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內戰

芬蘭內戰

芬蘭內戰(芬蘭文:Suomen sisällissota,瑞典文:Finska inbördeskriget)是芬蘭因一戰而起的國家與社會動亂。發生於1918年1月27至1918年5月15日,是芬蘭左派與政府發生的戰爭,最後以政府軍獲勝告終。

戰爭背景

芬蘭歷史上一直受著鄰國的統治。1155—1809年,芬蘭受瑞典的統治長達6個世紀。在瑞典統治期間,芬蘭僅僅是一個省市的集合,並不是國家實體,受瑞典斯德哥爾摩直接管轄。因此,芬蘭在文化、習俗、社會制度等方面深受瑞典的影響。在1808—1809年間的俄瑞戰爭中,瑞典戰敗,將芬蘭割讓給俄國,芬蘭成為沙皇俄國的一個自治大公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作為俄國的對立面一直鼓勵芬蘭要求獨立的鬥爭。

1905年,俄國爆發了大規模的罷工和遊行示威激發了芬蘭工人,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建立了工人赤衛隊。當年4月,在赫爾辛基工人舉行了爭取投票權的遊行。最後該集會吸引了35000人,成為當時芬蘭最大的遊行示威。

經過持續的動盪和抗議,普選投票權於1906年引入芬蘭——沒有債務、年滿24歲不分男女公民均有投票權。

芬蘭社會民主黨在此期間支持率得到了重大的發展:1904年時才有16000多名黨員,而到了1906年時擁有85000多名黨員。1907年社民黨第一次參加了議會選舉,從此開始了其議會道路。然而社民黨的議會主義並沒有能反映出芬蘭工人們的切實感受。在其進入議會3年後的1910年社民黨成員減至52000多名。

1914年芬蘭被拖進一戰的泥沼之中。這對普通民眾而言意味著被禁止罷工並被削減工資,這隨之促進了工聯主義。兩年後社民黨第一次獲得了議會多數。

1917年2月,沙皇制度被俄國工人起義所推翻,在芬蘭引起震盪。1917年7月18日,由社會黨領導的芬蘭議會制定了一項法律,規定“尼古拉二世君主的權力既已不復存在,芬蘭議會特決議實施下列規定:唯有芬蘭議會有權制訂、批准和頒布所有芬蘭的法律……”,並賦予自己任命芬蘭政府的權力。11月7日,十月革命在俄國爆發,芬蘭議會於是立即著手行使自己賦予自己的那些權利。12月4日,新組成的芬蘭政府把關於宣布獨立的建議交給了議會,議會於12月6日以100:88的比例通過該決議,宣布制定新憲法,其中包含芬蘭是一個獨立共和國的原則。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政府於1917年12月31日率先對芬蘭的獨立給予承認,到1918年1月23日,德國、瑞典、法國、挪威、丹麥和其他一些國家也承認了這個新國家。

戰爭過程

然而獨立之後幾星期內發生的事態表明,芬蘭事實上不能自由地走自己的路。國內和國外正在出現反對獨立的阻力,爭取民族自由的鬥爭發展為1918年的芬蘭內戰。這場戰爭的起因發生在1917年11月12日,當時在芬蘭成立了由35人組成的中央革命委員會,他們早就在俄國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合作和支持下,為發動一場旨在推翻政府、代之以馬克思主義“新秩序”的革命做好了準備。

11月13日,革命委員會宣布舉行全國大罷工,在罷工的一星期中,大規模的違法行動和暴行在芬蘭全國很多地方蔓延。自行成立的赤色“糾察隊”任意逮捕了幾百人,徵用財產,還犯了幾十起謀殺案。

從1917年秋季以來,芬蘭很多地方成立了志願的民防團,成員主要為平民和農民,以對抗赤色糾察隊破壞財產和法律的暴行,但這些民防團既不夠用,也還沒有置於政府直接控制之下。直到1918年1月12日,議會才授權斯文胡伍德內閣建立一支強大的警察力量。1月25日,地方民防團被交給政府指揮,但是當3天之後革命黨人發動意在推翻芬蘭政府的政變時,這支武裝力量還沒有有效地組織或統一起來。因此,政府手中沒有軍隊或其他武裝來對付赤衛隊的行動。但是它有一個總司令,曼納海姆將軍。他在俄軍中有一段出色的服役經歷,於1917年12月18日回到祖國芬蘭,當時距暴動開始僅有六星期左右。1月10日,斯文胡伍德說服他接受組建一支政府軍隊的任務。

1918年1月18日,曼納海姆帶著四名軍事委員會成員和幾名參政院委員乘坐夜班火車離開赫爾辛基,前往西部的瓦薩,開始了組建軍隊的工作。1月27日,曼納海姆被正式任命為政府軍總司令。1月28日,芬蘭革命執行委員會決定採取行動,宣布工人赤衛隊進入總動員狀態。赫爾辛基工會大樓上升起了紅旗,宣布推翻政府的暴動開始。1月29日,赤衛隊迅速占領了芬蘭的各個重要國家機構和銀行,組建了“人民委員會”。蘇俄政府沒有正式參加芬蘭的戰爭,但俄國人和俄國的援助在暴動中起了重要作用。

曼納海姆克服了建軍工作中的種種困難後,認為發動決定性攻勢的時機到了。3月15日,芬蘭政府軍向赫爾辛基西北200公里的芬蘭最大工業城市坦佩雷發動進攻,那裡集結著赤衛隊的主要力量,有俄國士兵和大炮支持。政府軍從北、東、西三面切割包圍了對方的外圍陣地,隨後於3月20日展開了第二階段的攻勢,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坦佩雷至赫爾辛基的鐵路,同時從北東兩面向坦佩雷市區發動進攻。戰鬥一直持續到4月5日,赤衛隊成員死傷和被俘者達兩三萬,幾占赤衛隊總兵力的三成。

1918年4月29日,歷時三個月的芬蘭內戰結束。5月4日,政府軍西路部隊在德軍配合下攻占了赤衛隊占領的最後一個工業城市拉赫蒂。雖然赤衛隊和蘇俄援軍在芬蘭軍隊的攻勢下節節敗退,但是曼納海姆沒能揮師向東卡累利阿和彼得格勒繼續進軍,因為德國已於3月3日同蘇俄簽訂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當時的局勢和德國的政策不允許他這么幹了。

5月4日,瓦薩的芬蘭參政員遷回赫爾辛基。5月16日,芬蘭政府軍在首都舉行了祝捷大會和閱兵式,參政院在赫爾辛基大教堂廣場向曼納海姆表示謝意。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還為他譜寫了一曲《輕騎兵進行曲》。

1918年2月初,赫爾辛基赤色政府提議簽訂條約來調整兩國關係,赤色芬蘭的代表打算以“芬蘭共和國”的名義簽字,但俄國人堅持說他們“只能對一個工人階級統治的國家讓步”,要求芬蘭的名稱應為“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芬蘭代表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接受。這樣一個連國名都要別國指定的國家,是不可能實現完全的、真正的獨立的。

戰爭結果

1918年芬蘭獨立戰爭的傷亡數字,與1939年至1945年同俄國的兩次戰爭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生命損失之重大,至今仍被芬蘭人視為民族悲劇。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在芬蘭內戰中一共有36640人死亡,其中赤衛隊“紅軍”27038人,政府軍即所謂“白軍”5179人,俄國干涉者4423人。雖然蘇維埃政府沒有正式與芬蘭作戰,但兩國之間事實上存在著戰爭狀態,只有締結和約才能使之正式結束。蘇維埃政府起初拒絕接受兩國曾經交戰的論點,因為雙方都沒有向對方宣戰,但還是在蘇芬獨立戰爭結束三個月後提出了締結條約的建議。在德國的斡旋下,談判於8月2日在柏林開始,但因芬蘭堅決要求取得東卡累利阿地區的土地而告中斷,德國投降後於1919年在愛沙尼亞的多爾帕特重開談判,最後以1920年10月14日的《多爾帕特和約》而告完成。

《多爾帕特和約》終止了雙方的戰爭狀態,蘇維埃俄國承認芬蘭在從前大公國疆界內的獨立地位,並以大公國的邊界作為兩國的疆界 ,同時做出了一項有利於芬蘭的領土變更,即把與芬蘭最東北邊界接壤的貝柴摩地區正式割給芬蘭。這項割讓是對1864年芬蘭大公國把卡累利阿地峽的兩塊土地割讓給俄羅斯帝國的補償,當時帝國政府曾同意把北冰洋附近的某塊土地(未指明位置和面積)移交給芬蘭作為補償,但該協定後來在沙皇時代一直被俄國置之不理。條約規定芬蘭不得在北冰洋水域建立艦隊、配備潛艇和飛機,但可保有不超過15艘的排水量400噸以下的軍艦。芬蘭灣諸島嶼在中立化後劃歸芬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