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嶽麓山雄峙縣城之東,人文景觀和自然美景交相輝映,是隴中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是古城臨洮最亮麗的一處名勝古蹟,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嶽麓山因宋代在山上修建東嶽廟而得名,山上亭台樓閣遍布,花草林木繁茂。2003年,經國家旅遊局審查,嶽麓山被確定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嶽麓山崗下,相傳有玉泉。流來波影動,湧出月光圓。水面蟾暉滿,溪頭桂魄鮮。聽是常倚樹,石蹬瀉涓涓”。讀清代臨洮詩人魏椿《洮陽八景·玉泉涌月》一詩,更是讓人對嶽麓秀色浮想聯翩、神往不已。
嶽麓山山門巍然矗立在古柳濃蔭之中,翹角飛檐、畫棟碧瓦、宏偉壯觀。進入公園,迎面山腳下,玲瓏的假山、古樹修竹、小橋飛瀑,引人入勝。水池裡碧波蕩漾,一組神鹿雕塑展蹄騰飛,栩栩如生。拾級而上、“一溪清流榭前過,滿貫假山勝蓬萊”,洮惠渠清波微漾,山光雲彩倒映水中,數10間長廊順洮惠渠岸而建,坐在廊下,即可飽覽倒映水中的青山綠樹,也可品味鐫刻在長廊周圍的匾額楹聯,於小憩之間享受自然美景、感受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
過惠橋,向山上攀登,十步一樓、五步一閣,風雅亭、優龍閣、暢懷亭、懸亭、一覽廳等頗具特色的建築飛檐流丹、畫廊回閣掩映在綠樹花草之中,晨鐘暮鼓、鳥語花香。再往上行,山迴路轉,曲徑通幽,超然書院便坐落在半山之中。
超然書院建在超然台上,是貶官臨洮的一代名臣楊繼盛為興辦臨洮教育而建,現經維修,面貌煥然一新。他在書院講學時所寫對聯“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激勵著一代代莘莘學子,至今膾炙人口。還有刻於清代德宗光緒年間的楊繼盛手書的“賞心況有樽前客,忍負春風寂寞還”對聯碑石至今保存完好。清代臨洮籍詩人吳鎮在《重修超然書院碑》中說:“東去狄道城,二里許為嶽麓山,山之麓有台,三面壁立,而其上如砥,登之則臨川百里了如指掌,洮水縈洄在足下,故謂之超然台。”為紀念楊繼盛、鄒應龍、張萬紀等同嚴嵩進行無畏鬥爭的仁人志士,臨洮人民在書院內建了“楊公愍公祠”、“雙忠祠”,至今還傳誦著“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的千古名句。而今這裡綠樹蓬蓬,芳草綿綿,花香四溢,奼紫嫣紅的花草百卉簇擁著高聳的文峰塔,把超然書院裝點得格外寧靜、美麗。
離超然書院不遠,有一座巍峨挺撥的磚石建築,掩映在梧桐樹下之濃蔭中,其上鐫刻“鳳台”二字,相傳是老子飛升之處,緣“有鳳來儀”而得名。至今當地民眾中還流傳著老子提筆點太極的優美傳說。如今在鳳台之上,巍然屹立著一座高達數十米的老子飛升閣,整座建築氣勢磅礴,裡面供奉著一尊3米高的老子漢白玉石雕像,供人們瞻仰、憑弔。
在盤山石碑的高處,甘南農民起義紀念碑高聳雲天。1943年,不屈強權、敢於向暴政挑戰的臨洮優秀兒女及相鄰各縣的漢、回、藏各族人民在王仲甲、肋巴佛、毛克讓等人的率領下,聚10萬之眾,發動了震驚全國的甘南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在甘肅的統治,有力地支援了正處在抗日戰爭困難時期的陝甘寧革命根據地,促進了甘肅人民的覺醒和各族人民的團結,推動了革命的深入發展。雖然起義慘遭國民黨鎮壓,但臨洮兒女嚮往和平、追求自由的精神將永載史冊、萬古流芳。與之相鄰的是鮮花簇擁的“烈士陵園”,是開展愛國教育的基地。
南面山坡上與之相呼應的是為紀念1949年臨洮兒女踴躍參軍、進疆戎邊的“戎疆亭”。1949年臨洮解放後,1500多名臨洮有志兒女追隨王震將軍進疆戰鬥,為解放新疆建設新疆立下了不朽功勳。
嶽麓之巔,是巍然高矗的姜維墩,如今加固維修一新。它是三國時姜維修築的作戰指揮台,後人稱之姜維墩。據史料記載,諸葛武侯六出祁山、大將軍姜維九伐中原多次與魏軍激戰於洮水之濱。姜維立於墩上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立於姜維墩上,遙想當年戰馬嘶鳴,英雄悲壯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
在嶽麓山巔舉目遠眺,但見“南屏黛色碧如玉,一脈洮水流入川”,新興的臨洮城高樓林立,田野碧翠,春潮滾滾,不禁使人感慨今昔變化之大,更添無限豪情。
亭台簡介
毓秀亭
老子出關在嶽麓山講道,一日,在此處仰觀巍巍嶽麓山,俯視滾滾洮河水,對隨行的弟子情不自禁地讚嘆說:“此地山靈水秀,真勝景也!”後人建毓秀亭紀念老子,毓秀二字,含鍾靈毓秀之意。
伏龍閣
《史記》載:孔子向老子問禮之後,對弟子們稱讚老子說:“吾今日見老子 ,其猶龍耶!”意思是說:我今天見到了老子,覺得老子好象龍一樣。老子隱居臨洮時,常和弟子們在此處對奕談說,修身養性。老子飛升之後,後人建伏龍閣紀念。“伏龍”二字,典出《史記》,含有隱藏之龍的意思。
暢懷亭
老子隱居臨洮時,常帶領隨行的弟子以及前來問道的朋友,來到此處,一邊觀賞風景,一邊暢懷交流悟道修德的經驗和體會。後來,便建暢懷亭以紀念。
懸 亭
老子當時登上此處時,曾對隨行的弟子們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後來,此處便成為老子和弟子談道的地點之一。老子飛升後,人們便建懸亭以紀念。“懸亭”二字,即言此亭懸空建起,又含《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之意。
鳳 台
鳳台又稱超然台,相傳是老子講道並且飛升處。“超然”之名,語出《道德經》第二十六章:“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據《狄道州志》卷十一載:台下有岩溪流出,又有白玉泉從東而來,洄環左右,與溪水交匯,泠泠作響,且有花草樹木掩映,小鳥迴翔。夏秋之交,台上觀之,恍如御風而游太虛。這種記載與老子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非常吻合。
鳳台,光緒九年重建,至今仍然掩映在梧桐樹的濃蔭之中,其上鐫刻“鳳台”二字,含“有鳳來儀”之意。
2002年,由瀋陽奧特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隴西李氏後裔李錚捐贈一尊3米高的老子花崗岩雕像,由隴西李氏祖籍臨洮聯誼研究會立了李耳飛升處的碑刻。2005年,縣委、縣政府重新修復了“鳳台”,建築了老子飛升閣,並製作了原省政協副主席韓正卿題寫的《道德經》全文碑刻和張克復撰文、何裕書寫的重修鳳台記碑刻。
老子點太極
在超然台老子飛升之地,時至今日,當地民眾中仍然流傳著老子提筆點太極的神奇傳說。老子在臨洮傳道時,每日登東山,在超然大院講經。早上登山時,見河西約五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與眾不同的山,早晨一片光明,傍晚卻一片陰暗,不像別的山那樣有明有暗。後來,老子的講經活動結束了,便站在東山半腰的台地上,對學徒們說:“我要使城北河西岸的那座山變得早晚都像太極圖一樣”,言畢,揮起筆來,朝那座山點畫了幾下,並把筆朝天插在了地上,接著就“飛升”了。第二天早上,人們一看,那座山換了一個景象,早上明的部分晚上變暗了,早上暗的部分晚上變明了,就是早上的那幅太極圖轉了個身一樣,成了明暗相反的一幅太極圖。以後人們便把這座山叫成了太極山。
筆 峰 塔
筆峰塔,相傳是老子揮筆點太極後插筆的地方,最早建於何時,現無考證。宋朝元豐年間,蔣之奇任狄道太守時,曾清理過原建木塔的殘跡。明朝所建磚結構塔三十年代仍存。抗日戰爭時期,遷臨的蘭州鄉師因辦學,怕塔倒塌,便拆除了筆峰塔。1989年在嶽麓山重建過程中,重建了筆峰塔。塔高19米,占地50平方米,六角七層混凝土結構,筒瓦覆頂,牆壁裝飾水泥浮雕,裝角獸42個。民國35年,東岩寺竣工碑上仍刻有“筆峰”二字。1989年,熱心人士捐資重建,易塔名為文峰塔,現復名為筆峰塔,是超然書院內最高的標誌性建築物。
講 經 台
講經台,也叫講道台,是老子出關後在狄道(今臨洮)傳道講學的地方。他所傳的《道德經》是一本哲學著作,不是宗教經典。全文分“道可、道非、常道”等81章。“道”即宇宙本體,“德”指人們從萬物中領悟宇宙本體而獲得的真理。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意思是道孕生陰陽雙方混沌之體(道生一),混沌之體變化產生陰陽雙方(一生二),陰陽雙方配合產生新個體(二生三),新個體結合產生萬物(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類依法大地,大地依法天空,天空依法宇宙,宇宙依法自身。
超 然 書 院
超然書院,原為老子講道的場所“超然台”,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楊繼盛被貶狄道典史,為繼承老子講學精神,弘揚道德,教化人們,惠及後世,又在此地修建書院,仍沿用“超然”之名,修葺見堂3間、講堂5間,道統祠5間,並置學田2000畝,供學生膏火之費。楊繼盛公餘親自講學課子,廣收生員悉心教誨,使臨洮學風大盛,興學助教蔚然成風。他在講學時所書對聯;“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就刻在筆峰塔塔壁上,至今膾炙人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臨洮兒女。辦學期間,為了書院正常運轉,添補經費不足,他毅然賣掉所乘之馬和妻子的首飾合併俸銀交由書院使用。正是他的獨立支撐,超然書院名聲鵲起,不僅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學者來此講學,也使漢、回藏族生員在這裡接受了系統的儒學教育,產生了一大批優秀人才。2005年,臨洮縣委、縣政府重新修復了超然書院,使其煥然一新。
太清宮
太清宮又名老君廟,是道教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道場,位於嶽麓山中的懸崖之上,下臨地母宮,每年二月十五是太清宮的傳統廟會。
文昌閣
文昌閣是文昌帝君的道場,澤佑鄉邑學子,名單甲榜之神,院內還有靈官殿,護持道場,清淨壇場,每年二月初三是文昌閣傳統廟會。
財神廟
財神廟位於嶽麓山中心區域,是文財神范蠡的道場。廟內有三官殿,供奉這道教的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上古時期的堯舜禹三位聖賢,主管人間,賜福,赦罪,解厄之責。火神殿是臨洮地區唯一供奉火神的殿堂,原址在臨洮縣城,後遷移至嶽麓山財神廟內,廟內還有煉丹井等古蹟。
地母宮
地母宮位於嶽麓山南岩,是供奉道教四御之一大地之母,后土皇地祗的道場,現為臨洮嶽麓山全真坤道院,院內有三聖殿,趙靈官殿等建築。
七真殿
七真殿是供奉道教全真七子的道場,七祖是全真教祖王重陽真人的七大弟子,分別是馬鈺,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丘處機,郝大通,孫不二等列位真人。
李 氏 文 化
東周時期的“柱下史”李耳(即老子)出關西來傳播《道德經》“飛升”於臨洮東山鳳台。李耳九代孫李崇因作隴西郡(古隴西即今日臨洮)首任郡守,為隴西李氏始祖。椐《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上)載,李氏以狄道為其祖籍與秦國的歷史有關:“李氏出自贏姓”,李耳五世孫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生興族,秦大將軍,字育神。生曇,秦御史大夫。曇生四子:崇、辨、昭、璣。崇為隴西房,璣為趙郡房。崇為隴西郡守,封南鄭公。生二子:長曰平燕,次曰瑤,瑤為南郡守、狄道侯……
李瑤子李信為秦大將軍、狄道侯。李信子李超為漢大將軍、漁陽太守。李超子李仲翔,飛將軍李廣的曾孫,漢初為征西大將軍 ,討叛羌於素昌,眾寡不敵,戰歿。素昌,即狄道也。仲翔子伯考奔喪,因葬於狄道之東川,遂家焉,世為西州右姓。今臨洮縣龍門鎮東二十鋪村保存的西漢太尉李仲翔家族墓群,就是有史可考的隴西李氏最早祖墳。1954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西面的槐樹村,就是隴西李氏的祖居地——古稱“槐里”。李伯考長子李尚為成紀令時,生飛將軍李廣,始有“成紀李氏”。“成紀李氏”是隴西李氏之一支,統稱“隴西李”。
現存的碑文和出土的墓志銘中,北魏至唐的隴西李氏人物,籍貫為狄道的有100多人,如李 後裔北魏左將軍瀛洲刺史李彰,懷化令李超、李緩華、李艷花、李蕤、李伯欽、東魏左將軍李挺,隋朝德廣郡開國公李和,新興郡守李世舉,唐朝高祖李淵從弟淮安靖王李壽、李淵第十三子李元懿,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貞,公主李字、李麗質、李淑、李敬、高宗李治次子雍王李賢及雲麾將軍李思訓等等。
文革前,曾存有《西涼武昭王李公諱 之故里碑》,文革期間,城北瑞新村農民平田整地中挖開一座磚砌古墓,墓室繪有彩色壁畫,據考為李 衣冠冢。
據統計,全縣以李姓命名的村莊70多個,1.5萬餘戶.8萬多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