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合層壓水滑道

膠合層壓水滑道

膠合層壓水滑道是用樺木薄板浸漬酚醛樹脂後,經熱壓粘合而製成的閘門滑道。常用的膠木滑道有整體式和裝配式兩種。前者工作可靠,但加工的工作量較大,常用在大型工程或高水頭的閘門上;後者製作比較簡單,但側向擠壓力難以保證,多用於小型工程的閘門上。優點是強度較高,摩擦係數較小和加工性能良好;缺點是壓合膠木性能不太穩定,在深水或乾濕交替的環境中摩擦係數會有所增大,運用可靠性尚待提高 。

簡介

膠合層壓水滑道以膠合層壓木為主要材料製成的閘門滑道, 簡稱膠木滑道。 膠合層壓木是一種用樺木薄片浸漬酚醛樹脂後,經過熱壓製成的層積板材。原材料經過鋸削、鋃拚、膠合、車刨等加工手段,可製成滑道或滑動軸承套。由於它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較低的摩擦係數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在水工閘門上曾得到廣泛的套用。膠合層壓木滑道與不鏽鋼在水中的摩擦係數與線壓強有關。壓強大時摩擦係數小,壓強小時摩擦係數反而增大。且與含沙量有關,摩擦係數隨著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大。實踐表明,摩擦係數還有隨時間增長而增大的傾向,不太穩定,因此有些工程已採用了性能更為優越的滑道材料。

事故閘門

為及時防止水道設施的故障或事故狀態擴大,用以截斷水流的閘門。設在泄(引)水建築物工作閘門前的事故閘門,在工作閘門發生故障時,需在動水下關閉孔口,待故障消除後,在靜水下開啟。設在水輪發電機組進水口前的事故閘門,需在動水下限定時間內快速關閉孔口,這種事故閘門稱為快速閘門。工作閘門前的事故閘門設定的數量視工作閘門孔口孔數、吊運條件和關閉時間等要求而定。有每孔一扇,也有多孔合用的。對發電進水口快速閘門來說,則需每孔設定一扇。

門型及構造特徵

門型多數選用平面閘門,其支承結構通常採用膠合層壓木滑道、複合材料滑道、滾輪和鏈輪等。為滿足事故閘門動水下門的要求,這些支承行走結構都具有摩阻力小的特徵。

啟閉方式

為確保向下關閉事故閘門的可靠性,閘門要有足夠重量,不足時應採取設定加重塊,利用水柱重或機械下壓力等措施。如事故閘門為上游止水時,往往設定加重塊或採取機械下壓力的措施;事故閘門為下游止水時,一般利用水柱壓重。同時還應在閘門後設定通氣孔,以滿足動水下門時,向閘門後面補氣,或啟門前在閘門後面充水平壓時排氣。

事故閘門採用在靜水中啟門的方式。當其下游的事故消除或完成檢修工作後,啟門前向下游水道充水以達到閘門在前後平壓下提起。充水方式有門葉上設定充水閥、門葉節間充水和閘墩內埋設旁通管道充水等方式,其中以門葉上設閥充水較安全可靠,也較經濟。除上述3種充水方式外,也有採用事故閘門小開度提門充水的方式。事故閘門在啟閉力計算中應核算其閉門力、持住力和啟門力,以便選定啟閉機的容量和型號。

滑道式平面閘門

又稱平面滑動閘門。滑道材料有木、金屬、膠合層壓木和複合材料等。木滑道多用在小型閘門上,結構簡單,造價低,但材料本身耐久性差。金屬滑道往往套用在高水頭小孔口的閘門上,如在中國官廳、梅山等水庫輸水閘門上都使用了銅滑道,併兼作閘門止水。它製造加工複雜,維修更換困難。膠合層壓木滑道系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支承形式,構造簡單,製造安裝方便,摩擦係數小,但有老化現象和摩擦性能不穩定等缺點。近年又開發了填充F-4板型、GS型和SF型三層複合材料等滑道,都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和較小的摩擦係數。

滑道

連線船台和水域供船舶上船台(稱為上墩)或下水用的斜坡道。按滑道上船舶的縱軸線方向分為縱向滑道和橫向滑道兩類。前者船舶上墩下水時,船舶縱軸線與岸線垂直;後者船舶縱軸線與岸線平行。按滑道結構特點分為木滑道、塗油滑道和機械化滑道。

木滑道。最初人們將木樑鋪設在平緩的岸坡上,使船舶沿木樑滑移而上墩或下水,成為最簡單的滑道。隨後在木樑下修築簡單的人工基礎,木樑上塗油並放上滑板,船體支承在滑板上,利用絞盤或絞車牽引船舶上墩或下水,成為較完善的木滑道。這種木滑道仍可用於小型船舶的上墩和下水。

塗油滑道。塗油滑道專門用於造船,也稱造船台。船舶在船台上建造完畢後,可將船體重量從龍骨墩上轉到滑板上,然後船體連同滑板依靠自重沿著塗有油脂的木質滑道滑行下水,塗油滑道因而得名。塗油滑道的工作原理與木滑道相似。其區別在於:塗油滑道只用於新建船舶的下水,不用於船舶的上墩修理,沒有費力的上墩操作,不必設定拖曳設備,因而可用於大型船舶的建造和下水;塗油滑道設備完善,結構堅固。為了支承巨大的船體重量,通常在船台處和木質下水滑道下面都修築強固的鋼筋混凝土梁板基礎,有時還在下面設定樁基。與造船用的船塢比較,塗油滑道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廣泛用於大中型船舶的建造和下水,至20世紀80年代最大的船舶已達32萬噸級。塗油滑道大多為縱向滑道,橫向滑道很少採用。

機械化滑道。為了減少船舶上墩時的拖曳力,用鋼軌代替木軌,用帶有車輪的下水車代替木滑板,將下水車下放到深水處,使船體坐落在下水車上,用絞車將下水車及船舶拖曳上岸以便修理,這就是機械化滑道。為了使一組滑道能為多個船台服務,以提高其利用率,在滑道與船台之間通常設定船舶橫移區。如圖所示的自搖式縱向機械化滑道,由下水滑道區、橫移區和船台區三部分組成。需要上墩的船舶先坐落在平板式下水車上,用絞車將下水車和船舶拖曳到位於橫移坑內的橫移車上,用另一組絞車拖曳橫移車連同下水車和船舶。在橫移過程中船體由原來的傾斜位置自動地逐漸轉到水平位置,自搖式由此得名。當移到適當位置後,另一組絞車將下水車和船舶拖曳到船台上以進行修理。修理好的船舶按相反方向和順序下水。機械化滑道的形式是以下水車及其他運移船舶的車子形式為特徵而分類的。縱向機械化滑道有平板車式、兩支點車式、搖架式、轉盤式、自搖式、斜架車式等形式。橫向機械化滑道有高低軌式、高低腿式、梳式等形式。機械化滑道適用於中型船舶的成批修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