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1986年12月,范曉虹獲得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博士學位後,與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工作的丈夫一起回到中國,到組建不久的海軍裝備研究院工作。歸國後,范曉虹主持完成艦艇指控系統性能評估、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多感測器融合研究等20多項裝備論證基礎研究課題,取得30多項開創性成果。1995年,范曉虹從裝備論證基礎研究領域改行,領銜研發我國反艦飛彈信息化、智慧型化所需的核心軟體。
功勳成就
鷹擊系列飛彈
她叫范曉虹,是海軍裝備研究院某所研究員。她是上世紀80年代我國屈指可數的留美博士,學成之後,毅然歸國;3次延緩退休,66歲依然奮戰在軍事科研一線。她先後主持研發我國多型反艦飛彈戰術套用軟體,裝備海軍上百艘主戰艦艇和岸艦飛彈部隊,13次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1次榮立二等功;翻閱范曉虹的檔案,一組數據讓人驚嘆:她先後主持完成的30多個重點課題,全都轉化成了戰鬥力。別人眼中的異類范曉虹出生在1940年。不滿16歲便考入解放軍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後由於歷史原因折斷了她理想之舟的檣桅,她被分配到農場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1978年,已過而立之年的范曉虹,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刻苦學習,考上了國家公派留學生,前往美國留學。1986年12月,范曉虹以優異成績獲得阿拉巴馬大學博士學位後,迅速與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工作的丈夫一起回國,結束了4年多的美國留學生活。上世紀80年代,國內不少人千方百計辦簽證、拿綠卡,想留在國外。范曉虹回國的舉動堪稱異類。面對人們的不解,范曉虹說:當時就想趕緊回來,甭管做大做小、做多做少,一定要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
嘔心瀝血16載
1995年范曉虹開始承擔反艦飛彈戰術套用軟體研製任務。16年來,范曉虹只參加過一次專家療養,沒有休過一次假。僅2007年,她出差就達180多天。16年來,范曉虹相繼研發多個型號的反艦飛彈戰術套用軟體,使我國反艦飛彈具備各種形式的精確打擊能力,開創性地走出了一條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反艦飛彈智慧型化發展新路。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的海軍反艦飛彈方隊威武列陣,閃亮登場;我國新型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光榮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國外媒體驚呼,中國海軍反艦飛彈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些方面甚至處於領先地位。
三次延緩退休
2006年,范曉虹年滿60周歲,按規定可以退休了,但她承擔的岸艦飛彈戰術套用軟體正處於定型試驗的關鍵階段,沒人能夠替代她的位置。組織徵求她意見時,正在外地進行科研試驗的范曉虹平靜地說:退與留是組織上決定的事,我的任務是研製出頂用、好用的軟體。此後,范曉虹又兩次無條件地延緩退休。她不斷刷新紀錄的事業射程表上,每一個刻度都鐫刻著這位海軍飛彈專家的無私奉獻。我是一名黨員和老兵,為了我國飛彈事業的發展,我隨時準備衝鋒陷陣。這,就是她對自己的人生定位。
人物言論
1.當時就想趕緊回來,甭管做大做小、做多做少,一定要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
2.我們搞課題的目的不是為了拿獎,只要能形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比得什麼獎都重要。
3.退與留是組織上決定的事,我的任務是研製出頂用、好用的軟體。
4.雖然我退休了,但我是一名黨員、一位老兵,為了我國飛彈事業的發展,我隨時準備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