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洛威爾

艾米·洛威爾(Amy Lowell,1874-1925年),美國詩人,她的第一部詩集,《多彩玻璃頂》(1912年)採用了傳統的寫作技巧。然而,1913年她在實驗性的意象派運動中脫穎而出,並繼埃茲拉·龐德之後而成為該運動的領袖人物。代表詩集有《男人、女人和鬼魂》、《浮世繪》、《東風》、《艾米 洛威爾詩選》。評論集有《法國六詩人》。

基本信息

艾米·洛威爾(Amy Lowell,1874-1925年),美國詩人,她的第一部詩集,《多彩玻璃頂》(1912年)採用了傳統的寫作技巧。然而,1913年她在實驗性的意象派運動中脫穎而出,並繼埃茲拉·龐德之後而成為該運動的領袖人物。從其詩作《劍刃與罌粟籽》(1914年)開始,她運用“自由韻律散文”和自由詩的形式進行創作,她稱其為“無韻之韻”。她後期的詩歌作品受到了中國和日本詩歌的影響。1926年,在她辭世後,其詩作《幾點鐘?》被授予普利茲獎。她寫的《約翰· 濟慈》(1925年)是一部著名的傳記作品。
艾米·洛威爾生於麻薩諸塞州的布魯克林,與著名天文學家帕西瓦爾·洛威爾和前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洛威爾是同胞姐妹。她的祖父是詩人詹姆士·拉塞爾·洛威爾的堂兄。艾米·洛威爾早年接受私立教育。在幾次出國旅行之後,艾米·洛威爾定居於祖宅——塞維奈爾(Sevenels)。因其行為古怪而盡人皆知,比如抽菸、滿口粗話等。
她的其他詩集還有:《男人、女人和鬼魂》(1916年)、《浮世繪》(1919年)、《東風》(1926年)、《艾米 洛威爾詩選》(1928年)。評論集有《法國六詩人》(Six French Poets)(1915年)、《美國現代詩歌趨勢》(Tendencies in Modern American Poetry)(1917年),以及《一個批評性寓言》(A Critical Fable)(1922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