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正緣順金線蓮

台灣金線蓮的花數較少而唇瓣爪部為深梳狀。 因此,目前在台灣的野生金線蓮日漸稀少。 目前,在台灣,市場上已有金線蓮飲料、口服液等系列產品。

茗正緣順茶業是中國茶產業十大名牌。金線蓮是名貴珍稀中草藥;千萬年來,在閩台民間用藥較廣,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療效顯著,有“藥王”之美稱;近年來發現其不僅有顯著的藥療食補價值,而且其株形小巧優美,葉脈金黃網狀排列,是觀賞型的室內觀葉、觀花植物珍品,所以金線蓮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1、來源、產地:金線蓮為蘭科植物開唇蘭屬金線蘭[1](花葉開唇蘭。主產幾個亞洲國家,在我國主要頒布於閩台兩省,其它如贛、浙、越、藏等省亦有。2、生藥特徵:2.1藥材性狀:本品呈皺縮捲曲,不規則狀的乾燥全草,根莖圓柱形,多彎曲,長1-5cm,表面棕褐色,莖節明顯,下部集生2-4片葉,葉互生,多捲縮而完整,展開為寬卵形,表面黑棕色,下面暗紅色,部分葉脈紫紅色,葉柄基部鞘狀抱莖,偶見總狀花序頂生,花暗棕色,少見蒴果矩圓形,香氣特異,味淡。2.2成分:含糖類成分(多糖13.326%,低聚糖11.243%,還原糖9.73%)、牛磺酸、強心甙類、酯類、生物鹼、甾體,多種胺基酸,微量元素及無機元素等。2.3藥理:(成份中)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兩者的含量均高於國產西洋參和野山參;它們與牛磺酸、多糖類成分具有營養、抗衰老、調節人體機體免疫的作用。因此,台灣民眾及畲族等民眾將其當作補虛的滋補強壯品是有道理的。3、性味、功效:甘、平;具清熱涼血、祛風利濕、強心利尿、固腎、平肝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氣管炎、腎炎、膀胱炎、肺炎、糖尿病、血尿、乳糜尿、風濕病、小兒急驚風、百日咳、毒蛇咬傷等症(《福建藥物志》);有的[1]則認為:具清熱涼血,除濕解毒之功,還可用於重症肌無力等;有的[2]則認為具清熱涼血,祛風利濕,滋補強壯之功,還可治療體虛、急慢性肝炎等。近年來,還用於治療高血壓、腫瘤、心臟病、化膿性骨髓炎、口瘡、性病等。在福建各地民間用藥情況略有不同:閩西地區(寧北、清流、泰寧等縣)民間多用於小兒高燒不退、驚風等;閩南地區多用於治療腎炎、膀胱炎、糖尿病等;閩中地區多用於消炎鎮痛,治療膽結石、膽道炎等;閩東地區多用於祛風濕,通經絡、養血、通痹,治療風濕骨節病,腰膝痹痛等。 台灣金線蓮的藥用價值及開發利用 台灣金線蓮素有“金草”、“神藥”等美稱。近年來它已日漸為人所認識。 保健功能與經濟價值台灣金線蓮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植株富含維生素C及鈣、磷、鈉、鉀、鎂、鐵、錳、鋅、銅等元素,可作為營養保健食品。金線蓮全草皆可人藥,具有消炎、解熱、止血、降壓、利尿、強心、及滋補之功效。在台灣及國際市場上,每公斤鮮重售價高達30國至5000元(台幣)。 形態與生長環境金線蓮屬共有35種,台灣省自產有4種,其中當藥材使用的金線蓮,則主要為台灣金線蓮,次為高雄金線蓮,兩者主要的區別在於花數之多少及唇瓣構造。台灣金線蓮的花數較少而唇瓣爪部為深梳狀。高雄金線蓮的花數較多,而唇瓣爪部為非梳狀。金線蓮適應在海拔200——1500米的闊葉樹林下生長。但由於種子微小,胚胎髮育不完全,在自然條件下極難發芽:若以分根或扦插繁殖,則需時甚長,旦繁殖係數不高。因此,目前在台灣的野生金線蓮日漸稀少。 速繁途徑由於市場對金線蓮需求甚大,台灣的金線蓮資源漸趨枯竭。近年來,江蘇省林科所在組織培養速繁技術上獲得可喜成就。因而,台商一次就簽訂了幾十萬株試管苗的生產契約。 開發與利用在福建、台灣,金線蓮的套用歷史十分悠久。目前,在台灣,市場上已有金線蓮飲料、口服液等系列產品。我國大陸對金線蓮的開發利用還很不夠,藥用與保健作用還未被廣泛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