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小光殼葉斑病

症狀

主要危害幼嫩葉片,也侵染葉柄和老葉。葉部症狀隨環境和葉片的生理狀況而變化。病斑初起小形,黑色,保持“胡椒斑”狀,或擴大成直徑1-3毫米的“眼斑”。病斑中央淡褐色至黃褐色,有暗褐色邊緣,常有一個褪色綠區環繞。當條件有利於侵染時,隨植株迅速生長,病害同時發展,病斑擴大,匯合成一片黃化的葉區。在這樣條件下,葉片常枯死,並在短期內仍附掛在枝條上,直至被風吹落或刈割時碰落。早春感病使植株矮化。吉林曾報導由巴西格孢球殼(Pleosphaerulina briosiana Poll.var. Bresiliensis putt.)引起的褐星病,其病斑中部顏色較深。由病斑中央多為灰白色,故被稱為“灰星病”。

病原特徵

苜蓿小光殼(Leptosphaerulina briosiana(Poll.)J.H.Graham &Luttrell),異名:苜蓿格孢球殼(Pleosphaerulina briosiana Poll.);苜蓿格孢假殼(Pseudoplea briosiana(Poll)Hohm.=P.medicaginis L.E.Miles)子囊果(假囊殼)散生,球形、近球形,初埋生,後突破表皮,有一寬的開口,殼壁淡褐色,由薄壁細胞構成,膜質,直徑83-152微米。內有幾個大的袋狀子囊,無色,雙層壁,大小53-98微米×31-48微米,子囊內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近棱形,無色至淡黃色,兩端較鈍圓,多個細胞組成,大多呈磚格狀,有3-5(通常4)個橫隔,0-2個縱隔。在人工培養基上形成的子囊果、子囊和子囊孢子比在寄主組織上形成的稍大。在V-8液瓊脂上形成的菌落是腹背緊貼的,幾乎是黑色。當在有光和20-22℃溫度條件,培養5天,子囊孢子從主要菌落外圍的許多小菌落彈射出來。在黑暗條件,很少產生子囊孢子。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和子囊果在病組織內越冬。子囊果多在脫落的病葉上形成,在冷涼潮濕的條件,提供初侵染來源。子囊孢子被強制地彈射到氣流中,落在苜蓿葉片上。刈割後再生的幼嫩葉片受害最大。如遇有利的潮濕天氣,病害在生長季節的任何時間內均可流行。在北方,病害一般流行於春季和初夏,秋季亦可再度流行。在南方,是秋冬季的主要病害。除了為害紫花苜蓿、鐮莢苜蓿和天藍苜蓿外,一些一年生苜蓿也感染。在美國馬里蘭州,還發現在自然條件下也侵染大豆(格里布斯克斯(Grybauskas),1986)。

分布與危害

分布較廣。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均有報導。在美國,1956年以前被認為是苜蓿的次要病害,1956-1960年,在東部及中部各州流行。目前它在加拿大、美國的東北部和夏季氣候較涼爽、潮濕的國家和地區均是重要病害之一,其危害性常超過褐斑病。我國最早發現於吉林公主嶺地區。以後在內蒙古、山西、甘肅及雲南等省區也有發現,從幾處發生情況與其他病害比較,目前仍屬次要病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