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鎮簡介?
千年司城?羅浮地處山區,是貫穿“江廣”和興寧、平南、龍川、尋鄔四縣邊區的一個重要圩鎮,歷史上也是軍家必爭之地,是聞名的革命老區。
唐宋時期,羅浮稱鯉腹灣,元朝時改為大腹灣,明朝洪武四年(1372年)建立十三都司,十三都司巡簡(又名巡檢)是掌管興寧境內的重要關隘,主要維護地方治安,文武官員齊備,故羅浮也稱司城。到了清代,盜賊平息,官員武兵減少,名稱仍為十三都司。
1949年6月成立羅浮區人民政府。1950年4月,羅崗、羅浮、黃陂三區合併為羅黃區。後因黃陂區另設區而改為浮崗區。1951年10月,羅崗、羅浮分別設區。1957年稱羅浮鄉。1958年11月成立羅浮人民公社。1978
羅浮鎮是興寧最北部的山城,地處粵贛兩省三縣交匯處,毗鄰六個鄉鎮。江西尋烏縣、廣東龍川縣毗鄰羅浮鎮的地區有11萬人要赴羅浮圩,尋烏人、龍川人趕赴羅浮圩交易較為大宗的主要是山貨、竹木和油茶。由於匯集了大量從周邊地區運來的竹木資源,羅浮形成了2個大型木材市場,建成了20多家家具廠。每年竹木交易額都在1200萬元以上。另一項主要的交易產品就是油茶,每年交易額在100萬元以上,其中50%是羅浮周邊地區運到羅浮圩交易的。尋烏人、龍川人主要在羅浮購買家電、機車和日常生活用品。
2010年羅浮鎮人口54700人,GDP6.77億元,比增11.7%;鎮財政收入815萬元,比增14.5%;農村人均純收入4750元,比增3.8%。
羅浮木材市場占地面積達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2000平方米。內有商鋪65家,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利稅20多萬元。
交通概況?90年代時,由於市場建設力度不夠大,羅浮的邊貿交易環境跟不上時代發展,只能作為一條邊貿“通道”,吸引力不強。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羅浮充分發揮地緣特點,加大市場規劃、建設力度,逐漸成為了一個邊貿“中樞”。
為了鞏固和發展邊貿優勢,羅浮鎮非常重視圩鎮規劃工作。2002年該鎮被列為廣東省中心鎮、梅州市中心鎮後,投入50多萬元聘請專家對圩鎮進行測繪、規劃,制定了羅浮鎮總體規劃綱要。幾年來,該鎮先後開通到江西、龍川的出口道路。其中到尋烏縣龍庭和龍川縣麻布崗鎮的道路已鋪上了水泥路。今年又將致力於打通到龍川縣新田鎮的出口。該鎮大力抓好圩鎮的配套建設,使交通更加順暢,邊貿往來更加便利,吸引了大批商人到羅浮進行商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