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花生菌核莖腐病
英文病名:PeanutSclerotiumRotDisease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花生菌核莖腐病菌(SclerotiniamiyabeanaHanzawa),屬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危害部位:葉、莖、根、莢果
危害對象:僅寄生花生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梗細長有隔。分生孢於無色,單胞,卵圓形。菌核黑色,埋於土中,最初生分生孢子,其後形成子囊盤。子囊棍棒形,子囊孢子扁橢圓形,無色,單胞,菌絲無色,具隔膜。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及菌核越冬,來年先產生分生孢子,後生子囊盤。菌核每年3月至7月及9月至10月產生子囊盤兩次,盛夏時則不發生。子囊孢子由傷口侵入。發病條件
土壤粘重及排水不良易發生此病。危害症狀
莖部受害時產生水浸狀病斑,病組織軟化腐爛,呈褐色,潮濕時病部表面可長出白色霉層,其上產生鼠糞狀菌核,初為白色,後變為黑色。菌核生於莖外,天氣乾燥時則可生於莖內。病部表皮最終裂成細絲,並剝落而露出白色木質部,果莢感病後莢殼變薄。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2)除去混在種子間的菌核,秋季深耕並加強中耕可杜絕越冬病原或減少病菌繁殖。
(3)藥劑防治:重點抓兩次防治。一是子囊盤萌發盛期在稻茬油菜田四周田埂上噴藥殺滅菌核萌髮長出的子囊盤和子囊孢子;二是在3月上、中旬油菜盛花期一、二類油菜田噴80%多菌靈超微粉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7天后進行第二次防治。此外還可選用12.5%治萎靈水劑500倍液或40%萎靈粉劑1000倍液、50%複方菌核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