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花崗岩成因:原地重熔與地殼演化》提出的與傳統理論不同的原地重熔一殼內對流模型,嚴格定義了從中上地殼岩石的部分熔融,到對流岩漿層形成的物理過程。 板塊的匯聚作用被認為是中上地殼大規模熔融和對流岩漿層形成的主要熱源。以位處西太平洋大陸邊緣的中國東南部地區和位處特提斯碰撞造山帶西藏地區的資料為基礎建立的大地構造模型,系統地解釋了板塊匯聚、殼內對流岩漿層形成和陸殼大規模壓縮變形(構造運動)之間的關係。同時以中國東南部為例,討論了與殼內岩漿層演化有關的斷陷盆地、大陸紅層、火山作用、成礦作用機制。
《花崗岩成因:原地重熔與地殼演化》適用於對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和經濟地質學感興趣的廣大科技人員、研究者與在校學生閱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岩石成因與地質學的知識體系
1.1.1 沉積岩成因與大陸地質學
1.1.2 玄武岩成因和板塊地質學
1.1.3 花崗岩來源?
1.2 花崗岩、混合岩和花崗岩問題
1.2.1 定義
1.2.2 岩漿侵入模型及其存在問題
第二章 地殼重熔(熔融):實驗和條件
2.1 簡介
2.2 礦物熔融
2.2.1 熔融拓撲學
2.2.2 白雲母脫水熔融
2.2.3 黑雲母脫水熔融
2.2.4 角閃石脫水熔融
2.2.5 花崗質岩石中黑雲母和角閃石的熔融
2.2.6 其他含水礦物
2.2.7 超固相線減壓-脫水反應(SDDR)
2.3 岩石熔融-實驗證據
2.3.1 熔體組分
2.3.2 殘留組分
2.3.3 岩石固相線
2.3.4 熔體分離
2.3.5 結論
2.4 地殼結構與組成
2.5 地殼中的水
2.6 地殼的部分熔融與熱源
2.6.1 引言
2.6.2地殼增厚產熱
2.6.3 埋藏的放射性岩石產熱
2.6.4 剪下產熱
2.6.5 岩石圈地幔伸展與移動
2.6.6 基性岩漿入侵
2.6.7 地殼減薄和“底辟”減壓
第三章 原地重熔和殼內對流:花崗岩漿層
3.1 引言
3.1.1 陸殼重熔的地球物理證據
3.1.2 花崗岩、混合岩和麻粒岩形成的P-T條件
3.2 地殼重熔(熔融)Ⅰ:初始熔融和部分熔融層
3.2.1 部分熔融層的形成
3.2.2 非均質地殼內部分熔融層的形成
3.3 地殼重熔(熔融)Ⅱ:殼內對流與岩漿層形成
3.3.1重力分異與岩漿層形成
3.3.2 殼內對流與岩漿層的演化
3.3.3 重熔界面上升和岩漿層增厚
3.4 岩漿層內的成分分異
3.5 岩漿層、花崗岩層和花崗岩體
3.6 重熔界面的時間波動(多次重熔)與花崗岩層序
3.7 小結
第四章 花崗岩原地重熔起源的地質證據
4.1 混合岩到花崗岩
4.1.1 加拿大Thor-Odin穹窿
4.1.2 澳大利亞Broken山丘
4.1.3 澳大利亞Stafford山
4.1.4 庇里牛斯TroisSeigneurs地塊
4.1.5 法國Velay穹隆
4.1.6 中國東南沿海混合岩-花崗岩帶
4.1.7 澳大利亞科馬和馬蘭比季雜岩體
4.1.8 加拿大Optica灰色片麻岩
4.2 接觸變質暈圈
4.3 從捕虜體到暗色包體
4.4 花崗岩層和花崗岩體
4.5 重熔界面的時間波動與花崗岩層序
第五章 岩漿層分異:地球化學證據
5.1 概述
5.2 成分變化
5.3鍶同位素
5.4 氧同位素
5.5 稀土元素
5.6 小結
第六章 原地重熔的成礦作用
6.1 概述
6.2 成礦元素的來源
6.3 成礦流體的形成和演化
6.4 礦床類型
6.4.1 脈狀礦床
6.4.2 浸染狀礦床
6.5 成岩成礦年齡差
6.6 成岩成礦溫度差
6.7 熱液礦床的形成和分布
6.7.1 成礦元素的沉澱析出
6.7.2 氧同位素證據
6.8 成礦殼層
6.9 地殼升溫過程中的成礦作用
6.10 多次重熔的成礦作用
6.10.1 重熔岩漿系統的氧化
6.10.2 鈾的成礦作用
6.11 元素地球化學場
6.12 小結
第七章陸殼岩漿層形成的熱動力來源——熔融大地構造模型
7.1 簡介
7.2 板塊匯聚與陸緣地溫場擾動
7.3 俯衝作用與花崗岩形成:西太平洋大陸邊緣
7.3.1 概述
7.3.2 華南東部構造演化和花崗岩形成
7.3.3 熔融大地構造模型
7.3.4 多次重熔與花崗岩帶
7.3.5 小結
7.4 大陸碰撞與花崗岩形成:特提斯帶
7.4.1 青藏高原構造框架及花崗岩分布
7.4.2 板塊匯聚與地殼變形(構造運動)
7.4.3 板塊匯聚和岩漿層
7.5 小結
第八章殼內岩漿層固結的地質效應——以中國東南部為例
8.1 斷陷盆地
8.1.1 中國東南部中生代盆地的類型與分布
8.1.2 盆地的形成
8.1.3 紅層成因
8.1.4 小結
8.2 火山岩漿噴溢
第九章大陸岩石循環與元素循環及總結
9.1 大陸岩石循環
9.2 大陸元素循環
9.3 總結
附錄1中國東南部行政區圖
附錄2岩石熔融實驗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