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舊城歷史悠久,曾為“縣、州、國、郡”駐地。春秋時為衛國鄄邑,西漢始設鄄城縣,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為兗州治所。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曹丕封其弟曹植為鄄城王,鄄城改稱國。黃初四年(223年)改為縣。黃初七年(226年)復為國。明帝青龍四年(236年)再改為縣。晉時屬兗州濮陽國。十六國時期,復為兗州治所,屬後趙。南北朝時,是濮陽郡治所。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廢濮陽郡,置濮州治所於鄄城。大業三年(607年)廢濮州,改屬東平郡。唐高祖時復置濮州。宋朝,為鄄城縣和濮州治所。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鄄城縣,其地直屬濮州。景泰三年(1452年),因河患,濮州治所西遷12公里王村(即今河南省范縣濮城鎮)。自此,原曾為鄄城縣、兗州、鄄城國、濮陽國、濮州治所的故城,即稱為“舊城”。明清為濮州34集鎮之一。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形成現行河道後,為重要渡口,清末為濮州東、西、南舊城裡。
人文景觀
舊城鎮即“古鄄”所在地,是古老而文明的集鎮。公元前679年,單伯會諸候於該鎮葵固堆,東漢曹丕封其弟曹植為陳王,後改為鄄城王,並建有陳王讀書台,1947年劉鄧大軍在此橫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勤勞勇敢的舊城人民鼎力相助,並立碑以鼓勵後人,現已成為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自然
年平均氣溫:13.5攝氏度
全年日照時間:2490.4小時
年平均降水量:616.8毫米
年平均無霜期:208天
經濟
該鎮在推進經濟全面進步的同時,緊緊圍繞壯大林畜兩大產業,通過啟動民資,引進外資,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產業特色逐步顯現。一是林業產加銷鏈條正不斷延伸。全鎮現已發展豐產林2.6萬畝,農田林網5.2萬畝,年增加木材蓄積量近10萬方;現有木材運輸專業村30個,從業人員8000餘人,年人均收入達5000元。由臨沂客商劉鍾澤先生投資4000萬元興建的菏澤市鄄城縣乙森板材廠將於2006年年底前建成擁有12條生產線的集木材初級加工及深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大型木材加工企業。二是畜牧產業化格局已經初具雛形。立足灘區飼草優勢,全鎮標準畜存欄量發展到1.8萬頭,規模飼養場22個,畜牧專業村16個。2004年,由山東省伊斯蘭協會會員張業獻投資集牛羊養殖、肉食及工藝品加工出口於一體的菏澤伊諾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落戶舊城鎮,計畫總投資6000萬元,一期工程已開工生產,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之中。該企業是菏澤市在中東、歐盟有出口權的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也是菏澤市在馬來西亞唯一有自由進出口權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
農業
全縣常年大豆面積12.6萬畝,總產18673噸。花生面積33萬畝,總產86873噸(周邊30公里以內如東明、范縣、鄆城等縣區花生面積有近百萬畝,年產25萬噸)。瓜菜23萬畝,總產681264噸(主要品種為大白菜、菠菜、蘿蔔、豆角等)。豐產林面積35萬畝,年產木材30萬方,且價格低於其他地區同類產品,質量優良。
基礎設施
水:該鎮地表水層較淺,境內有大型黃河引水閘一座,淡水資源優質豐富,可無償供給企業用水。
電:所在縣有發電廠一座,已與菏澤電網併網,電力資源廉價充足。
土地資源:該鎮還有鎮屬閒置老工廠廠房及土地多處,可無償提供給企業用地。
通訊:擁有程控電話、行動電話中繼站、寬頻光纜網、直接承擔國際、國內的電話、傳真、網際網路等通訊業務。
交通
該鎮地勢平坦,交通發達。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極為便利。省道臨商公路和沿黃公路縱貫全境,即將開工建設的德商高速公路穿鎮而過。黃河浮橋為雙向四車道,為南下蘇杭、北上平津之必經之地。該鎮距京九鐵路鄄城站僅20公里,距日東高速公路僅20公里,距濟寧嘉祥機場僅70公里。
景點
舊城黃河浮橋
舊城浮橋始建於1988年,由鄄城縣航運公司和山東省航運局合作經營,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在鄄城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幾年,隨著鄄城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車流量不斷增加,浮橋收益大幅增長。為維護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鄄城縣成立了浮橋問題專項處理領導小組,一方面發動民眾集資入股,一方面退還原有大股東多餘股金,實行相關15個村的全體民眾平均入股,經過深入細緻紮實的工作,成立了由航運公司、15個村1.5萬名民眾等組成的山東鄄城融貫浮橋有限公司。
陳王台
陳王台位於舊城鎮杏花崗村西南。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曹操第三子曹植被封為鄄城侯,次年晉封為鄄城王。植築台讀書,吟詩作賦,品茗會友,故名讀書台。後徙為陳王,死後諡號“思”,故此台又名“陳思王讀書台”、“陳台”。植在鄄“出入二載”,往朝京師,歸途至洛川,寫下著名的《洛神賦》。該台有台階10數級,有讀書廳、藏書室、會文亭等。因黃河決口,該台漸被淤沒。上世紀四十年代,尚有台基存在,上有殘磚斷瓦,今已夷為平地。
諸侯會盟台
諸侯會盟台(即葵丘堌堆)位於該鎮西南2.5公里葵丘堌堆村。周春秋時期,單伯會諸侯於此,稱其為諸侯會盟台。今遺址南北56米,東西113米,總面積5328平方米,呈橢圓形。1980年對遺址進行鑽探,從出土遺物分析,為龍山、商、周和漢文化四個時期的遺存。《史記》載:春秋周釐王二年(前680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於鄄”。周釐王三年(前679年)“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再會於鄄”。齊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齊侯、宋公、陳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於葵丘”。齊桓公九合諸侯,其中有四次盟於葵丘。
陶丘堌堆遺址
陶丘堌堆遺址位於舊城鎮西南陶丘堌堆村內,緊靠黃河大堤,西1000米有黃河自南向北流過。古遺址現為緩坡狀台形堌堆,高約2米,經鏟探得知,遺址範圍呈橢圓形,東西125米,南北55米,總面積約為6875平方米。地表下3.8米為淤積層,土色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灰褐土,厚0.9米,此層有夾砂繩紋紅陶、灰陶片和泥質弦紋灰陶片,經分析為商周文化遺存。下層為龍山文化時期形成的堆積。陶丘堌堆在清代高達20米,其上建有寺廟。《濮州志?續古蹟考》記載:“相傳堯妃葬處在州治東南30里武集裡陶丘堌堆。”
曹植讀書台原址
曹植讀書台原址位於舊城東北1公里許,是曹植於魏文帝黃初二年至三年之間為鄄城侯與鄄城王時所建的讀書台。台前有十數級台階,台上有讀書廳、藏書室和會文亭。曹植在此台上讀書、吟詩作賦,故名“讀書台”。又名“陳思王讀書台”“陳王台”。曹植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詩品》推崇他為“建安之傑”,以詩文辭藻華美而著稱於世。歷史上,讀書台一帶屬黃泛區,黃河多次決口,讀書台漸被淤沒。但由於曹植的影響較大,讀書台雖屢屢受損,卻也時常得到加固修復。從歷代官吏、文人詩作中可以看出,讀書台古蹟存在了相當長時期。現雖已夷為平地,但遺址尚依稀可辨,仍不斷有人前往覓蹤、憑弔。
人物
吳隱之
吳隱之(?~414),字處默,東晉濮陽鄄城人,官至度支尚書,為著名廉吏。晉隆安三年(399年)任龍驤將軍、廣州刺史。任上克己奉公,大興節儉清廉之風,使南疆吏治民俗大為改觀。皇帝特下詔表彰獎勵。後升為度支尚書,日理錢財巨萬,但清廉作風依舊。樂善好施,安於清貧。為官多年,其妻仍像貧婦一樣紡線織布。自廣州卸任歸家,見其妻帶回沉香一斤,認為是奢侈品,便投入水中。逝後追贈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
張
張 (944~1014),字復之,宋代濮州鄄城人,官至工部、禮部尚書。自幼剛強自信,不拘小節。為官後,清正廉潔,政績卓著,先後任湖北路轉運使,歸峽二州水遞夫,太常博士。太宗聞其有才幹,提為樞密直學士,同知銀台通進封駁司兼掌三班院。後任益州知州。他體察民情,關心百姓疾苦;秉公斷案,深受百姓敬仰。鹹平五年(1002年),任職益州。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江南旱災,真宗命其任升、宣等10州安撫使,進工部尚書轉禮部。曾言:“事君者廉不言貧,勤不言苦,忠不言己效,公不言己能,斯可以事君矣。”是他一生的寫照。著有《乖崖文集》10卷。
李迪
李迪(971~1047),字復古,宋濮州(今舊城鎮)人。景德二年(1005)中狀元,曾兩度為相。時丁謂擅權,進讒言打擊寇準,寇準遭貶。迪憤而抵制,針對丁謂結黨營私、擅權專政,怒對真宗曰:“臣願與丁謂同時罷相職並交御史台彈劾駁正。”真宗罷二人相位,貶迪出知鄆州。仁宗親政後,再復相位,後遭呂夷簡忌恨。趙元昊犯邊,迪以古稀之年,請求戍邊,仁宗盛讚其愛國壯志。卒後仁宗親撰其墓碑,曰:“遺直之碑”。且改所葬鄉為“遺直鄉”。
王仙芝
唐末農民起義領袖王仙芝是舊城鎮人。唐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聚眾數千,於河南長垣率先起義反唐,發布檄文痛斥官吏貪暴,賦斂繁苛,賞罰不明。次年攻占濮、曹、鄆諸州,饑民回響,起義隊伍很快發展到數萬人。同年冤句人黃巢起兵回響,合兵轉戰於山東、河南一帶。唐乾符三年(876)九月,攻陷汝州,乘勝圍攻鄭州,轉戰湖北,連克蘄、鄂、宋、安、隨、復、荊等諸州,分兵進攻江西。乾符五年(878)二月,被唐軍圍困於湖北黃梅戰死,餘部投黃巢,繼續進行反唐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