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痒疹

(二)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 好發於胸前,皮損為色素性疣狀或乳頭瘤狀丘疹。 (三)黑變病性痒疹

概述

色素性痒疹在台灣文獻記載不超出十例,是種原因不清楚的皮膚病變,好發於春天和夏天較溫暖潮濕的季節,青春期的女性屬於高危險群。

症狀體徵

青年女性發病較多,損害主要見於上背、頸部、鎖骨部及胸部,其次上臂和軀幹等部位,偶見於額、頰部。為瘙癢性淡紅色丘疹,可融合或呈風團樣及濕疹樣改變,分布對稱,皮疹消退後,遺留無瘙癢性網狀或斑狀色素沉著。若皮疹反覆發作時,主要限於色素沉著區域。病情可遷延數年不等。

診斷檢查

依據青年女性發病者多,具有特徵性臨床症狀與好發部位,結合病理顯示一種苔蘚樣組織反應,即可診斷。但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一)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症 此病有三種特徵性表現,即網狀色素沉著、皮膚萎縮及血管擴張,可資鑑別。
(二)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 好發於胸前,皮損為色素性疣狀或乳頭瘤狀丘疹。
(三)黑變病性痒疹 由Pieriui和Borda描述,此病多發生於中年女性,皮損為瘙癢性丘疹及網狀色素沉著,多發生於軀幹部,合併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治療方案

抗組胺類藥物和皮質類固醇治療多無效果。
(一)氨苯碸或磺胺甲嗯唑有一定療效。停藥易復發,需長期小量維持,應注意毒性反應。
(二)米諾黴素 1979年Tashiro首次報告用米諾黴素治療有效。1989年Aso等報導用此藥治療5例患者,劑量100~200mg/d,丘疹、瘙癢迅速消退,共用藥3~7周,停藥1年左右未見皮損復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