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科:隆頭魚科Labridae
屬: 連鰭魚屬 Novaculichthys
種: 花尾連鰭魚 N. taeniourus
編號: | 7811 |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鱸形目 |
中文科名: | 隆頭魚科 |
拉丁科名: | Labridae |
中文亞科: | 唇魚亞科 |
拉丁亞科: | Cheilininae |
中文屬名: | 連鰭魚屬 |
拉丁屬名: | Novaculichthys |
拉丁種名: | taeniourus |
定名人: | (Lacepede) |
年代: | 1802 |
中文名: | 花尾連鰭魚 |
ogenus: | Labrus |
原始文獻: | Hist. Nat. Poiss., 3:488, 518, pl.29, fig.1 |
模式產地: | 馬達加斯加 |
俗名: | 帶尾新隆魚 |
國內分布: | 南海諸島, 台灣 |
國外分布: | 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 北至日本 |
資料來源: |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368-369. 台灣魚類志:463. |
二名法
Novaculichthys taeniourus (Lacepede, 1802)
特徵
花尾連鰭魚 N. taeniourus (Lacepede); Flowertail jointfinned fish背鰭Ⅸ-12;臀鰭Ⅲ-12;胸鰭13;腹鰭Ⅰ-5;側線鱗19—20+5—6。鰓耙7+11—7。體長為體高3.1—3.3倍。為頭長3—31倍;頭長為吻長3.1—3.8倍;為眼徑5.8—9.8倍。體方長,甚側扁。頭較短,背鰭前至吻具中嵴。吻端鈍尖。頭部除眼後下方有1行圓鱗外,均裸露無鱗。背鰭第一、二鰭棘與後方鰭棘不分離。體呈墨綠色,頭部較淡。近胸鰭基部後方有1藍黑色大橫斑,此斑後下方呈淡棕紅色。眼後方有兩條幾呈平行的深墨綠色條紋,條紋邊緣為天藍色。奇鰭淡藍綠色,具有淡棕色斑點和藍黑色大斑1個。體長166mm。系海洋熱帶水域魚類。分布於中國南海、東海;國外見於日本、太平洋中部至印度洋非洲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