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市天陽幼稚園

臨安市天陽幼稚園,是一所位於中國浙江省境內的學前教育單位,該幼稚園成立於2006年,園內設有舞蹈室、音樂室等基礎設施。

基本信息

簡介

臨安市天陽幼稚園創辦於2006年9月,是臨安市天陽置業有限公司出資2200萬打造的“高質量、高標準、高品位、高起點”的現代化民營幼稚園,從2011年3月起,幼稚園由杭州天外教育集團接管。幼稚園坐落在錦城街道西林街238號(苕溪北岸碧桂苑小區內)。

規模

幼稚園占地面積10005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綠化面積3800平方米,戶外活動面積2300平方米。現開設17個班,在園幼兒495名 。

校內設施

每班均配有明亮、寬敞、獨立的幼兒活動室、午睡室、盥洗室。室內設施齊全而先進。幼稚園還建有大型攀岩牆、海洋球館、玩沙池、嬉水池、大型玩具等戶外活動器具,以及舞蹈室、音樂室、繪畫室、圖書室、陶藝室、科學室、游泳池、報告廳等10多個專用活動室。配建了28套教師公寓及餐飲室。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教師35人(專任教師34人),食堂工作人員6人,保育員17人,傳達室保全3人,其他人員4人。教師中有幼教高級職稱的5人,幼教一級職稱13人,幼教二級職稱14人。教師中本科學歷8人,大專學歷27人。教師資格證擁有率100%。

辦學宗旨

我園以“尊重兒童天性,培育陽光寶寶”為辦園宗旨,以“幼兒發展為本,關注幼兒情感、興趣、態度和能力,著眼於幼兒終身受益的品質培養 ”為培養目標,在完善管理體制、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教師素質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成效。幼稚園先後獲得了“浙江省二級幼稚園”、“浙江省A級食堂”、“臨安市甲級幼稚園”、“臨安市第八批綠色學校”、“臨安市環境創設優秀幼稚園”、“臨安市幼稚園互助共同體考核優秀”、“臨安市學校食堂衛生示範單位”、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錦城街道“優秀幼稚園”等榮譽稱號。
近幾年來,我園在抓好常規教育的同時,還著眼於特色課程的研發。努力將“奧爾夫音樂” 和“科學小實驗”融入到幼稚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教學特色

一、音樂陶冶情操 營造和諧氛圍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它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整體。奧爾夫的音樂教育原理就是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原本的音樂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即孩子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中;在奧爾夫的音樂課堂中,孩子們有機會進入豐富的藝術世界,音樂不再僅僅是旋律和節奏,而是與兒歌說白、律動、舞蹈、戲劇表演甚至是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相聯繫。他們可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關注特定的一個聲源,去傾聽、辨別、想像來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聲音。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是適合於兒童的。
1.以遊戲的形式入手,培養幼兒學習的興趣。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教學模式。針對小班幼兒年齡較小、較好動、坐不住的特點,選擇以遊戲為主的教學活動是最適宜的。如,音樂遊戲《小毛巾》,歌曲描寫了洗臉的步驟。教師先通過提問讓幼兒說說:“小毛巾有什麼用?”“五官指的是什麼?”再引導幼兒一起玩《找五官》的遊戲,讓幼兒進一步地了解五官的具體位置和正確的洗臉的步驟。通過玩遊戲的形式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專注地學習、開心地學好本領。
2.以即興創編為手段,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創造性是人的主體性發展的最高表現。創造能力不僅表現為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而且表現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直覺、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運用奧爾夫教學理念的即興性原則進行創編練習,對培養幼兒的創新實踐能力大有裨益。如:《小草的春天》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根據自己平時對小草生長的了解,用誇張、形象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小草成長的喜悅之情,感受歌曲中優美的旋律;《蟲蟲歷險記》的音樂遊戲中,教師讓幼兒先欣賞音樂,聽音樂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從而創造、模仿小動物走、爬、飛、跳等的動作,能力強的幼兒能夠進行即興地表演,他們的表現帶動了其他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即興表演活躍了各個活動環節,同時又鍛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3.以節奏練習為主線,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節奏是一種富有藝術魅力的音樂語言,它巧妙地將音樂、舞蹈、語言等聯繫到一起來。在包含童謠、兒歌、歌曲等學習活動中,運用奧爾夫教學理念讓幼兒主動挖掘語言方面的音韻美,進一步來學習、掌握節奏這種方法行之有效。如:音樂遊戲《金色太陽》,我們側重引導幼兒用肢體節奏感應問答句,願意跟老師、同伴對唱。為了讓幼兒更快地掌握和理解,我們讓幼兒在找朋友的遊戲中進行節奏練習、問答練習、以詞替換練習,如:小茹 小茹 在哪 里,她 不在 這裡。小茹 小茹 在哪 里,這裡 這裡在 這裡。通過這種形式,為學習這首歌曲做了鋪墊;也使幼兒的交際能力得到了培養,音樂的社會交往價值也得到了體現。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快樂教學法”,幼兒在活動中的快樂更是一種內心體驗。通過奧爾夫音樂教學,我們發現:幼兒對音樂的感受不再是抽象的、陌生的;變過去的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主動創新;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我們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應貫穿在幼稚園一日活動中,與晨間活動相融合;與戶外活動、早操相結合;與課間活動相交集。我們相信:奧爾夫音樂一定會走向家庭,讓大手牽小手架起一座互動家園的橋樑,盡顯和諧之美。
二、科學啟迪心智 發展探究能力
“科學”是幼稚園教育教學內容之一。《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科學領域中指出:我們要引導孩子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並能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並能表達探究結果。而“科學小實驗”則通過讓孩子親自操作,積極主動地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滿足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展孩子的觀察力。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類認識活動必不可少的主觀前提,是探究和學習的原動力、內驅力,是幼兒的認識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而操作與觀察,則通過與客觀事物真實地接觸,從而獲得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幼兒在科學小實驗中所面對的是有關周圍事物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探究活動,幼兒不僅能學會學習,還將發展在社會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行為,“將科學作為他們的生活準則”。
(一)構建一套系統的《幼稚園科學小實驗指導手冊》。我們從科學小實驗的生活化、遊戲化、序列化的角度,構建一套系統的《幼稚園科學小實驗指導手冊》以及《科學小實驗隨筆彙編集》,以補充和完善現有課程中不足的科學小實驗內容,幫助老師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為老師開展科學小實驗活動提供參考。
(二)幼兒實驗能力的發展。研究前後,我們分別對幼兒的科學知識和科學能力作了調查,結果顯示:幼兒的科學知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思維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家長的科學知識和能力也同步發展。1.實驗態度的轉變。開始時,幼兒興致都不高,缺乏耐心。開展幾次後,幼兒對科學區流連忘返。2.觀察力的發展。例《快樂的葡萄乾》,幼兒對葡萄乾為什麼會在水中跳舞非常驚訝、好奇、關注,並仔細觀察與記錄。3.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初期,幼兒對實驗材料無從下手,往往以損壞材料、不知所終而收場。嘗試後,他們掌握了操作步驟,學會了簡單記錄,並懂得如何愛護材料。4.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老師鼓勵幼兒通過講述自己的疑惑、發現、過程、記錄及結果,甚至推斷和歸納,既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又發展了邏輯思維能力。5.科學探究品質的提升。科學探究品質對人的一生影響重大。如在科學遊戲《多米諾》中,通過多次擺放不同 “多米諾”造型,來探索發現多米諾規律,培養幼兒做事細緻、認真、堅持的科學品質。
(三)教師實驗能力的發展。在課題開展過程中,我們對教師科學知識和實驗能力作了前後調查,調查顯示:教師普遍認識到了科學教育的價值,對選擇教材、組織活動、指導實施、科學評價等有了變化。1.選擇與設計能力的發展。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多樣性、操作性等特點的內容。如初春小朋友在剛冒嫩芽的草坪上發現許許多多的“小土花”,我們生成了“泥土下的蚯蚓”。幼兒在尋找、觀察中知道了蚯蚓長什麼樣、有什麼作用、蚯蚓的生存環境等。老師們十分重視活動的導入部分,精心設計並總結出經驗導入、材料導入、故事導入、遊戲導入、環境導入等方法來激發幼兒的興趣。2.組織與指導能力的發展。要“允許孩子出錯”,教師鼓勵每個人表達自己的看法,接納幼兒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採用開放式提問來擴散思維,如在《安裝電池》中:你是怎樣安裝電池的?電池上有什麼小秘密?安裝電池有沒有小竅門?及時回應和鼓勵幼兒的新發現。3.反思與評價能力的發展。反覆磨課後發現:評價不僅針對成功實驗,還要針對失敗實驗;評價不僅面向幼兒,還要面向教師;評價不僅對目標,還要對器材、對過程;評價不僅在結束時,應貫穿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評價要具靈活性和多樣化;…… 。
(四)滿足幼兒玩和好奇的需要。好玩、好奇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了解世界、融入社會、親近自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而“科學小實驗”正是孩子通過玩材料,在產生“為什麼”、觀察“為什麼”、解決“為什麼”的過程中,滿足其好奇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