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國家地質公園

花溪國家地質公園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位於貴陽市花溪區中心城區的北部,距離貴陽市中心僅12公里,2009年12月,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准的第六批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2006年2月22日,由貴州省國土資源廳、省地礦局、省環保局、貴州大學等省直機構組成的專家組,對花溪區申報國家地質公園進行綜合評審,並一致通過。
近年來,花溪區在孟關、青岩天河潭、高坡等地發現了豐富的三疊紀地質遺蹟,有關專家認為,從山型走勢、地質結構看,這些地質遺蹟至少記錄了海陸變遷在10萬年以上,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地質遺蹟景觀之一,在世界也不可多見,專家們在這些遺蹟中發現了世界最好的一級化石,化石上留下清晰的網狀條紋。有關專家認為是海洋生物覓食和海洋生物變遷所形成,三疊紀地質遺蹟的形成是海洋升降變遷所形成,具有豐富的科考、科普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專家們認為,地質遺蹟資源和人文、自然景觀的相互融合為提升花溪旅遊品味將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保護和利用好這些豐富的地質遺蹟資源,花溪區向省、市有關部門申報了建設花溪國家地質公園項目,該公園占地面積約100餘平方公里,初步劃定為4個景區,即天河潭、青岩、高坡、孟關為主的核心景區。

園區範圍

花溪地質公園包括四個景區:青岩景區、孟關景區、花溪―天河潭景區和高坡場景區。總面積約160 k�。
青岩景區
位於花溪區中南部,以青岩鎮為中心,北至壟頭,南至新樓,面積約69.4 k�;
孟關景區
位於花溪區東部孟關――陳亮堡一帶,面積約9.7 k�;
花溪-天河潭景區
位於花溪區中部,西至松柏山一帶,東到花溪公園,南至黨武,面積約39.6 k�;
高坡場景區
位於花溪區東南部,以高坡場為中心,面積約42 k�。

目的意義

目的

“花溪”是貴州省著名旅遊區,不僅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而且具有十分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從其綜合旅遊資源優勢來看,在全國都是不可多得的、特色突出的地區之一。花溪區在開發旅遊產業,促進地方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為了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花溪區旅遊業的文化底蘊,創建國家級旅遊精品,加強區內重要地質遺蹟、景觀資源的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花溪區的地質遺蹟主要保存在泥盆紀(距今約3.54―4.10億年)、三疊紀(距今約2.2―2.51億年)和侏羅紀(距今約1.7―2.2億年)的地層中,尤以三疊紀地層中保存的地質遺蹟、景觀最為豐富多彩。在三疊紀本區處於“揚子碳酸鹽岩台地”(以碳酸鹽沉積為主的淺海台地,海水深一般數米―數十米)與“右江盆地”(以沙泥質沉積為主的半深海盆地,海水深數百―二千米左右)的過渡帶,青岩―孟關以北為碳酸鹽岩台地,以南為盆地。三疊紀地層中地質遺蹟、景觀的發育特點是:從早三疊到中三疊世、從台地到盆地,彼此密切關聯、具有較高科學價值與美學觀賞價值的不同類型地質遺蹟、景觀頻頻配套出現,且基本上保持著它們原始的相對時、空位置。具備這些特點,就達到了高品級自然遺產的評價要求。如將其與花溪公園、天河潭鎮山村民俗博物館、青岩古鎮等融合在一起,互為補充,定能建成高品級的地質公園。
建立花溪地質公園的目的是:科學地開發、利用地學旅遊資源,保護珍稀地質遺蹟、景觀,保護自然環境,長久性地為人民大眾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瀏覽、度假休閒、文化娛樂場所。此外,創建花溪地質公園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將其建成為貴州省、我國的一個重要沉積地質學教學、科研與科普基地,讓它在文化、科學、教育事業中長期發揮作用。

意義

地質遺蹟、景觀是在漫長的地球演化過程中形成、並遺留下來的珍貴自然遺產,有獨特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因此,科學地保護、開發、利用它們顯然具有重要意義。
花溪地質公園的建立,首先在保護珍貴地質遺蹟、景觀,保護環境方面有重要意義;同時,還可以根據地質遺蹟、景觀的特點,開展科學旅遊,營造特色旅遊文化,這對提升自然景區文化品位,樹立景區形象,打造旅遊品牌,促進地方旅遊和經濟發展等亦有重要意義。
建立地質公園,將地質遺蹟、景觀用於旅遊開發,供遊人觀賞,使資源長存,讓遊客通過旅遊休養身心,並增進對我們賴以生存的這顆星球的了解和明智地利用地球資源的信念。這是一種新的地質資源可持續利用方式,在提高人民民眾文化素養,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關係,改變不珍惜自然資源的陋習和以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的獲利觀念,樹立新科學發展觀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建立花溪地質公園,在保護珍貴地學旅遊資源,保護環境,提高人民民眾文化素養,促進地方旅遊業和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