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經濟

航天經濟

以國家大型航天項目的實施為導向,航天企業為主體,通過技術的創新、套用、擴散,各種社會單元參與,產生直接與間接經濟效益的經濟活動。

概念

航天經濟航天經濟

航天經濟是指在以國家為主體的航天工程等與航天高科技有關的人類實踐活動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

特點

 航天技術具有鮮明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高度綜合,開發及實施難度大。二、開發投入要求高,開發周期長。三、帶有高風險。四、高產出,包括國防技術,高端人才,直接套用價值和二次套用效益等。航天技術所具備的特點,也決定了其價值所在:一、航天大項目的帶動提高了相關技術的攻關突破。二、航天工程實施後,形成了大量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三、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培養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四、提高航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五、航天技術向民品轉化,形成產業規模,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六、航天技術擴散到各個產業,加速中國產業升級進程。,

效益

“航天確實是一件很花錢的事,但是它帶來的效益也是驚人的。每年我國在神舟飛船上投資20億,在與其相關的領域,這些投資可以轉化為5到6倍的GDP增長。”
韓立岩將航天的效益歸納為長期效益、中期效益和短期效益。“首先是戰略性回報,這是長期效益”,韓立岩說。“神舟系列”的研發使國家戰略處於有利的位置,國家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使我們獲得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中期效益方面,“神舟系列”使運載、燃料、微電子等十多個技術領域的發展都得到了帶動;在“神舟系列”研發的過程中形成了成百上千個技術成果,而這些技術成果又能在相應的技術領域得到擴散。而短期效益就是發射前後廣告效應、品牌效應的回報。
太空飛行器本身就能夠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中國天地衛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萬銀娟介紹,出租轉發器是衛星運營收益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外很多衛星運營公司靠出租轉發器來盈利,國內也有衛星轉發器租賃公司在從事衛星運營。國產通信衛星在七八年前由於技術上與國外有一定差距,很少從事商業運營。“但近幾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國產衛星也在商業運營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萬銀娟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衛星運營的增值服務正在成為航天技術轉化為經濟效益的一個新渠道,這些增值服務包括信息分發和數據傳輸。據介紹,在韓國、日本等國,音頻廣播、移動終端直播和衛星電視直播已經成為人們樂於付錢購買的服務,而這些都是以衛星轉發器資源套用為基礎的。
“一幅某一特定地區的普通遙感衛星圖像價格為75美元,一幅高清晰度衛星圖像價格為1800美元,一幅‘陸地衛星’的主題圖像(如能顯示礦物分布的圖像)價格達3500美元”,東北證券金融與產業研究所李洪雨對衛星數據的國際市場行情了如指掌。他說,“以預測農作物生長為例,需購買多張高質量衛星圖像才行。通信衛星轉發器一年的租金就是上百萬,一顆衛星有幾十甚至上百台轉發器,壽命是10年到15年”。李洪雨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球僅商業衛星產業每年就創造超過800億美元的收益。
“目前世界商業航天市場總額已高達數千億美元,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李洪雨表示。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權威報告,1996年全球航天技術產業創造的利潤為750億美元左右,到2000年利潤就攀升到1250億美元。到2010年,全球商業航天活動的收入預計將達到5000億~6000億美元。而其中全球衛星產業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000億~3000億美元。“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今後10年,全球預計發射衛星1000顆左右,其中商用衛星將占70%。各個具有發射能力的國家都期望能從此中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李洪雨說。
航天、民用難兩分
航天技術是綜合集成技術,這裡面包含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材料能源等技術,對於許多產業部門都具有廣泛適用性。我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發展航天,當時就為半導體、電子、原材料、儀器儀表工業提供了發展良機;航天技術也曾為傳統石化、機電、能源、交通、紡織、醫藥等10多個產業,研製、生產了急需的工業工程控制系統、微機數控系統、各種機器人等儀器設備。
業內專家認為,航天技術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轉化為民用技術或產品的過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提供的一份數據表明,我國近年來的1000多種新材料中,80%是在空間技術的牽引下研製完成的;有近2000項空間技術成果已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00多家民用企業參與了載人航天的生產、研製,涉及電子行業、元器件、原材料、飛船材料等很多方面。
“國家於1999年將原來的國家航天總公司分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科工集團資產運營處趙紅露介紹說。這次“神六”的整體工作是航天科技集團負責的,航天科工集團也承擔了一些配件工作。趙紅露說,從長遠看,航天技術都會轉化為民用技術,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些技術,如拉鏈,最早都是為軍事用途而開發的。“十一五”和北京2008奧運會也為航天技術提供了不少商機,比如場館建設、體育器材設備以及特種汽車等,無不閃現著航天技術的身影。
近年來,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兩家集團公司旗下有近10家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這些公司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主要投向了與航天事業有關的領域。
“航天企業早晚要面對民用市場。國家軍費支出不會無限制地增加。”湘財證券研究員鄒序元認為。當軍事需要趨於平穩的時候,航天企業就需要在民用市場尋找利潤增長的空間。從這個角度講,航天企業本身具有向民用轉化的動力。另外,由於多年的技術積累,航天企業在高端市場具有突出的競爭優勢,這也為他們向民用轉化奠定了基礎。
目前,一些較新的航天技術已經反饋到了民用技術中。“上市公司航天信息的主營業務是稅控收款機,其中套用的加密和計算技術就是由軍事用途轉化而來的。航天電器生產的繼電器、連線器也有部分是針對民用而開發的”,鄒序元介紹說,“航天技術在民用領域占領的主要是高端市場,這些產品具有質量高、價格低於國外同類產品的特點,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不能簡單地把航天技術和民用技術截然分開”,中國衛星董秘萬銀娟表示。“比如國家海洋局向我們訂購的一些產品,就是用於民用,”萬銀娟說,“作為企業,只要有市場,都會考慮生產”。
商業化任重道遠
業內的另一個共識是,目前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的努力還主要集中在商業衛星發射方面,在衛星的品種、總體技術水平和元器件及關鍵製造能力等方面,中國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著近20年的差距。
一些學者暗示,中國航天商業化進程緩慢,與政府對航天商業化的態度也有著一定關係。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的研究報告認為:我國的航天產業還是主要服務於我國的需要,“目前及未來的10年內航天技術仍將以國家行為為主,採用國家投入與指導下的商業化(市場化)運行機制。”2000年發表的《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也稱:“空間技術和空間套用實現產業化和市場化”,是“遠期(今後20年或稍後的一個時期)發展目標”。
“這種謹慎態度與已開發國家有很大的差距”,李洪雨說。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來看,航天技術的商業化與航天活動的民營化、私營化密不可分。在促進經營主體多元化方面,國家已經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前不久出台的《非公36條》中提出,在航天某些元器件的製造和採購上,會考慮非公經濟的作用。但航天產業高投入、高風險和高技術性等特徵,使得私營企業的進入存在很大顧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軍轉民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盛智龍認為,航天技術轉讓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是供需不匹配。具體而言就是,雖然航天企業可以提供很好的技術,但其他企業往往不需要技術而需要現成的產品。“這樣的情況我們遇到好多次。”盛智龍分析說,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民營企業比較弱小,沒有資金實力投入,另外一方面“缺乏這個意識”。
“航天企業轉向民用最大的變化是客戶需求不同”,鄒序元表示。生產軍品的最大特點是不計成本。為了為數不多的幾個產品,航天企業必須反覆實驗,單位產品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另外,由於是按照訂單生產,航天企業也不太重視市場調研之類的工作。這些都會成為航天企業轉向民用生產的障礙。據了解,現在有的航天企業已經在開展前期市場調研,了解民品客戶的需求。由於航天企業在技術上有較大的優勢,只需擴大產量就可以有效地攤低單位成本,所以一些航天企業也在考慮走出“三線”,在民品客戶較為集中的城市建立生產基地。
中國衛星董事會秘書萬銀娟介紹說,航天高科技民用化、商業化面臨兩個主要障礙,一是市場尚不成熟,有待進一步培育;二是市場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壘。她舉例說,衛星電視直播是一個很先進的技術,它傳輸的數據是從點到面,而不像光纜光纖是從點到點,所以它在數據容量極大的情況下也不會像光纜光纖那樣出現堵塞,現在國外衛星電視直播的覆蓋面非常高。但是在我國,一方面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廣電系統已經鋪設了大量的光纜光纖,另一方面人們對這項技術的接納程度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所以衛星電視直播還處於起步階段。
有關專家認為,作為航天領域的先驅,前蘇聯和美國的差別值得我們深思。在航天技術領域,前蘇聯和美國一直不相伯仲,但在民用領域卻是高下立現。創新體系的不同決定了兩個國家在發展中的差異,前蘇聯動用的是國家資源,科研院所是研發主體,這使得高端技術長期不能實現民用;而美國依靠的是企業研發力量,追逐利潤的本能使得技術很快就能進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實際上,國外的軍事裝備絕大部分來源於民用技術,比如美國80%的軍事技術就屬於軍民兩用。
專家認為,中國在航天技術向民用領域的轉變上可參照美國經驗。航天部門應把工作重點放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上,而技術使用則完全可以交給其他機構或部門去探討和推廣。

相關條目

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