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逢春

范逢春

管理學博士,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MPA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社會治理與公共政策”智庫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項目首席專家。出版《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研究》(人民出版社)、《縣級政府社會治理質量測度標準研究》《管理心理學》《管理學》等著作、譯作、教材17部;在《管理世界》《光明日報》《中國行政管理》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主研國家級、省級、地方政府委託課題5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3項。獲全國首批MPA優秀教學獎、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全國最受歡迎百佳教師”(“評師網”“搜狐教育頻道”)等獎項30餘項。

基本信息

著作

[1] 范逢春.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范逢春.縣級政府社會治理質量測度標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3] 范逢春.管理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4] 范逢春.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5] 范逢春.管理心理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6] 范逢春.比較行政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7] 姜曉萍,范逢春,郭金雲.建設服務型政府與完善地方公共服務體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

[8] 姜曉萍,范逢春.薪酬管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9] 羅哲,范逢春,徐恩元.管理學[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10] 姜曉萍,范逢春.公共管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06

[11] [美]朱利安·泰普林.教會孩子學習與生活[M].餘音繞,范逢春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2] 李文星,范逢春.中國經濟新焦點評析[M].成都:西苑出版社,1999.

[13] 姜曉萍.走向有限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參編)

[14] 姚樂野,肖慈方.WTO知識讀本[M].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2.(參編)

[15] 陳昌文.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參編)

[16] 李文星.再造金融——中國金融改革新趨勢[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參編)

[17] 李文星.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參編)

論文

[1] 范逢春,李曉梅.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主體動態協同治理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14(09).

[2] 范逢春.創新社會治理必須實現“五個轉變”[N].光明日報(理論·實踐),2014-07-20(07).

[3] 范逢春.多重邏輯下的制度變遷:十八大以來我國地方治理創新的審視與展望[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7(02).(《高等教育學術文摘》2017年第03期轉載)

[4] 范逢春.建國以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策的回顧與反思:基於文本分析的視角[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6(01).(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管理科學》2016年第4期全文轉載)

[5] 范逢春,姜曉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轉型的多源流分析:構成、耦合及建議[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2016年第2期全文轉載)

[6] 范逢春.城市新貧困:扶貧之囿與治理之道[J].理論探討,2016(01).(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2016年第5期全文轉載)

[7] 范逢春.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反思與標準研判[J].東南學術,2014(06).(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2015年第2期全文轉載)

[8] 范逢春.鄧小平“現代化”觀念的理性精神及邏輯表征[J].攀枝花大學學報,2002(03).(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鄧小平理論》200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9] 姜曉萍,范逢春.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編制管理流程再造:機理與策略[J].中國行政管理,2012(09).(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0] 范逢春,譚淋丹.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度績效測量:基於分省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8(01).

[11] 范逢春.從善政到善治:廉潔政治發展的邏輯進路[J].甘肅社會科學,2017(05).

[12] 范逢春,賀佳斯.法治視域下社會治理的三維分析與路徑創新[J].湖南社會科學,2016(06).

[13] 范逢春.地方政府社會治理: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J].甘肅社會科學,2015(03).

[14] 范逢春.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社會質量路向[J].湖南社會科學,2015(02).

[15] 范逢春,尤佳.社會治理現代化:理念、制度與過程的三維重構[J].河南社會科學,2015(01).

[16] 范逢春.農村公共服務整體性治理框架研究[J].求索,2014(12).

[17] 范逢春.道德祛魅、理性附魅到正義返魅——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哲學解讀[J].社會科學研究,2014(11).

[18] 范逢春.基於社會質量角度論城市社區治理創新模式[J].蘭州學刊,2014(11).

[19] 范逢春.特大城市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研究——基於整體性治理的維度[J].雲南社會科學,2014(06).

[20] 范逢春.教育治理現代化需價值引領[J].中國教育報,2014-09-26(06).

[21] 范逢春.“留守兒童”問題的整體性治理框架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4(09).

[22] 范逢春.國家治理現代化:邏輯意蘊、價值維度與實踐向度[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

[23] 范逢春.全球治理、國家治理、地方治理:三重視野的耦合與前瞻[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4(04).

[24] 范逢春.協商民主理論:一個發生學的檢視[J].社會科學家,2014(08).

[25] 范逢春.縣級政府社會治理質量價值取向及其測評指標構建——基於社會質量理論的視角[J].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14(03).

[26] 范逢春.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實證研究——對“成都模式”的檢驗[J].經濟體制改革,2014(02).

[27] 范逢春. 新自由主義國家治理方案的邏輯謬誤[J].人民論壇,2018(06).

[28] 范逢春.“城中村”要改造好,也要治理好[J].人民論壇,2017(05上).

[29] 范逢春.建設“民生政府”:提高改革“獲得感”的關鍵[J].人民論壇,2016(36).

[30] 范逢春.“層層減碼”的生成機理與治理之道[J].人民論壇,2016(21).

[31] 范逢春,簡旭.“差序格局”下協商民主的現實障礙與實現路徑[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6(04).

[32] 范逢春,李曉梅,趙文彥.基於TQM理論的四川省市域社會治理質量測度指標體系研究.社會治理創新發展報告(2016)[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33] 范逢春.從“善政”到“善治”:成都市基層治理的現狀與未來[A].姜曉萍,李強彬.社會治理創新發展報告(2014)[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34] 范逢春.四川省社會管理創新的績效評估[A].姜曉萍,李強彬.四川省社會管理創新發展報告[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35] 范逢春.行政管理專業“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大學教育,2013(01)

[36] 范逢春.“椎體動態模型”: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主體角色定位與行為最佳化研究[J].知識經濟,2012(10).

[37] 范逢春.行政管理專業“RCP”一體化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研究[J].知識經濟,2012(08).

[38] 范逢春,王霞.基於素質模型的公共人力資源培訓流程重構[C/DB].成都: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andBusinessManagement(EBM2010),2010-03-25.

[39] 范逢春,劉漢固,王躍輝.中外政務公開立法的比較研究[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5(05).

[40] 姜曉萍,范逢春.地方政府建立行政決策專家諮詢制度的探索與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5(02).

[41] 范逢春.我國地方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述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4(04).

[42] 姜曉萍,范逢春.從SARS看我國地方政府的危機管理[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2).

[43] 范逢春.下崗女工歸屬感及其變化原因分析--對成都市下崗女工的調查[J].廣西社會科學,2004(04).

[44] 范逢春.當前我國西部地區政務中心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4(02).

[45] 范逢春.羅爾斯社會正義理論對康德主義契約論的超越與重建[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S1).

[46] 范逢春,蒲於文.行政學研究中“範式”轉換問題探討[A].四川大學研究生論文集[C].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47] 范逢春,吳金霖.階層落差:人力資源流動的加速器[J].中國供銷合作經濟,2001(12).

[48] 范逢春.成都市下崗女工歸屬感及變化原因研究[A].陳昌文.發展的創傷[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49] 范逢春.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A].新時期高校德育理論與實踐[C].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獲獎

[1] 2014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4.09

[2] 四川省第十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7.03

[3] 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12

[4]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09.02

[5] 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05.03

[6] 第八屆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8.02

[7] 2013年度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05

[8] 四川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0.05

[9] 全國MPA優秀教學獎,全國MP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2009.05

[10] 第二屆“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網路教學邀請賽優勝獎,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委員會,2001.12

[11] 第七屆四川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一等獎,四川省教育廳,2009.04

[12] 第五屆四川省行政管理學會論文成果一等獎,四川省行政管理學會,2017.02

[13] 第六屆高校環保科技創意大賽最佳導師獎,國際節能環保協會,2015.06

[14] 四川大學第二屆“星火校友獎教金”二等獎,四川大學,2016.12

[15] 2015年度四川大學·五糧春青年社科之星獎,2015.12

[16] 四川大學2014-2015年度十佳教師公共服務獎,四川大學,2015.09

[17] 四川大學2016年度優秀教材(《管理學》,清華大學出版社),四川大學,2016.06

[18] 2013年度“四川大學-唐立新教學名師獎”,四川大學,2013.12

[19]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四川大學,2012.10

[20]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四川大學,2008.12

[21] 2009年度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四川大學,2009.12

[22] 2004年度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四川大學,2004.12

[23] 2015年“探究式-小班化”教學質量優秀獎,四川大學,2016.11

[24] 2011年本科教學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獎,四川大學,2012.09

[25] 四川大學2016屆本科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一等獎指導教師,四川大學,2016.06

[26] 四川大學2014屆本科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一等獎指導教師,四川大學,2014.06

[27] 四川大學2016屆本科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三等獎指導教師,四川大學,2016.06

[28] 四川大學2013屆本科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三等獎指導教師,四川大學,2013.06

[29] 2015年“大學生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四川大學,2016.11

[30] 2013年“大學生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四川大學,2014.12

[31] 2014-2015學年學生“學術型社團指導教師鼓勵獎”,四川大學,2015.07

[32] 四川大學第十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貢獻獎,四川大學,2008.06

[33] 四川大學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要成果獎,四川大學,2006.05

項目

主持縱向課題

[1] 國家治理現代化場域中的社會治理問題研究(17VZL007),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專項項目,2017-2019

[2] 縣域社會治理質量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16BZZ06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6-2018

[3]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障礙與制度銜接研究(14ZDA030),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機制與監測體系研究》子課題,2014-2016

[4] 縣級政府社會管理質量的測度標準與方法研究(12CZZ05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2-2014

[5] 四川省市域社會治理質量的測度標準研究(SC15E032),四川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項目,2015-2016

[6]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測度標準與方法研究(SC09C014),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項目,2009-2011

[7] 農村公共服務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研究(2011ZR0014),四川省軟科學項目,2011-2012

[8] 縣域公共部門人員編制管理科學化的機制研究(SKZX2012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研究專項項目,2012-2013

[9] 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本科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基於評估標準的設計,四川大學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研究項目(七期),2015-2017

[10] 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協同教育聯盟構建研究,四川大學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六期),2013-2015

[11] 農村公共服務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研究,四川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年度項目,2009

主持橫向項目

[1] 平安成都、法治成都工作機制課題研究項目,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員會委託項目,2015-2016

[2] 成都市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總體評價,四川大學成都科學發展研究院招標項目,2015-2016

[3] 新都區政務中心五星級服務體系建設,新都區政務服務中心委託項目,2013

[4] 彭州市投資軟環境(行政效能)評估及管理創新,彭州市紀委委託項目,2011

[5] 新都區基層民主管理研究,新都區紀委委託項目,2010

[6] 成都市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研究,成都市公安局委託項目,2010

[7] “農民”變“市民”的創新機制研究,成都市龍泉驛區統籌委委託項目,2009

[8] 成都高新區流程再造研究,成都市高新區委託項目,2008

[9] 成都高新區機關工作人員行為規範化創新研究,成都市高新區委託項目,2008

[10] 自貢高新區城鄉一體化創新研究,自貢高新區委託項目,2007

[11] 高新區行政管理體制研究,成都高新區委託項目,2005

[12] 政務中心模式研究,成都市政務服務中心委託項目,2005

主研科研項目

主研其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市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縱向、橫向項目30餘項。

人才培養

擔任行政管理、套用心理學碩士生導師,MPA導師。承擔本科生《管理學原理》、研究生《人力資源管理專題研究》《組織行為學專題研究》《地方政府創新》等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