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興隆場》是加拿大人類學家伊莎白(Isabel Brown)與中國合作者俞錫璣在四川重慶興隆場(今屬重慶市璧山縣大興鎮)的人類學調查專著。書稿以抗戰時期在興隆場挨家挨戶的調研、訪談為基礎,以日記的形式,全面、客觀地記錄了有關當地歷史沿革、政治、經濟、婚姻、婦女、法律訴訟、秘密會社(哥老會)、民間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鮮活事例,讀來讓人仿佛置身於歷史的現場。
作者介紹
伊莎白(Isabel Crook),1915年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加拿大傳教士家庭。人類學家,社會活動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榮譽教授,多倫多大學榮譽博士。1938年獲多倫多大學兒童心理學碩士學位,輔修人類學。1939年,經晏陽初介紹,參加四川興隆場的鄉村建設實驗,並進行人類學調查。1942年與英國記者大衛·柯魯克(David Crook)在英結婚。二戰結束前夕,曾入倫敦經濟學院(LSE)攻讀人類學博士,後因夫婦同赴華北採訪並調查解放區土地改革,中斷學習。1948年,應中共中央外事組邀請,參加外事學校(北京外國語學院前身)的創建工作。他們夫婦曾合著出版《十里店》二卷(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en Mile Inn; Ten MileInn: 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陽邑公社的頭幾年》(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
俞錫璣(1914-2006年),浙江德清人。著名兒童教育學家,中國幼兒教育學會創始人之一。1937年,上海滬江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畢業後於北京協和醫學院隨醫療社會服務部創始人蒲愛德(IdaPruitt)學習。1938-1941年,輾轉奔赴西南大後方,以中華全國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hristian Council of China)鄉村服務部幹部的身份,參加四川興隆場的鄉村建設實驗,並與伊莎白一同進行人類學調查。1941-1946年,在華西齊魯聯合醫院社會服務部和樹基兒童學園福幼園工作;1946-1948年,在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中心學前教育專業學習,獲心理學碩士學位。1948年6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進修“兒童福利”課程,1949年回國,先後任教於華西大學教育系、西南師範大學教育系。
作品目錄
前言
興隆場簡介
璧山縣概況
水澇和乾旱
氣候
四川省地理
縣各級組織
興隆場住戶統計
街東側房屋(從南往東北)
街西側房屋(從南往西北)
街北側房屋(從西往東北)
興隆場的商鋪
興隆場平面示意圖
1940年7月至12月
方棟臣家
“協進會”
體面葬禮顯孝心
兄弟關係
衛順生的葬禮
送壯丁
關德選家(三口人)
大煙
“講理”(一)
民團、土匪、衛理公會
修機場;剿匪
苦中作樂的教員
掃盲
婚禮
志願入伍者的待遇
1940年秋來衛理公會學校上課的當地婦女名單
抓壯丁
童養媳
看病
錯綜複雜的婚姻關係
裁縫
69號厲:方禮恆一家(七口人)
出租稻田
囤積大米
樹的糾紛
稻農收入估算
稻農收入分析
鎮上的房屋
鄉下的房屋
教師罷教
廣柑園
軍民關係
殺豬日
軍民關係(續)
1941年1月
孫陶氏的故事
合作社
義務宣傳
32號房:成懷卿一家(四口人)
假送養
婚姻
婚姻關係
14號屠:洪慶雲一家(兩口人)
納妾
領養
大煙
軍屬津貼
合作社(續)
殺豬稅
頑劣成性的養子
成親
假送養(續)
4號房(兩戶人家)
甲4號:鄒東山一家(兩口人)
方鐵匠
方廣川
搶龍眼
弟弟當家
墳址之爭
文、武廟和集市的關係
教會和鄉里的矛盾
饒海雲
茶館
25號房:鐵關氏一家(四口人)
乙26號:關奉雲(三口人)
30號房:費景川一家(六口人)
49號房:唐海舟一家(十一口人)
離家出走的女人
小豬被偷
“講理”(二)
王家(36號房)的孩子們
經濟獨立的老婆
基督教“傳道士”
乙3號:古傳志一家(七口人)
民團團丁
“團年聖會”(臘月初十)
被狗咬傷
彭三嫂
戶口編查
8號房:曾培雲一家(三口人)
9號房:無固定住戶
婚姻
改嫁
寡婦母親的生計
修墳引起的爭吵
兒子的來信
項田氏
饑民鬧事的下場:槍打出頭鳥
26號房(二戶人家)
甲26號:曾唐氏(一口人)
45號房:傅光英一家(五口人)
46號房:梁洪氏一家(兩口人)
兩個寡婦的生計
47號房:費克明一家(六口人)
第6保保長
53號房:關義山一家(五口人)
54號房:方貴臣家(五口人)
55號房
向雲璧
遭人取笑的媳婦
家族祠堂
陳松齡的發家史
教會成員
“講理”(三)
“跳端公”
“求聖”
殺“年豬”
服飾
……
1941年2月
1941年3月
1941年4月
1941年5月
1941年6月
1941年7月
1941年8月
1941年9月
1941年10月
1941年11月
1941年12月
1942年1月
代後記:鄉建運動與抗戰大後方的人類學調查——懷念俞希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