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經營怎么賺錢

花木經營怎么賺錢

《花木經營怎么賺錢》內容,主要選自中國花卉網“老方侃經營”專欄,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的文章。他的這些文章,看似不甚連貫,獨立成章,但都來自實踐,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基層。有著很強的指導實踐經營活動的意義。其書內容豐富,但講到經營,其間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是:品種不是問題,品質是問題。現在,隨著花木產業的不斷壯大,請教方成先生的人很多。這些請教者多集中於一個問題:種什麼花木品種有前途?對此,他總是回答:種什麼品種都有前途。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花木經營怎么賺錢》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方成,筆名潤藤,北京市小湯山人,祖籍山東,中共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國中一年級時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務農。20世紀70年代起參加工作,當過工人、宣傳幹事。自1985年起,一直供職於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中國花卉報》。從事花木新聞采寫工作近30年,先後擔任報社記者部主任、通聯部主任。現擔任的社會職務主要有:中國花卉協會月季分會副會長、青島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校外研究生導師。中國花卉網“老方侃經營”專欄作者。成功參與策劃了在成都溫江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和在山東昌邑舉辦的全國花木信息交流會。自1989年以來,先後出版《談花說鳥》《觀葉植物養植問答》《新編養花問答1000例》《花木財富這樣創造》《園林花木業成功者探秘》《我所探訪的中外月季名家》《花木經營妙招216》等著作,參與《中國月季》寫作。近七八年,先後在全國備地傲與園林花木經濟有關的報告70餘場。做人的宗旨是:勤奮、忠厚、進取。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感動2012,祝福2013
苗木,種什麼有前途
瞄準鄉土樹種的少數派發展
市場開拓向北方
習近平植樹時的講話傳遞了什麼信息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在一歐元面前
做一個行事果斷的人
改變觀念,方可改變企業發展方式
一條大路走中間
心中有太陽,燦爛陽光就會伴隨你
領先一點點
多那么一點點
規則高於一切
糠椴,糠椴,理應大力發展
楠木可以不可以種植
新手,種什麼新品種為好
“搖錢樹”怎么搖
小盆景,大市場
徐冠芬,海門七葉樹發展的領跑者
1分鐘不等於1元錢
知識是甜的
搶先兒
找一份苗木養護條例咋那么難
昌邑花木大市場為何一路順風
做一個勤勞的人
參會,也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苗木種苗過剩何時回暖
從深夜收到信息說起
給苗木穿點保暖棉衣
華北油田園林生物防治蟲害招數多
阮喜英,從低谷中騰飛的巾幗英雄
鄭州標典的正能量
“壹壺金”受經銷商熱捧
溫江,率先出台年度花木產業發展報告意味著什麼
第二篇
由孟良崮景區想到的
王士江的育苗經
王永剛,把萊州仙客來旗幟高舉的人
遂平名品,優質苗木從小苗抓起
萊州“鐵人”王延慶
從納波灣制定管理條例說起
濟南平安花市兩大措施變紅火
王榮發的樹坑觀
王娟,碧雲花園裡的敬業標兵
苗木育苗系統化,在新疆昌吉實現了
孫樹東的優質法桐種苗培育觀
劉宇琪與他的美國紅楓
溫江人,我一周前到過地震災區蘆山
李志斌,領銜保護古杜鵑群落的啟示
新疆伊吾,有這樣兩個“新二代”
李占勝的引領
劉海彬為何那么重視培訓
劉國強的執著
劉念中施工種樹成活率高的奧秘
朱紹遠的苗木為何能夠實現高檔化
斥巨資,成都鮮花港在郫縣興建說明了什麼
從“朱木槿”的新打算說起
鄭州有個陳先生
陳砦花卉市場為何做得那么大
蕭山花木節將滿10歲了
張佐雙的細心
張岐,成材要從娃娃抓起
“泰山奇人”張斌廣走出奇制勝路
張林的公司有這樣一塊牌子
余長龍,打造海口高檔盆花成規模
常州金壇,有這樣一對經營苗木的夫婦
楊勇,充滿激情地彈跳而起
鄭長才的大胸懷
鄭燕紅,我不懂但我要用懂行的人才
姜阿琦的造型修剪梯
周氏兄弟的苗木,為何在瀏陽總是品種領先
郭柏峰打造花木流通航母
政府給力,雲清苗圃再添百座溫室
說老胡
徐冠芬的七葉樹養護法
金葉倪,誠信贏得天下
金葉倪搶占宣傳制高點
高紀濤,河東打響2013臨沂綠化第一槍
曹忠民,回首過去很是美好
臨沂農民專家育出觀賞木瓜海棠新品種
在溫江,想起雅安廖松柏
薛振球經營花卉市場的感悟
盼鄭州月季園早日擴建
汴京公園的拿手活
魏玉龍,追夢的小苗圃老闆
第三篇
臘月二十三
說春節
蛇來紫氣生
元宵節
二月二
喔,好大的雪
說雪
說霧
說雨
說春
說芒種
說端午
說樹陰
說夏
說茶
說中秋
說秋色
迎春·春花綻開第一眼
山桃·春花綻開第一眼
連翹·春花綻開第一眼
玉蘭·春花綻開第一眼
蒲公英·春花綻開第一眼
紫花地丁·春花綻開第一眼
柳花·春花綻開第一眼
海棠·春花綻開第一眼
廣玉蘭·春花綻開第一眼
月季·春花綻開第一眼
人生路上的3位大哥
周金田的大氣
中外三人獲中國月協大獎
缽池山景區印象
溫江的柏翠
冬到三亞
長白山印象
廣西見聞四則
無憾
松山小記
曬曬我的“小確幸”
童心永在
別了,差不多先生
無事此靜坐
正確看待大與小

序言

方成先生是中國花卉苗木行業的資深媒體人,更是花卉苗木行業風起雲湧、風雲際會時代的記錄者、傳播者和思考者。在他的又一部新著《花木經營怎樣賺錢》即將付梓之際,囑我為其寫序。對此,我甚感喜悅。
說到花木經營,我也是這個行當中一個親身經歷者。現借寫序之機,把平時在這行業的經營所想、所得記錄下來,以此為方成先生的新作增添一點佐料,供大家參考。
佛說:一切有為法,儘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回想起來,我之所以入得花卉苗木行業,並非有自來之緣,卻是我一心“求”來的結果。
我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讀完大學,我本應回到老家做一名公務員,不甘於當時一杯茶一張報紙的生活,沒幾個月我便回到母校所在的城市杭州,開始了挑戰自我的經商生涯。當時選中的行業是塗料,因為希望自己銷售的塗料比石頭硬,更比石頭靚,於是朋友便把我的創業公司取名為“賽石”。從經營塗料的賽石轉變為經營花卉苗木的賽石,中間經過了5年。5年中,賽石實現了兩個跳躍:2003年,賽石園林從無到有,從第一個工程到具有了城市園林綠化二級資質、園林古建築及市政公用工程三級資質,成為行業一家小有名氣的公司。
2005年,賽石苗木基地發展了3個,種植面積突破1000畝。但是第一個苗圃辦得並不順利。第一次辦苗圃一點經驗也沒有,人家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連‘石頭’也沒有。在當年的6月份,苗圃引進大量紅楓、玉蘭,結果成活率極低,損失慘重。第一個中標綠化工程項目,也因為沒有在夏季種樹的經驗,竟然種死了很多樹,被電視台曝光。知恥而後勇,唯有學習再學習。向書本學,向老師傅學,向專業老師學。
整整lO年,我幾乎大半時間在苗圃,在山林,與花同呼吸,與樹共時光。現在,我可以不誇張地說,賽石苗圃里的每一棵苗木,是怎么來的,其科屬,其習性,在苗圃的那個位置,怎么一天天長大的,我都爛熟於心。
如今,賽石已發展成5000畝規模的苗圃,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點:園藝化規劃,市場化定位,精細化培育,藝術化生產,高端化儲備。
賽石在努力發展苗木種植的同時,還大力向花木流通領域挺進。從第一個花卉市場杭州城西花鳥工藝品市場開始,賽石至今在國內已投資開發了7個大型花卉市場。每個市場的區位不同,市場資源和環境不一。這中間,有消費資源型的,如杭州西溪花市、山東沂水中和花都,以及規劃面積6000畝首期開發2000畝的無錫太湖花都;有產業資源型的,如正在建設的占地700多畝的中國北方(昌邑)花木市場;還有口岸資源型的,占地800多畝的國內唯一一家具有苗木檢驗檢疫資格和隔離苗圃功能的寧波賽石進出口花木市場。7個市場的成功投資開發過程,還有連續3屆西溪花朝節的實施,以及“FLORACULTURE INTERNATIONAL”《世界花卉經濟》中文版的成功收購,逐漸明晰並形成了一條賽石發展花卉苗木市場投資連鎖的路徑。
回過頭來,我再談談我對方成先生新著《花木經營如何賺錢》的淺薄看法。
他的這些文章,看似不甚連貫,獨立成章,但都來自實踐,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基層。有著很強的指導實踐經營活動的意義。
其書內容豐富,但講到經營,其間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是:品種不是問題,品質是問題。現在,隨著花木產業的不斷壯大,請教方成先生的人很多。這些請教者多集中於一個問題:種什麼花木品種有前途?對此,他總是回答:種什麼品種都有前途。
我們的花木生產者,在苗木品種選擇上,沒有必要挑肥撿瘦,人云亦云,總是跟在別人後面跑。我們要順應自然,生產出自己特色的花木品種,在園林綠化中為豐富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
發展品種不是問題,而我們的花木品質是有問題的。我聽方成先生說過,2012年,他在全國大小會議上作了12場演講,不厭其煩,就講一個問題:精細化,是花木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因為,我們的花木產品還沒有做到精細化,花木經濟尚處在粗放型發展階段。
點滴心得,些許隨想。借方成先生新書一角,不揣冒昧,班門弄斧,不顧粗陋,聲鳴和唱,以為求教於大方也!
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