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Mutual forgiveness of each vice, such are the gates of Paradise. (WilliamBlake,1757年~1827年)
二、當代領域
1、核心理念“自製寬容”是成就卓越、獲取成功的關鍵因素。
2、內涵解讀一個人在成就事業的過程中,自制力是決定成功的關鍵因素。學會克制自己,管理自己,才能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寬容和忍讓能夠換來最甜蜜的結果。經歷過一次忍讓,就會多一份寬容的心胸。多一份寬容,就會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
3U品牌重視服務對象是否具備全面的“優良品質”,“自製寬容”作為3u品牌文化“九大優良品質”中成就卓越、獲取成功的關鍵因素,是3U衡量卓越人士的重要標準之一。
3U中國貴賓服務平台(3UVIP網站)是3U中國區唯一授權服務平台,致力用智慧與勤奮締造優質生活尚品,勉勵並服務於卓越人士!
三、文化展望
3U品牌藉助十二五規劃的契機進入中國區域,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品牌營運建設,圍繞“凝聚、奮進、共榮”的指導思想,倡導熱愛民族、遵紀守法、敬業誠信,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行為規範,引導人們知榮辱、講正氣、盡義務;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良好風氣,促進個人優秀、家庭和睦、團隊凝聚,為實現民族強盛而努力。
四、引經據典
1、東方典故鄧小平的自製寬容
一九八六年十月中旬,英國女王伊莉薩白二世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鄧小平在釣魚台國賓館養源齋會見和宴請這位英國君主時,一根煙也沒有抽。事後,伊莉薩白二世在致這位中國領導人的信中,特意提及此事。她寫道:“但願未吸一支煙沒有使你太難受!實際上我們都不會介意的,但我們仍感謝你的一番美意。”可見,鄧小平喜歡抽菸,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連英國女王都知道。她對鄧小平在長達四五個小時的控煙自製,感到很大的意外和由衷的敬佩,因而才在信中發出此言。鄧小平這次表現出來的非凡自控力,我想主要是源自他對一位女性君主的禮貌和尊重。
另外,鄧小平本著一種積極的寬容態度,才得以發展出“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這兩大利國利民的政治碩果,為我們的國家營造出前所未有的發展與安定的態勢,為社會主義的日趨富強奠定了基礎。2、西方典故
林肯的自製寬容
今天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牆壁上篆刻著這樣一段話:“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紮我們國家的傷口。”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林肯的一生伴隨著諸多的坎坷和磨難,面對任何的不滿和譴責,林肯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嘗試用幽默和犀利的回答應付,慢慢的養成了一個嚴以律己、寬容他人的性格。
五、其他相關
培養自製的七步驟要想與眾不同,是否有某種特別的步驟?不錯,是有一個特別的方法。拿破崙·希爾把它叫做:“自製的七個C”:
1、控制自己的時間(Clock)
時間雖不斷流逝,但也可以任人支配。你可以選擇時間來工作、遊戲、休息、煩惱......。雖然客觀的環境不一定能任人掌握,但人卻可以自已制定長期的計畫。當我們能控制時間時,就能改變自己的一切。讓自己每天的生活過得充實無隙,今日事今日畢。生命就是時間,把握時間,就是掌握生命。
2、控制思想(Concept)
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與想像性的創造。必須記住:幻想在經過刺激之後,將會實現。
3、控制接觸的對象(Contacts)
我們無法選擇共同工作或一起相處的全部對象;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共度最多時間的同伴,也可以認識新朋友,找出成功的楷模,向他們學習。
4、控制溝通的方式(Communication)
我們可以控制說話的內容和方式。記住:我們談話的時候,是學不到任何東西的,因此,溝通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聆聽、觀察以及吸收。當我們(你和我)溝通時,我們要用信息來使聆聽者獲得一些價值,並彼此了解。
5、控制承諾(Commitments)
我們選擇最有效果的思想、交往對象與溝通方式。我們有責任使它們成為一種契約式的承諾,定下次序與期限。我們按部就班,平穩地實現自己的承諾。
6、控制目標(Causes)
有了自己的思想、交往對象以及承諾之後,就可以定下生活中的長期目標,而這個目標也就成為我們的理想。你和我都有極高的理想,以及生活的一項計畫,這就給了我們信心與勇氣。
7、控制憂慮(Concern)
一般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創造一個喜悅的人生。多數人對於會威脅自己價值觀的事,都會有情感上的反 應。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中,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必須面對各種困難,而從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自我的滿足感,是在不斷的努力中獲得。人生的真正報酬,決定於貢獻的質與量。不論長期或短期,我們因自己所播的種子,而得到收穫。如同我們的職業,必須先提出勞務,才能談論薪金和各種福利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