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中國民歌]

茉莉花[中國民歌]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彙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

創作背景

靈感來源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作詞編曲經過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 ;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 ,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 ,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 ,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鹹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複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 ,進一步豐富其旋律 ,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

歌詞曲譜

版本一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茉莉花[中國民歌] 茉莉花[中國民歌]
版本二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中國民歌] 茉莉花[中國民歌]

鑑賞評價

曲風歌詞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覆的勻稱結構 ;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 ,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

配樂樂器

上海申博宣傳片版:《茉莉花》貫穿於整個申博宣傳片之中,用來作申博片的主題。拍攝“申博片”的任務2002年8月底才定下來,張藝謀在多方的推薦下,一口氣挑選了六位執行導演,經過兩個月、60多個不眠之夜的工作,拍攝、製作了該部片子。攝影隊為在浦東中心綠地拍一個二千多人的場面,前去聯繫了幾家中、國小。這次申博片用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徵、江南特色、上海特點的“符號”來渲染情感 。從中國全國天南海北響起的歌聲,到交響、爵士樂和搖滾風格變奏的旋律,上海申博宣傳片以《茉莉花》的曲調貫穿始終 。該部宣傳片的前半部分是兒童、陝北老農等不同人物分別用國語演唱的《茉莉花》,後半部分則是中國尤其是上海的城市掠影 。片中既有舞龍舞獅隊、城隍廟、上海老街等,也有摩天大廈、交通要道等景致 。

雷佳翻唱版:雷佳身著金色的旗袍參與了該版本MV的拍攝,MV的導演孔嘉歡運用了把中國宗教文化和現代版《茉莉花》結合起來的表現手法,其中有一組鏡頭雷佳站在幾丈高的大佛的手心裡演唱,該組MV裡面也出現在了鳥巢的鏡頭,從民族園裡的滿族古建築折射出了鳥巢。

所獲獎項

時間獎項名
1979年10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舉辦的“聯合生產亞洲音樂教材第六次專家會議”在亞洲各國推廣的歌曲(入選 )
1998年美國一顆向外太空飛行尋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飛船搭載的樂曲(入選 )

社會影響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 。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區以該首民歌為名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音樂文化節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的現場《茉莉花》出現總共774次 。

重要演出

•1957年,在北京全軍文藝匯演上由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的女聲四人小組(計秋霞、陳鴻虹、宋桂英、李小林 )演唱。

•1959年,在維也納舉行的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前線歌舞團以中國青年代表團歌舞團的名義參加並演出。

•1965年春天,在印尼舉行的萬隆會議十周年活動上,由中國前線歌舞團帶去的女聲小組演唱。

•1997年6月30日午夜,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開始之前,由中國軍樂隊演奏(作為第一首樂曲)。

•1997年10月,江澤民訪美期間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白宮南草坪為其舉行的音樂招待會上,由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

•1998年春節,在維也納的金色音樂大廳內演奏(作為中國民歌)。

•1999年12月19日午夜,在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交接儀式上,由中國軍樂隊演奏。

•2001年,在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文藝晚會上,由百名兒童演唱。

•2002年12月3日,在摩納哥首都蒙特卡洛舉行的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播放 。

•2003年1月31日,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歌舞晚會上,由孫浩、伊揚演唱 。

•2003年2月2日,在公安部2003年春節電視文藝晚會上,由港澳警察樂團演奏 。

•2004年8月19日,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演唱。

•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歌舞晚會上,由彭麗媛演唱 。

•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上,採用古箏演奏 。

•2008年4月12日晚,在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文藝晚會上演唱 。

•2008年8月,在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上(作為背景音樂)播放。

•2013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宋祖英與席琳迪翁演唱 。

•2014年8月16日,在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作為伴奏) 。

•2014年9月,在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上演唱 。

衍生作品

這首中國民歌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國哲學家盧梭的《音樂辭典》中就有收錄,而曲譜則是在英國地理學家約翰·巴羅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一書中被記錄下來 ;義大利作曲家吉亞卡摩·普契尼將該曲重新編曲成女聲合唱,作為音樂主題用於1926年首演的歌劇《圖蘭朵》 。

1911年英國作曲家班托克出版的《各國民歌一百首》中,把《茉莉花》的鋼琴伴奏寫成一首二部卡農,並先後編入了《兩首中國歌曲》、《七首中國歌曲》。1937年格林編的《各國歌曲集》亦收入了《茉莉花》。

翻唱版本

收錄專輯發行時間
彭麗媛《源媛流長》2004年05月19日
宋祖英《飛》2005年04月0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