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德爾簡介
1907,前往德國耶拿大學師從赫爾巴特學派教育家威廉·賴因
1908,在老師薩德勒說服下,攻讀哥倫比亞大學比較與國際教育專業
1910,獲哲學博士學位
1913,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講師
1915,副教授,回到英國曼徹斯特結婚
幾年後重回美國,1920年加入美國籍
1923年,教授,此後任教長達40年
1924-1944,《教育年鑑》編輯
1930年,出版《比較教育論文集》
1933年,《比較教育》出版,1955年,《比較教育》修訂為《教育的新時代:比較研究》
二戰期間,受邀牙買加,“康德爾教育報告”
1944《國際合作:國內和國際範圍》
1945年,作為美國教育使節團成員
1946年退休
1946-1947《大學季刊》主編
1946-1949主編著名教育期刊《學校與社會》
1946-196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委員會
1948-1950,曼徹斯特大學美國研究教授、研究所所長
1962,《走向教師專業》最後一部書
1965,逝世
(二)康德爾的比較教育思想
比較教育的目的論
第一,提供事實,發展教育思想
第二,了解教育問題在特定民族背景下的原因
第三,借鑑別國經驗,改善本國乃至全世界的教育
比較教育的方法論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族性(nationalcharacter)
因素和力量(factors and force)
⑴ 民族主義
如果說19世紀是一個民族主義的時代,20世紀則是民族自決的時代
一種複雜因素的結合體——它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起著確保民族團結的作用。它意味著觀念、理想和信念的一致,而這種一致性必須具有兩個條件才能實現——共同的領地和政府或忠誠於某一政治理想或組織。
康德爾認為民族主義與國家教育制度關係密切,民族主義決定了國家教育制度的變革,教育制度的變革產生新經驗,將增強民族主義的發展
二戰使康德爾認識到了民族主義的另一面,民族是“一個對本民族淵源持共同的謬見及對其鄰邦持共同的反感的社會”。
盲目服從於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致使社會進步受阻,導致對其他民族的不正確態度
通過教育倡導國際主義精神
⑵ 民族性
民族性是教育制度的基礎
一個國家的民族特性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種巧合,而是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特徵。
必須以民族性作為鑑別和理解一種教育制度意義的重要途徑
濫用民族性具有一定危險性
⑶因素和力量
各國教育制度均由政治制度所決定,因而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有不同的教育制度,但其背後的一些因素和力量卻是一致的,如教育宗旨、教育系統、學校制度、教育機會等,則可能具有普遍意義,它們決定這教育制度的成敗。
(三)對康德爾的評價
康德爾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比較教育理論,提出了系統的比較教育方法論,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具權威性的比較教育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