使葉質柔軟,可塑性大,便於造形。 作青:搖青與堆置交替進行,由搖青與晾青兩個過程所組成。作青室溫25℃左右為宜,相對濕度80%左右。 搖青:將萎凋...
制茶工藝 制茶過程 製造過程 精製 制茶歷史 -
茶道[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
起源 發展 程式 分類 器具 -
茶都
中國茶都,安溪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廈、漳、泉閩南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縣域範圍東經117°36′-118°17′,北緯24°50′-25°26′,...
茶都平台 茶都茶緣 茶都 品牌 溯源 -
茶錄
《茶錄》,古代中國飲茶論著。共一卷,一作二卷。北宋蔡襄(1012—1067)作於北宋皇佑年間(1049—1053),是宋代重要的茶學專著。全書分為兩篇。...
原文 注釋 上篇(論茶) 下篇(論茶器)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