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位於白水洋,是由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生物學家朱洗創辦的,現成為臨海市中小學生生產實踐基地。
在臨海,朱洗的名字是與琳山農校聯繫在一起的。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期間,朱洗與同事張作人合作,根據法文教科書編譯成《動物學》上中下三冊,曾長期作為國內動物學教材。在廣州時,他撰著科普讀物《科學的生老病死觀》,1936年出版。兩本書的稿酬一共兩千餘元,他悉數寄回家鄉興學。朱洗以“破迷信,革陋俗,改造社會,振興中華”為己任,在店前祠堂里辦起國小和民眾夜校,被公推為校長。這位大博士開始教育小學生,一時被傳為美談。5年後建成集國小、國中、農校三位一體的“琳山初級農業職業學校”,他為琳山學校設計校徽,上有“心”、“手”、“工”三字,他倡導“且工且讀,心手並勞”的學風,至今仍然值得辦職業教育的同行們學習。看到這裡,我轉身問陪同的老師:“現在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是否就以這八個字為校訓呀?”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我感到一絲的欣慰。
當時琳山學校的教師學歷不高,但他們以朱洗為榜樣,以互教、互學的互助精神自立、自強。在朱洗號召下,陸翰文、陸蠡、畢修勺、許天虹、葉之華等名流曾到琳山任教或講學。朱洗還向社會人士及出版界募得大量圖書,使琳山學校成為抗日戰爭時期浙東的一所知名的學府,曾“鼎名台州,揚名浙江”。
朱洗有一句名言:“科學需要人的全部生命。”他的一生為國為民做出的傑出貢獻,不但在家鄉興學辦醫院上,在科學研究方面做出的貢獻更大。我繼續看著展館裡的展出內容,這是了解這位鄉賢的一次好機會,並且我沒有想到,這個展館有這么豐富的內容。
1935年,朱洗任北平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法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他曾任台灣大學動物系教授、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中科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所長,1956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朱洗是我國細胞學、實驗胚胎學開拓者之一,在“家魚人工繁殖”、“印度蓖麻蠶引種馴化”等科研上有作出了重大貢獻,並培養出世界上第一批“沒有外祖父的瘌蛤蟆”。
朱洗走得太早了,但是,他做出的成績,已經足以讓家鄉的人民為他感到驕傲,今有朱洗的銅像立在東湖畔,這就是家鄉人民對他的一種紀念。
校園內還有一棟民國時建造的二層樓房子,坐北朝南,走廊邊上有木欄桿,現在保存完好,樓前有兩株枝葉繁茂的桂花樹,這是朱洗曾經居住的地方。
921班徐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