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芙蓉鎮》通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中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歷史做了嚴肅的回顧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鎮上的風風雨雨正是中國當代社會歷程的縮影。作者古華採用近乎編年史的手法,通過眾多人物的升沉榮辱表現了各式人物在歷史面前的真實面目,同時發出了對人性的呼喚和對美好感情的謳歌。
作者簡介
古華(1942—),湖南嘉禾人。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他曾長期生活在湘西五嶺山區,對鄉鎮風俗很熟悉,創作主要以這一地區的生活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爬滿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說集《浮屠嶺》、長篇小說《芙蓉鎮》等。《爬滿青藤的木屋》獲1981年全國短篇小說獎,《芙蓉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現旅居加拿大。
圖書目錄
第一章山鎮風俗畫
一一覽風物
二女經理
三滿庚哥和芙蓉女
四吊腳樓主
五“精神會餐”和《喜歌堂》
六“秦癲子”
七“北方大兵”
第二章山鎮人啊
一第四建築
二吊腳樓啊
三女人的賬
四雞和猴
五滿庚支書
六老谷主任
七年紀輕輕的寡婦
第三章街巷深處
一新風惡俗
二“傳經佳話”
三醉眼看世情
四鳳和雞
五掃街人秘聞
六“你是聰明的姐”
七人和鬼
第四章今春民情
一芙蓉河啊玉葉溪
二李國香轉移
三王鎮長
四義父谷燕山
五吊腳樓塌了
六“郎心掛在妹心頭”
七一個時代的尾音
後記
話說《芙蓉鎮》
後記
習作《芙蓉鎮》在今年《當代》第一期發表後,承蒙廣大讀者和首都文藝界師友們的熱情關心,給了我許多鼓勵和鞭策。我在感激的同時,也覺得十分愧疚。盼著多出現一些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作品,大約是促成許多省市的讀者給我來信的原因——殊不知我只是個文學戰線的散兵游勇而已。還有的讀者來信祝作者幸福,仿佛在替我擔憂著某種隱患似的。真是些熱心腸的同志哥、同志姐喲。
農村的情況如何,八億人口的生養棲息、衣食溫飽,對我們國家來講是舉足輕重的。特別是當前農村正經歷著經濟管理體制的深刻變革,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平原、高原、山地、丘陵,水稻、旱糧、瓜果、森林植被,不再按一個模式搞生產運動了,不再搞既違農時、又背地利的“規範化作業”了,實在是我們社會的一個了不得的進步。在新的形勢之前,回顧一下過去的教訓,展望一下業已來到的良辰,不也是有益處的么?
記得前些年,我自己就有一個頗為“規範化”的頭腦,處世待人,著文敘事,無不瞻前顧後,謹小慎微,惟恐稍有疏漏觸犯了多如牛毛的戒律,招來災禍。是黨的三中全會的思想路線解放了我,給了我一些認識生活的能力,剖析社會和人生的“膽識”。然而我的這點在“四個堅持”原則指導下的“膽識”,比起同輩作家和廣大讀者來仍然是有限得很。我是個南方的鄉下人,身處江湖之遠,既有鄉下人純樸、勤奮的一面——恕我在這裡自詡;也有鄉下人笨拙、遲鈍的一面——恕我在這裡妄言。去年,我有幸參加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第五期學習,跟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青年作家朝夕相處。學友才高,京華紙貴,我看到了自己和這些優秀同窗之間的差距。我雖然於五十年代末期即開始學習寫作,一九六二年開始發表短篇習作,但起點很低,染有粉飾生活的文學蒼白症。“四人幫”倒台後,我們的黨和國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翻開了嶄新的篇頁。發展之快,變革之烈,已是恍若隔世。大批中青年作家繼承老一輩作家開創的現實主義傳統,直面複雜的社會和人生,寫出了許多光華耀目、感奮人心的好作品。新的時代提出了新的文學要求。就我來說,面對著這種新的文學要求,既有重新認識生活、剖析生活的問題,也有藝術素養、表現手段的問題。於是我探索著,嘗試著把自己二十幾年來所熟悉的南方鄉村裡的人和事,囊括、濃縮進一部作品裡,寓政治風雲於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力求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來。這樣,便產生了《芙蓉鎮》。
有的朋友出於對我的愛護,指出我的習作寫得過於真實。文學的真實當然不是給生活拍攝原始圖片,它是經作者思想感情、藝術構思篩選、提煉出來的結晶體。當然,有時文學對於社會生活的真實描寫,是會讓人害羞和痛心的。我覺得,在今天我們這個特定的歷史年代裡,害羞是一種頗為可貴的感情,是富有自尊心的表現。它可以成為一種跟過去的過失訣別的心靈的感召力,從而記取那些令人心悸的教訓,卸卻身上因襲的重負,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奮鬥不息。還有,就是對於我們的下一代,也可起到一種引以為鑑的效益。
《芙蓉鎮》是我在創作道路上的一次新的嘗試。既是嘗試,則難免幼稚,會伴隨些謬誤。好在魯迅先師有言:惟其幼稚,正好寄希望於這一面。這是我的自慰,亦是我的自勉。
借著這次出版單行本的機會,我對曾經支持、關懷過這部書稿寫作、修訂的前輩作家和編輯同志,對所有給我以鞭策鼓勵的讀者以及我家鄉民歌的蒐集整理者,表示誠摯的謝意。但願在春的盛會裡,這部習作能如一支柔弱的石楠竹,探身於群芳竟彩的文學花園的竹籬邊,綻放出有些羞澀然而卻是深情的微笑。
古 華
一九八一年五月七日於北京
序言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病中的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茅盾致信作協書記處:“親愛的同志們,為了繁榮長篇小說的創作,我將我的稿費二十五萬元捐獻給作協,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藝獎金的基金,以獎勵每年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我自知病將不起,我衷心地祝願我國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繁榮昌盛f’,
茅盾文學獎遂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項,自一九八一年起,迄今已歷八屆。獲獎作品反映了一九七七年以後不同時段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軌跡和取得的成就,是卷帙浩繁的當代長篇小說文庫中的翹楚之作,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的、持續的影響。
人民文學出版社曾於一九九八年起出版“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系”,先後收入本社出版的獲獎作品。二00四年,在讀者、作者、作者親屬和有關出版社的建議、推動與大力支持下,我們編輯出版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並一直努力保持全集的完整性,使其成為讀者心目中“茅獎”獲獎作品的權威版本。現在,我們又推出不同裝幀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以滿足廣大讀者和圖書愛好者閱讀、收藏的需求。
茅盾文學獎四年一屆,獲此殊榮的長篇小說層出不窮,“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的規模也將不斷擴大。感謝獲獎作者、作者親屬和有關出版社,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當代長篇小說創作和出版做出自己的貢獻,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的優秀作品。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