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位於耿馬縣東北方向,距離縣城43公里,全鄉轄區5個村委會,43個自然村,5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521人。
“耿馬”傣語直譯為“勐相耿坎”,意為跟隨白馬尋覓到的黃金寶石之地。位於祖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穿越縣境,與緬甸山水相連,總面積3837平方公里,國境線長47、35公里,是雲南通往緬甸的重要門戶和陸上捷徑,國家糧食和蔗糖基地,雲南民營橡膠生產區,蒸酶茶之鄉,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富集之地。全縣轄11個鄉(鎮)、1個華僑農場和孟定、勐撒兩個國營農場。全縣總人口25.28萬人,有漢、傣、佤、拉祜、彝族、布朗、景頗、傈僳、德昂、回、白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1%。
全鄉年平均氣溫24℃,年極端最高氣溫35℃,年極端最低氣溫-5℃,年積溫6120℃;年降雨量1660毫米,年蒸發量805.05毫米;年平均霜期6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00小時。全鄉轄5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1945人口8267人,全鄉國土面積268.34公里。
歷史沿革

耿馬於1950年11月22日解放,是繼周邊地區臨滄、雙江、滄源、鎮康等解放後在滇西南地區乃之全省最後解放的一塊版土。1955年10月15日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成立。建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耿馬各族幹部民眾經過55年艱苦而又卓越的歷程,取得了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邊防鞏固的良好局面,並在各項事業建設中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農村經濟

特色產業

芒洪鄉農村經濟發展的潛力在山,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也在山。鄉黨委、政府圍繞中心工作,集中精力抓好農業產業發展,在“山”字上做好做足農業產業發展文章,依託“兩棵樹”(茶葉、核桃),制定了“一重視三抓實”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即:在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全鄉有國家重點公益林11.9萬畝、地方公益林1.6萬畝),抓實糧食和傳統產業的穩定發展,抓實茶葉、核桃主導產業的發展,抓實甘蔗、新品種紅薯等小區域經濟的發展。
主導產業:(一)茶葉產業。芒洪有著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是耿馬茶葉基地之一,主產的綠茶暢銷市內外,為繁榮地方經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全鄉現有茶園面積13539畝,其中:高優茶園12224.6畝,共有茶葉採摘面積9745畝,其中高優茶園採摘面積5045畝,涉及5個村委會1630戶7335人,人均擁有茶葉面積1.6畝。
(二)核桃產業。泡核桃產業是芒洪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朝陽產業”,芒洪山多田少,大部分山地適宜種植泡核桃。全鄉現有泡核桃種植面積41981.7畝,掛果面積504畝,覆蓋5個村委會1945戶8250人,人均擁有核桃面積5畝。2008年計畫發展核桃新植1.6萬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全鄉已基本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鄉共有1470戶農戶通自來水,還有475戶農戶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4.4%)。有1819 戶農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8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3.5%、和45.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9戶。進鄉道路為彈石路,各進村道路均為土路。鄉內建有1個集貿市場,環境衛生整潔,民眾文化活動內容豐富。
基層組織

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鄉黨委下設1個黨總支部、11個黨支部,3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10名,其中:女黨員189名,少數民族黨員149名。
鄉團委下設6個團支部,共有224名團員。5個村委會建有新農村建設理事會43個,產業協會7個,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文化教育、計畫生育、護林防火、資源環境保護、共青團、婦女委員會等組織各5個。
社會保障

到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548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383人;五保戶63戶。
人口衛生

文化教育

鄉內建文化站1個,建有圖書室1個。
教師隊伍
(1)、教師編制配備率:全鄉按師班比應有國小教師70人,實有教師52人,配備率為74.29%,按編制應有國中教師18人,實有教師17人,配備率為94.44%。
(2)、教師學歷合格率:國小教師學歷合格有49人,合格率94.23%,國中教師學歷合格有16人,合格率94.11%。
(3)、新補充教師學歷合格率:國小新補充教師0人,國中新補充教師2人,學歷合格2人,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