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自由搏擊也稱綜合格鬥(無限制格鬥),在武術界中正變得越來越流行。擊打、拳擊、踢蹬、摔擲、槓桿和地面技術來自各種不同武術類型的多種技術在自由搏擊中都是允許使用的,只有少數例外。對於希望在搏擊中獲得成功的任何人來說,會有必要深入理解站立式格鬥技術(例如,泰拳和散打)與地面格鬥技術(例如,巴西柔術或巴西式摔角)。
克里斯蒂安·布勞恩(Christian Braun)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武術專家,他會在《自由搏擊**指南(全彩圖解版)》中介紹在自由搏擊中穩固並逐步提升自己的現實途徑。除了說明在各種距離範圍內的格鬥技術,他還在《自由搏擊**指南(全彩圖解版)》一書中介紹了從站立到地面的過渡,以及各種地面技術,並揭示了如何擺脫各種控制姿勢的方法。《自由搏擊**指南(全彩圖解版)》通過1300餘幅照片全面介紹了所有技術,每個技術動作都有步驟圖解及詳細說明,適合所有流派及各種水平的拳手。
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安·布勞恩
美國特種部隊海獅突擊隊培訓導師。柔術五段,柔道七段。師從傑夫·埃斯皮努和約翰·斯庫爾貝格,獲得菲律賓武術國際聯合會(IKAEF)的六級和Madunong Guro稱號。師從保羅·凡耐克學習漸進式格鬥系統(截拳道)並擔任教練。師從安德列亞斯·施密特學習巴西柔術並成為一級教練。師從拉爾夫·貝克曼學習振藩國術並獲得二級水平。
圖書目錄
序言 11
致謝 14
安德烈亞斯·斯多克芒關於克里斯蒂安·布勞恩、本書和體育自由搏擊的序言 15
第1章 什麼是自由搏擊 17
第2章 特殊體操 23
2.1 站立姿勢 23
2.1.1 熱身 23
2.1.1.1 跳繩 23
2.1.1.2 屈膝踢 23
2.1.2 伸展 23
2.1.2.1 頭部 23
2.1.2.2 肩部 24
2.1.2.3 手臂 24
2.1.2.4 臀部 24
2.1.2.5 髖部 24
2.2 在地上 25
2.2.1 具體的熱身運動 25
2.2.1.1 蜘蛛 25
2.2.1.2 螃蟹/毛蟲 26
2.2.1.3 橋 27
2.2.1.4 從橋切換到蜘蛛 28
2.2.1.5 防守姿勢的預備練習 28
2.2.1.6 蠟燭 29
2.2.1.7 伏地挺身 29
2.2.1.8 仰臥起坐 30
2.2.1.9 與夥伴一起練習 31
第3章 落地技術 33
3.1 前滾翻 34
3.2 後滾翻 35
3.3 側身落地 36
3.4 向前落地 37
3.5 向後落地 37
第4章 腿部練習/步法/移動練習 39
4.1 格鬥站姿 39
4.2 滑步移動 40
4.3 交叉步 41
4.4 變換站姿 44
4.5 穿梭移動 45
4.6 閃避 45
4.7 搖閃 46
4.8 扭身躲避 47
第5章 敏感的身體部位 49
5.1 對以下身體部位的擊打和踢蹬技術 49
5.1.1 頭部 49
5.1.2 上半身/軀幹 50
5.1.3 大腿 50
5.1.4 小腿 50
5.1.5 腳 50
5.2 對以下身體部位的槓桿技術和絞技 51
5.2.1 頭部 51
5.2.2 肩 52
5.2.3 臂 52
5.2.4 髖 53
5.2.5 膝 53
5.2.6 腳 53
第6章 訓練技巧 55
第7章 格鬥提示 59
第8章 與格鬥運動有關的放鬆方法 63
第9章 拳手的類型 69
9.1 使用長距離的拳手 70
9.1.1 優勢 70
9.1.2 劣勢 70
9.1.3 主動型或被動型拳手 70
9.1.4 典型的成功長距離型拳手 70
9.2 近距離接觸型拳手 71
9.2.1 優勢 71
9.2.2 劣勢 71
9.2.3 主動和被動型拳手 71
9.2.4 典型的成功近距離接觸型拳手 71
9.3 與不同類型的拳手進行格鬥的動作模式 72
9.3.1 被動型長距離拳手對主動型長距離拳手 72
9.3.2 被動型長距離拳手對主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 72
9.3.3 被動型長距離拳手對被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 72
9.3.4 被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對主動型長距離拳手 73
9.3.5 被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對主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 73
9.3.6 主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對被動型長距離拳手 73
9.3.7 主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對主動型長距離拳手 73
9.3.8 主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對主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 74
9.3.9 主動型長距離拳手對被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 74
9.3.10 主動型長距離拳手對主動型近距離接觸拳手 74
9.3.11 主動型長距離拳手對被動型長距離拳手 74
第10章 格鬥距離/範圍 77
10.1 踢蹬距離 77
10.2 拳擊距離/範圍 77
10.3 包圍/扭抱/摔擲和地面距離 77
第11章 對練——如何正確地開始對練 79
第12章 踢蹬距離的技術 85
12.1 用腳向前踢 85
12.1.1 使用前腳 85
12.1.2 使用後腳 86
12.1.3 針對前腳踢的反制技術 87
12.2 向後踢 88
12.2.1 直接踢 88
12.2.2 跨步轉身踢 89
12.2.3 針對向後踢的反制技術 90
12.3 側踢 92
12.3.1 不使用交叉步的側踢 92
12.3.2 使用交叉步的側踢 93
12.3.3 針對側踢的反制技術 94
12.4 向下踢/蹬踏 96
12.4.1 針對向下踢的反制技術 96
12.5 擋踢 98
12.5.1 使用前腿的擋踢 98
12.5.2 使用後腿的擋踢 99
12.5.3 針對擋踢的反制技術 100
12.6 半圓形踢/迴旋踢 103
12.6.1 半圓形踢/向前迴旋踢 104
12.6.1.1 使用前腿 104
12.6.1.2 使用後腿 105
12.6.1.3 針對向前半圓形踢的反制技術 106
12.6.1.4 腿被抓住的後續動作 109
12.6.2 半圓形踢/向後迴旋踢 112
12.6.2.1 使用前腿 112
12.6.2.2 使用後腿 112
12.6.2.3 針對向後半圓形踢/迴旋踢的反制技術 113
12.7 斧踢 114
12.7.1 使用後腿 114
12.7.2 針對斧踢的反制技術 115
12.8 用脛骨踢(低踢) 117
12.8.1 使用前腳 117
12.8.2 使用後腳 118
12.8.3 變換站姿後使用後腳 118
12.8.4 針對脛踢(低踢)的反制技術 119
12.9 膝擊 120
12.9.1 使用前腳 120
12.9.2 使用後腳 120
12.9.3 變換站姿後使用前腳 121
12.9.4 針對膝擊的反制技術 122
12.10 膝撞 124
12.10.1 使用前腳 124
12.10.2 使用後腳 129
12.10.3 變換站姿後使用前腳 130
12.10.4 針對膝撞的反制技術 131
第13章 拳擊距離技術 135
13.1 如何正確握拳 135
13.2 拳頭的哪個部分傳輸最大能量 136
13.3 如何選擇使用拳頭、張開的手還是前臂進行擊打 137
13.4 收回擊打臂的動作 139
13.5 刺沖拳 140
13.5.1 刺拳和沖拳(刺拳和直拳) 140
13.5.2 針對刺拳和沖拳的反制技術 144
13.6 沖拳 150
13.6.1 勾拳 150
13.6.2 曲臂直擊 154
13.6.3 上鎖臂沖拳 154
13.6.4 後手沖拳 155
13.6.5 針對沖拳的反制技術 156
13.7 用前臂擊打 160
13.8 肘擊 161
13.8.1 向前 161
13.8.2 向下 162
13.8.3 向後和向側面 166
13.8.4 針對肘擊的反制技術 167
13.9 肘部重擊 168
13.9.1 向上 168
13.9.2 向前 168
13.9.3 向後 169
13.9.4 針對肘部重擊的反制技術 170
13.10 用大拇指側掌緣擊打 173
13.10.1 針對用大拇指側掌緣擊打的反制技術 174
13.11 用大拇指側掌緣重擊 176
13.11.1 針對用大拇指側掌緣重擊的反制技術 177
第14章 在踢蹬和拳擊距離內對吊袋使用擊打和踢蹬技術 179
14.1 擊打技術 179
第15章 在踢蹬和拳擊距離內對拳套使用擊打和踢蹬技術 201
第16章 從踢蹬距離縮短到擒拿距離,並從站立過渡到地面(抱摔) 245
16.1 起始姿勢:A和D站立時以不同的腳在前面 246
16.2 起始姿勢:A和D站立時以相同的腳在前面 265
第17章 防止從踢蹬距離轉換到擒拿距離的反制技術 291
第18章 扭抱 303
第19章 地面技術 313
19.1 使用開放式防護姿勢縮短站立位置的距離 314
19.2 在防護姿勢中阻止擊打技術 325
19.3 從防護姿勢進入結束技術 327
19.4 站起來並從防護姿勢中解放出來 333
19.5 從側騎乘式結束格鬥 340
第20章 影子拳擊 343
附錄 345
文獻 345
連結 346
圖片致謝 346
關於作者 347
創作團隊 349
關於安德烈亞斯·斯多克芒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