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五節

臘月初五有吃“五豆”的習俗。這一天早上家戶戶都要吃五樣豆子煮成的“五味稀粥”,以予祝來年五穀豐登,表示對未來生活的渴望。

基本信息

節日起源

概述:農曆十二月(即臘月)初五,是中國西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

五穀粥五穀粥

在這一天家戶戶都要吃五樣豆子煮成的“五穀粥”,以予祝來年五穀豐登,表示對未來生活的渴望。

原來在遠古時期,每年冬季都要舉行祭祀儀式,讓老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當時稱之為“獵祭”,古代“獵”和“臘”是同一個字,由於“臘”字屬“月”旁首,和日月有關,故“獵”遂用“臘”所代替。周時農曆以十月為歲終之月,漢後行夏曆,以農十二月為歲終之月。後來人們逐漸把冬末春初、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並在此間多舉行祭祀活動,“吃五豆”就是“臘祭”活動演變而來的,反映了古老的農業文化。直到現在人們還習慣把“臘月”醃的豬肉,稱為“臘肉”。

傳說:
其一,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五,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五吃“五穀粥”,以資紀念。
其二,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五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小米、黃豆、紅豆、花生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月初五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警醒後人勤儉節家才能過上好日子,年年五穀豐登。

飲食

五穀粥一般都為甜味粥。粥內一般含有大米、小米、紅豆、花生、蓮子、紅棗、黃豆、綠豆等穀物,因各地習俗不同,選取其中五種製作。五穀粥可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可作肥胖及神經衰弱者食療之用,也可作為日常養生健美之食品。

一般有煮和燜兩種方法。
煮法即先用旺火煮至滾開,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湯稠濃的方法。
燜法是指用旺火加熱至滾沸後,即倒入有蓋的木桶內,蓋緊桶蓋,燜約2小時即成,具有香味較濃的特點。
通常粥多採用煮法。此外,花色粥的製作,還有以煮好的滾粥沖入各種配料,調拌均勻即成的方法,如生魚片粥等。粥在製作時,應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一氣煮成,才能達到稠稀均勻、米水交融的特點。煮粥用的米既可先用清水浸泡5-6小時,然後下鍋再煮,也可淘洗乾淨後直接下鍋煮粥。先浸後煮,可縮短煮粥的時間,但浸泡易致養分損失。

節日現狀

臘五節如今只在西北的少數地區流傳,如陝西,甘肅,寧夏等,但其有

傳統節日傳統節日

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值得傳承和發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