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與中日戰爭(1931-1941)

世界經濟危機對英國和日本的影響經濟危機時期的英國危機對日本的影響第二節 英國“政治綏靖”日本政策的初步形成第一節 英國與中國的幣制改革第一節

內容介紹

《英國與中日戰爭1931-1941》初版於1991年,距今已有19年。它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確立主題,查找資料,完成初稿,以及最後成書的整個過程中,無不得益於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它使我能夠師從齊世榮先生在國內攻讀博士學位,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靜心學術研究;它使我能夠獲得英國、日本、美國、中國(包括台灣地區)等國家出版的原始檔案檔案和學術專著。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歷史的回顧
第一節 英國極盛時代的尾聲
英國經濟的由盛轉衰
遠東重要性的逐漸突出
受到挑戰的英國制海權
英日同盟
第二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面對日本挑戰的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英國的影響
日本向英國挑戰
續訂英日同盟的討論和修建新加坡基地的決定
第三節 華盛頓會議——英國從遠東撤退的序幕
英國與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華盛頓會議對英國的影響
第四節 英國在遠東勢力的進一步衰落
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和對英在華利益的衝擊
日英在華角逐
英國在遠東防禦的空虛狀態
第二章 英國與1931~1933年的遠東危機
第一節 世界經濟危機對英國和日本的影響
經濟危機時期的英國
危機對日本的影響
第二節 英國、國際聯盟與“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與國聯的消極態度
日本侵略的升級與英國的姑息政策
第三節 英國與史汀生聲明
第四節 英國與“一·二八”上海事變
上海事變的爆發與英國態度的變化
英國對日本的再次讓步
日本“分開解決”目的之實現
第五節 英國、“滿洲國”與李頓報告書
英國與李頓報告書
遠東危機的後果
第三章 英國“政治綏靖”日本政策的初步形成
第一節 英日互不侵犯條約的提出
英日貿易戰與英國的對策
英國的軍備與戰略估計
關於英日互不侵犯條約的討論
第二節 “天羽聲明”和英國的反應
“天羽聲明”的出籠
英國對“天羽聲明”的反應
第三節 英國“政治綏靖”日本政策的形成
英日互不侵犯條約的再次提出
政治綏靖日本政策的形成
第四章 英國與中國的幣制改革
第一節 中國的貨幣危機與英國的反應
英國拒絕對華貸款
“中國市場院外活動集團”對英國遠東外交政策的影響
第二節 李滋-羅斯代表團與中國的幣制改革
李滋-羅斯出發前的準備——承認“滿洲國”方案的提出
李滋-羅斯的日本之行
承認“滿洲國”方案的破產和中國斷行幣制改革
李滋-羅斯再訪日本
李滋-羅斯代表團對英日關係的影響
第五章 英日談判——締結“遠東霍爾-賴伐爾協定”的嘗試
第一節 英國的重整軍備狀況和對日綏靖外交的再次提出
英國的重整軍備狀況
對日綏靖外交的再次提出
第二節 英日談判的第一階段
日本要求談判
談判的第一階段
第三節 英日談判的第二階段
談判的“間歇期”
談判的第二階段
第六章 從盧溝橋事變到國聯大會
第一節 盧溝橋事變與英國的反應
事變的爆發
英國對事變的反應
第二節 “八·一三”與日本對英國利益的直接進攻
日本擴大戰爭
英國對“八·一三”事變的反應
日本封鎖中國海岸與許閣森被炸事件
第三節 不肯制裁日本的國聯大會
英國試圖阻止中國把中日衝突提交國聯
國聯大會的主題——不制裁日本
英國消極調解、積極反對制裁日本的原因
第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
第一節 會議召開的背景
召開布魯塞爾會議的動議
中國對會議的態度
英美各有打算
軸心國家的態度
第二節 會議的第一階段——英國重彈不制裁日本舊調
會議的開幕
英國重彈不制裁日本舊調
……
第八章 面對東西方的英國
第九章 英日關於中國海關的非法協定
第十章 克萊琪-字垣會談
第十一章 英國對援助中國和制裁日本的態度(1937年7月-1939年3月)
第十二章 天津租界危機
第十三章 滇緬公路危機
第十四章 遠東危機和英、美、中的初步合作
第十五章 走向對日戰爭
序言
這本書初版於1991年,距今已有19年。它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確立主題,查找資料,完成初稿,以及最後成書的整個過程中,無不得益於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它使我能夠師從齊世榮先生在國內攻讀博士學位,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靜心學術研究;它使我能夠獲得英國、日本、美國、中國(包括台灣地區)等國家出版的原始檔案檔案和學術專著,以及一些尚未正式出版但已經製成縮微膠捲的原始文檔,從而使本課題的研究建立在比較堅實的資料基礎之上;它使我能夠在書稿完成後獲得當時極為珍貴的校長出版基金,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自那時以來,我國國際關係史領域的研究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新人輩出,碩果纍纍。具體到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外交政策的研究,包括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過程中的英國、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的研究,也有不少新的成果問世。但本書的一些基本資料和觀點,仍然得到學界的認可,認為值得再版。經過認真考慮,作者決定接受一些學者、包括日本奈良大學教授明石岩雄先生的建議,保持了本書初版時的內容,只對一些列印錯誤做了訂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