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0-14mm,體橘黃色。頭金黃色,觸角櫛齒形、黑色、基節為黃色,下唇須、胸及足為黃色,足具黑帶,腹部金黃色,雌蛾腹部末端三節均為紅色,著毛簇厚而密。前翅黃色、有光澤;前翅前緣從翅基至頂角有6條黑紋斜向臀角,後緣及臀角上方有1個紅色斑紋,紅色斑紋向翅基呈放射狀,外緣下部有3個黑點;後翅為金黃色。
卵
長0.25一0.3mm,黃白色,橢圓形,單層排列成塊,表面覆蓋粉紅色絨毛。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30–35mm,頭黑色,腹部淡黃色,有茶褐色縱條紋,各節著有白色長毛數根。
蛹
長10-20mm,淺紅棕色,橢圓形,腹末具一圈齒狀突起。
發生規律
北京1年發生1代, 以春季為害為主,並以3齡幼蟲在葉芽、樹幹、枝杈、樹幹基部或枯枝落葉中的蟲苞內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芽苞和葉片,5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下樹在枯枝落葉層、石塊下化蛹,6月上、中旬成蟲羽化,產卵於葉背,7月上旬幼蟲孵化, 10月中旬以3齡幼蟲群集於蟲苞內越冬。
危害特點
一是幼蟲在枯枝落葉層、樹幹基部、樹木枝杈、葉背處吐絲結成灰白色蟲苞,群居於蟲苞內,群體出苞取食,樹幹基部蟲苞內幼蟲排列上樹取食,取食後原路返回蟲苞。 二是樹木萌芽時,幼蟲鑽入芽苞內蛀食,留下空芽苞;樹木大量發葉時,幼蟲迅速生長進入暴食期,在極短的時間內可將被害樹葉片全部吃光。
防治技術
1.人工刮除樹幹枝杈上、清除枯枝落葉中的蟲苞和卵塊,集中銷毀。
2.成蟲期設定黑光燈誘殺防治。
3.低齡幼蟲期使用除蟲脲5000倍液、滅幼脲1500倍液,高齡幼蟲期使用苦參鹼800倍液等噴霧防治;使用苦參鹼等噴煙防治。
4.樹幹捆綁毒繩或塑膜阻隔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