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體徵
以青壯年女性較多。損害為局限於1cm以內的淡黃色痂皮,伴少量白色鱗屑,周圍無明顯炎症,基底柔軟,多見於下唇唇紅部。患者有陣發性劇烈瘙癢感,因而咬唇或揉擦止癢,隨即有大量淡黃色稀薄液體自痂皮下溢出,約經數分鐘後瘙癢緩解,液體停止流出,黃痂又結,每天反覆1~2次。
本病為發生於唇部的良性黏膜淋巴組織增生病,下唇多見,臨床表現為唇腫脹、瘙癢難耐、潮紅、乾燥、脫屑、糜爛,不侵犯皮膚或口腔黏膜等其他部位的而單發於唇部者,稱為淋巴組織增生性唇炎。病程遷延,損害長期反覆發作。
用藥治療
避免日照暴曬。由於本病對放射性敏感,可用放射性核素P32貼敷治療,每周1~2次,2~3周為1療程。痂皮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濕敷去除。
飲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
預防護理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注意生活細節,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病理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與胚胎髮育過程中殘留的原始淋巴組織在光輻射下增生有關。良性淋巴組織增生好發於頭面部,常表現為單個或多個局限性結節狀損害。唇部是其好發部位。
疾病診斷
本病淡黃色液體溢出和痂皮應與腺性唇炎鑑別。後者常呈多發性散在小結節,位於下唇黏膜下,只有在翻轉下唇並擠壓時才見溢出,黃色痂皮多見於晨起時。本病局限性損害和結痂應與盤狀紅斑狼瘡鑑別。後者好發於下唇唇紅部。可有結痂。但多為血痂,並在痂皮周圍有放射狀白紋組成的弧線性損害。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上皮下結締組織中有特徵性的淋巴濾泡樣結構,由排列的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組成,其中央為組織細胞,周圍為淋巴細胞,但少數病例可相反排列,並發現漿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故又稱為淋巴濾泡性唇炎。大量淋巴細胞增生並形成淋巴濾泡。淋巴濾泡的出現,可構成獨立診斷,但需與日光性類網織增生及嗜酸粒細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腫相區別,因兩者均可出現淋巴濾泡。彌散的淋巴細胞增生則需與盤狀紅斑狼瘡、糜爛性扁平苔蘚等區別。患淋巴組織增生病時可出現多色體,即在大的組織細胞細胞質內含有異噌色性的顆粒,多色體可能是由於組織細胞吞噬核碎片而形成,尚未確知。
其他輔助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