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牛城的歷史
到了唐貞觀二十三年八月初一(公元649年9月12日)晉州(今山西臨汾)一帶發生了一次7.5級的強烈地震,餘震持續兩年多,平陽古城毀於一旦,晉州和臨汾縣治從平陽古城遷回白馬城。從此以後,白馬城或為晉州,或為平陽郡,或為平陽府,一直到今天的臨汾市,白馬城的名子卻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金殿鎮一帶的平陽古城也從此廢棄,成為歷史。
臨汾城年代久遠,歷經建新修舊,不斷擴充,成為我國歷史名城。據康熙四十七年篡修的《平陽府志》和其他史料記載: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因城舊重築。景泰初年(公元1450年),再行修葺。其城周長十一里二百八十八步,高四丈五尺,外包以磚;池深二丈五尺。城四邊各建一門,東門叫武定門,西門叫和義門,南門叫明德門,北門叫鎮朔門。城門外各建月城,俗稱瓮城。城門之上和城的四個角各建有木結構城樓和角樓。另建敵台八座,窩鋪九十七座。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又增築東關城,呈半圓形,周長一千二百六十四丈,高兩丈五,城上寬九尺。上設敵台八座,城開正門、小門共七座,但還是土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重修,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又重修,並增高三丈二尺,上寬一丈八尺,外包以磚,正門、小門、樓台皆增高廣,新添角樓四座,敵台增至十七座。門七,東曰“望曉”,西曰“望射”,南曰“望薰”,北曰“望關”,東南角門二,東北角門一。此時,臨汾城內城加外城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後經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臨汾大地震和自然損壞,多次修復,但基本格局未變。從以上看來,臨汾城從位置選擇、結構造型到城牆建築,都別具特色。
臥牛城的由來
被傳為陶唐故都、伊祁舊里的臨汾,素來有臥牛城之稱。1977年10月,有人在城牆東北角取土時,挖出一個石匣,匣中有一尊鐵臥牛,並有明朱洪武年間的碑記一塊。鐵牛重 124斤,底座重33斤半。這大概就是臨汾被稱為臥牛城的見證。臨汾城池始建於西晉,距今約1600多年。鐵臥牛是什麼時候埋入城牆之中,無從考證。出土碑記中有“癸丑(1373)冬十有一月二十有五日”字樣,修整城牆時,就從城東北角挖出過此鐵牛;另謂五代梁開平二年( 908)九月吾州刺史徐懷玉刻記,記載梁晉交兵時,寇退而修城就曾挖出過此物,當時“以為祥”,便原封不動地將鐵牛埋在原處。明癸丑年第二次出土後,當時亦認為是“退滅寇兵之祥”,便擇吉日,藏之。1977年10月則是鐵牛第三次出土。現在這尊鐵臥牛已在臨汾市堯廟展出。
臨汾城為何又叫臥牛城呢?眾口紛紜。一說它東踞虎山,西盤姑射,汾流一線,綿亘南北,形如臥牛,故名“臥牛城”;一說古時臨汾城裡臥著一頭金牛,時常晚上出來,給窮苦農民耕地,便把臨汾城叫成了“臥牛城”;還有一說民謠唱道:“棒子須,西葫蘆,臥牛城下臥牛出。”就是說因臨汾城牆內埋有臥牛而得名。
說也應驗,1977年10月,臨汾地區糖業菸酒公司職工郭德金建房時,確實在東北角城牆上挖出了一個鐵牛。證實了《臨汾縣誌》中“臨汾城牆雉堞內則土壅臥牛”的記載。這尊鐵牛呈臥狀,高脊樑,卷尾,腹部有鑄接縫。通過測定,臥牛是生鐵(實心)所鑄,系唐代鐵器,身長43厘米,角高30厘米,座長44厘米,寬31厘米。現在臨汾大鐘樓展示著其複製品。
鐵牛出土的同時,還出土有隨鐵牛埋在地下的石碑。碑文大意是說,平陽是河東大郡,為了加強戰備,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指揮使胡公(即胡淵),發了一萬多兵卒來增寬加固臨汾的城牆,在東北角城牆上挖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石函。裡面有個高一尺多的鐵牛,函蓋下面,還有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年)九月晉州刺氏徐懷玉刻記的碑文,內容大意是:梁晉打仗,敵人退出,在修城的過程中,挖出一個石函和鐵牛。當時,以為是吉祥之兆,仍然把鐵牛放在石函里,埋在原來的地方。
說到這裡,還需要再具體的交代一下。那是唐朝滅亡,五代開始的第二年,梁晉交兵,剛上任的後梁晉州刺史徐懷玉嚴陣以待。晉軍多次攻城未克。退走之後,徐懷玉組織守軍趕修被毀的城牆,在城牆的東北角,挖開城基,赫然發現土中埋著一尊鐵鑄臥牛,眾人嘖嘖稱奇,紛紛議論說:“這是一件吉祥之物,可以保佑晉州城堅不可摧,千萬不可亂扔,不然就要大禍臨頭。”徐懷玉趕緊命人刻石,記錄發現鐵牛的經過:“開平二年九月一日,番賊六萬餘人入界,至五日齊到城下。戰後諸軍興工修城,二十八日於城牆東北隅發現鐵牛一尊,鐵身鐵座,時以為祥,因置石函貯之,瘞於故處。”然後將鐵牛裝入一個石函,把原地略作清理,刻石平放於地,石函放在其上,最後填土,夯築城牆。不過數日,晉州城堅固如初。後來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平陽衛指揮使胡淵率兵卒修築臨汾城,在清理東北角舊城基礎時,隱隱約約見一東西埋於土中,挖開一看,是一石函,。大家驚駭異常,趕忙打開,但見內伏一尊鐵牛,“高可尺余,長廣相稱”。石函之下,有一石碑,為梁開平二年九月晉州刺史徐懷玉所題。這就是公元908年徐懷玉首次發現鐵牛後,重埋舊處所刻之石,在相隔465年後重新出土。胡淵弄清鐵牛及石碑的來歷,視為神物,便命手下將校擇吉日舉行隆重儀式,再挖深穴,恭恭精敬地將石函及徐懷玉所刻之碑埋入原處。並命平陽衛管軍正千戶張桂撰文刻碑,記述此事的前因後果,將碑也埋於此處。鐵牛自唐代後期埋入城牆以來,歷經梁開平二年、明洪武六年和1977年三次出土,顯然解開了“棒子須,西葫蘆,臥牛城下臥牛出”之謎。“棒子須”指的是徐懷玉,“西葫蘆”自然指的是胡淵了,“臥牛城下臥牛出”,就是指的他們掩埋鐵牛的事實。並且也說明鐵牛的鑄造年代,距今至少在1300年以上。如今,鐵牛亦成為臨汾城建設史上的一大佳話,成了臨汾城千年滄桑的歷史見證。
臨汾城牆上為何要埋鐵牛呢?說來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相傳,古時汾河裡出現了一個水怪,每到半夜子時,便探頭出來噴出一股污濁水氣和黑霧,罩滿天空,遮住星斗月亮,然後爬到岸上,繞著城牆來迴轉動,尋覓人畜。所到之處,樹木摧折,溝豁皆平,莊稼都被糟蹋得七零八落,那時,人們晚上都不敢出來,一到黃昏,家家戶戶都關鎖門戶,致使城裡城外被攪得雞犬不寧。官府見此,派譴緝捕吏帶官兵出城捕怪,卻無濟於事。無奈,只得四處張榜,廣招勇士,懸賞捉怪。
城內有一位為人仗義,見多識廣的張別古,他與性情耿直,頗有膽略的兒子張豪,見府衙官榜後,二人趁深夜窺探,確認是一隻甲魚怪作祟,張別古聽老人說過,水怪最怕見到耕牛和聽耕牛吼叫,於是,父子二人如此這般地商量了一番,便揭榜進衙。知府大喜,連忙升堂,根據張氏父子二人預定的計畫,立即派出人役,幫助他們設陷阱,備白灰,堆柴火,選犍牛。當半夜水怪出來時,隱藏在一旁的那頭犍牛,忽然瞪圓眼睛,“哞”地叫了起來,這一叫引得其它牛也都“哞哞”的叫個不停。水怪聽見牛吼,恐懼的扭頭就走。眾人役出來攔截,把白灰向水怪撒去,棍棒齊下,而水怪憑著厚實的鱗甲,卻絲毫無傷,反而噴出一股濁水和黑霧,使人們難以接近。只有那幾頭犍牛毫不畏懼地緊追不捨,水怪見勢不妙,便歪歪斜斜地竄到河邊,一頭扎進水裡,從此,再沒露面。
如此神奇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反正為了鎮懾水怪,求得吉祥,人們便在臨汾城的四個城牆角上,埋了鐵鑄的臥牛,使水怪永沉河底,再也不敢出來興風作浪。後人就把臨汾城叫做“臥牛城”,把埋在城牆上的鐵牛叫做“鎮城鐵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