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興隆鎮名源於駐地地名。清末始有二三戶人家於此居住,有李姓人開設“宜隆泉”燒鍋,因買賣興旺,故取名“興隆”。中華民國以後,開始部分墾殖,隸屬富錦縣。東北淪陷後期,設興隆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劃歸集賢縣,設定興隆區,1950年改為第九區。1956年3月,設定興隆鄉。1958年秋,改稱興隆人民公社,旋即併入(過渡)友誼農場,改稱十分場。1960年4月,友誼農場建縣後,設定興隆鄉。1968年6月,為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師部駐地,並為十八團一營營部駐地。1976年2月,撤銷生產建設兵團後,為紅興隆管理局和友誼農場一分場駐地。1985年8月,批准友誼縣設定興隆鎮。全鎮共轄興隆、和平、利華、彭生、鄒集、和發、中興、猴石、北江、平安、青年莊、興勝、四馬架、愛林等14個村。2007年末全鎮總人口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5萬人;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5.9%。鎮政府駐地興隆村。
古人類遺址
境內新民屯西約200米處山頂上“西山古城堡”,有內外城,城堡外西坡上共133座半地穴居址,據考證認為是鐵器時代的挹婁人遺址。
教育
興隆鎮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12箇中國小義務教育教學班,學生來自該鄉鎮14個村屯,總數536人,教職工人數41人,教師學歷全部達標。校園占地面積75000平方米,校舍面積586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13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