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淨其心重讀釋迦牟尼

1989,中國建設出版社、台灣佛光出版社道教氣功百問 1989,中國建設出版社、台灣佛光出版社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 1994,中國世界語出版社佛教格言

內容介紹

本書以南北傳佛教界和學術界共認的《阿含經》等為基礎,以大乘經為補充,按照叢書設計者的立意,從現代人的觀察角度,以有益於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為立場,對釋迦牟尼的思想作一概略的介紹評述。
中國歷代佛教大師,對眾多印度佛經中所表述的釋迦牟尼思想作了精細的研究判別、歸納貫通的工作,將佛所說的全部法從內容上分為“五乘”(“乘”是運載人去往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一、人乘法,講如何度過合理人生、獲得現世安樂幸福並在來世再生為人的道理方法;二、天乘法,講如何提升生命,生於天堂長享快樂之法;三、聲聞乘法.講個人超出生死.獲得永恆幸福(涅盤)的“四諦”法;四、緣覺乘法,講個人更徹底地超出生死、達到涅盤的“十二因緣”法;五、菩薩乘(大乘、佛乘)法,講普度眾生共出生死、達到最徹底的永恆幸福和圓滿智慧、無限自由之法。
五乘法形成一階梯結構,下乘法為上乘法的基礎。五乘道的具體內容.總攝於三歸、五戒、十善、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攝或三學六度。其哲學指導,總攝於三法印、一實相印或“真實”二字,以“緣起”為基點。
對佛經中所載錄的釋迦牟尼思想,大略可以這樣來概括其綱宗:直截根源,以徹底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生死為中心,以“緣起”的智慧如實觀察宇宙人生的本面,特別是如實觀察自心.依如實的智慧自淨其心.從而解脫世間諸苦,獲得現前、後世乃至永恆的安樂幸福。若更簡括而盲,則《阿含經》中多處出現的“自淨其心”四字,大概可看作釋迦牟尼學說的主題詞。

作者介紹

1945年生於甘肅武山
1968年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之後考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攻讀道教專業。畢業後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工作。
1987年之後,在四川大學宗教學所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指導中國佛教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十多名,已畢業5名。)
兼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河北禪學研究所副所長
閩南佛學院、西藏大學兼職教授
成都市政協委員。
教授著述合計近4000萬字,個人著作發行10萬冊以上,獲得海峽兩岸學術界、佛教界的好評。
教授兼通佛、道二教,長於宗元明清道教史、道教練養學、佛教思想、佛教禪定學、佛教與現代社會的關係等方面的研究。
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法音》、《內明》等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重要者如《道教之道》、《全真道的三教合一說》、《金丹派南宗淺探》、《元代江南道教》、《中國佛學的繼承與重建》、《中國佛教傳統之反省》、《真實論》、《金剛經宗要釋論》、《中國禪宗之振興》、《佛學與科學融通之省思》等。
主要著作有:
佛教氣功百問 1989,中國建設出版社、台灣佛光出版社
道教氣功百問 1989,中國建設出版社、台灣佛光出版社
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 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
生與死--佛教輪迴說 1994,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台灣圓明出版社
新編佛教辭典 1994,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佛教格言 1994 巴蜀書社
道教之道 1995 今日中國出版社
重讀釋迦牟尼 1998,四川人民出版社
佛陀的智慧 2006 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