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塞爾維亞詩人。原姓約萬諾維奇,生於諾維薩德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在匈牙利上完中學,即去維也納攻讀法律,深受當時僑居在當地的塞爾維亞愛國青年的影響。50年代在諾維薩德市政廳任職,投身於青年運動,參加編輯進步刊物《旗幟報》和建立民族劇院的工作。1863年受文教協會委派去佩斯,一面在塞爾維亞學校任教,一面進大學學醫。1870年回國,從此終身行醫,同時進行社會和文學創作活動。60、70年代,創辦《茲馬伊》、《齊查》等多種諷刺報刊,成為諷刺文學的奠基人之一。1875年曾支援黑塞哥維那民族解放鬥爭。80、90年代出版兒童報《涅文》。晚年遷居多瑙河畔小鎮卡梅尼察。
茲馬伊的文學活動同19世紀後半期民族解放運動緊密相連。1848年革命遭受失敗,民族解放運動受到挫折時, 他在《詩人與歌》 (1858)一詩中提出了“要鬥爭而不屈膝”的口號。他的許多詩篇反映和歌頌了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鬥爭,塑造了熱愛祖國渴望獨立和自由的戰士形象,如《維拉》(1858)、《三個海杜特》(1866)、《不幸的母親》(1871)、《琴師之死》(1871)等,在民族解放鬥爭中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他的諷刺詩《尤圖圖國頌歌》(1865)、《一個最忠順的公民之歌》(1871)、《塞爾維亞的新選舉》(1884)等,揭露了君主官僚制度的腐敗、警察的專橫和選舉中的騙局。在其他許多詩中,他還描寫了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反映了人民的繁重勞動和貧困不堪的生活,對勞動人民表現了深厚的同情,如《三分之一》(1880)、《高利貸者》(1881)等。有些詩則號召人民進行新的鬥爭,如《光輝的墓穴》(1879)。
巴黎公社起義對茲馬伊震動很大,他寫了《巴黎陷落了》(1871)、《致仁慈的歐洲》(1872)等詩,聲援法國無產者的鬥爭。
茲馬伊寫過不少優美的抒情詩,最著名的是詩集《玫瑰》(1864)和《凋謝的玫瑰》(1882)。《玫瑰》描寫詩人和他妻子之間的愛情,詩中說明沒有祖國的獨立和自由就沒有個人的幸福。他的妻子死於1874年,子女又相繼夭亡。他在《凋謝的玫瑰》中流露了他的痛苦,但並不使讀者感到悲觀,並且表現了作者對未來的信念。
茲馬伊還是一位著名的兒童詩歌作者,並翻譯過歌德、裴多菲、普希金等人的作品。晚年脫離社會活動,作品中出現了憂鬱的情緒和宗教色彩。但這一時期根據民歌素材寫的詩集《夢境》、《旋覆花》等,仍繼承了現實主義傳統,充滿愛國情感。他是塞爾維亞現實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許多作品又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