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斷層解剖

馮光華和劉樹偉等利用斷層標本分別探討了肝外膽道的橫、矢狀斷層解剖,但尚未見冠狀斷層解剖的研究報導。 一些學者還分別利用腹部斷層標本研究了脾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 為此,許多學者利用斷層標本、超聲、CT和MRI研究了腎上腺及其血管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及影像學表現。

名稱:腹部斷層解剖
作者:山東大學醫學院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
編碼:ISRCCN-M22-02-0071-0/V.R
語言:中文簡體
讀者對象:醫學院校教學使用
定價:¥48.00
本片為“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品種、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本片介紹了人體腹部斷層解剖。片中全部採用實體標本,介紹了腹部24個橫斷層面(每層厚1cm)的解剖結構。並介紹了經第二肝門面、第一肝門平面和胰腺平面的CT斷層圖像。片中緊密配合解說,同步使用大量的標識箭頭,使講解清晰明了。本片由山東大學醫學院製作,片長35分鐘,可供醫學院校教學使用。

套用

斷層解剖學是隨著現代醫療影像技術的發展而興起的新學科,就是用把人體切成斷面的方法來研究人體形態和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
腹部斷層解剖學的套用
1.肝肝的大小是判定肝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目前斷層影像通過以下方法估計肝的大小;測量徑線、使用其對應的椎體高度等相對值、以SPECT計算體積等。肝外形變化各異,常致誤診,為此,劉樹偉等利用大量整體肝標本、斷層標本和斷層影像探討了肝副裂、肝門右切跡、“H”形溝、尾狀葉、方葉、左外葉和右葉的變異及斷面表現。
在斷面上精確劃分肝段有利於占位性疾病的定位診斷和外科手術。1980年以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利用離體標本、腹部連續斷層標本、肝管道鑄型、B超、CT、MRI圖像等,詳細研究了肝段在橫、矢、冠、斜四種斷面的劃分。上述肝段劃分法是以Glisson系統的分支與分布及肝靜脈走行為基礎的,但在肝門以下斷面肝門靜脈和肝靜脈均較細小,應如何在CT、MRI圖像上精確劃分肝段尚需深入研究。肝段個體間變化甚大,Gupta和戴義華等用管道鑄型研究了肝靜脈段的變化。肝段脈管構築的斷層解剖對疾病的鑑別診斷和介入治療有重要意義,是亟待開展的研究課題。
許多學者用離體的肝標本、斷層標本和斷層影像觀測了肝門結構、肝內門靜脈、三大肝靜脈、肝右後下靜脈和尾狀葉靜脈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及常見變異。近幾年來,三維超聲、CTA和MRA已成為研究活體肝內管道立體形態的現代手段。1988年以來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興起,於是,學者們研究了經頸靜脈插管的套用解剖和肝靜脈、肝內門靜脈的變異及其空間關係,並探討了建立肝靜脈與肝門靜脈間分流道的適宜部位。
2.膽B超可顯示肝總管和膽總管,但無法確定兩者間的界限。CT膽道造影可在86%的個體顯示肝外膽道,王德杭等曾用此法觀測了左、右肝管、肝總管和膽總管。馮光華和劉樹偉等利用斷層標本分別探討了肝外膽道的橫、矢狀斷層解剖,但尚未見冠狀斷層解剖的研究報導。臨床上膽囊容積較為重要,超聲圖像可通過膽囊最大截面積予以推算。螺鏇CT三維表面重建可展現活體膽囊的立體形態。
肝內肝管走行複雜、管腔細小,多借相應的肝門靜脈支予以尋找,沈宗文等有關肝內肝管的斷層解剖及超聲研究是這一方面較為全面而系統的資料。三維CT膽道造影可展現肝內肝管樹的立體形態,是這一領域的新進展。
3.胰在斷層影像上常須藉助胰周血管來到判斷胰的周界和大小。欒寶慶等在340例正常CT圖像上測量了胰頭、體和尾的大小。宋彬等研究了胰頭靜脈弓的CT表現。楊開清等在30例腹部橫斷層標本上,詳細研究了胰頭、體、尾的出現範圍、毗鄰和識別標誌。1991至1997年間,劉樹偉等利用60餘例腹部連續斷層標本、CT和MRI圖像,系統探討了胰頭、頸、體、尾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及CT、MRI表現,並在矢狀斷面上測量了胰各部及其主胰管的徑值。
4.脾判定脾是否增大有徑線測量和李果珍等提出的計算對應肋單元兩種辦法。脾外形變化甚多,一些資料進行了詳細報導,甚至從胚胎學角度追根求源。1984年,Vibhakar等提出了脾裸區的概念並探討了其CT套用。1991年,劉樹偉等又進一步將其區分為脾門部和脾腎部並在矢狀斷層標本上測量了其大小。張武等對350例正常成人脾進行了實時超聲測量;巴特爾等則在500例CT圖像上測量了正常成人脾的橫斷面大小。一些學者還分別利用腹部斷層標本研究了脾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
5.腎和腎上腺在斷層影像上,腎和腎血管均能較好地顯示,錢學華和劉樹偉等利用斷層標本分別研究了腎的橫和矢狀斷層解剖。腎上腺體積小、位置深、毗鄰複雜,斷層影像常難顯示。為此,許多學者利用斷層標本、超聲、CT和MRI研究了腎上腺及其血管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及影像學表現。
6.腹部血管和淋巴結除肝血管外,彭嬋娟等分析了50例正常人腸系膜上動、靜脈的MRI圖像:1998年,韓景茹等報導了籍奇靜脈回流的異常下腔靜脈的橫斷層解剖;韓景茹、楊開清等還研究了腹部其它血管的斷層解剖。CTA、MRA和DSA為充分揭示活體血管解剖及側支循環帶來了美好前景,但有關腹部血管的顯微斷層解剖學研究尚少。
1985年,Zirinsky等提出了門腔間隙的概念。又有學者以腹部斷層標本結合CT、MRI圖像在橫、矢、冠狀斷面上觀測了門腔間隙內的臟器、血管及門腔淋巴結等。而對腹部其它淋巴結的斷層解剖尚需進一步研究。
7.腹膜與腹膜腔腹膜形成的韌帶和系膜,由於含有脂肪,USG、CT和MRI常能顯示,這些結構常是腹內疾病播散的途徑。弄清腹膜腔分隔的局部解剖和斷層解剖,對腹內疾病的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高賢華、閔鵬秋等利用屍體探查、X線攝影和腹部矢狀斷層標本研究了肝左三角韌帶和冠狀韌帶的位置及其在膈下間隔隙劃分中的意義。Rubenstei等探討了肝周間隙的超聲和CT表現。劉樹偉等以屍體探查和腹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觀測,詳細研究了肝周間隙和脾周間隙的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和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並糾正了有關網膜囊上隱窩的錯誤概念。
8.腹膜後間隙腹膜後間隙位置深在,解剖學上存有爭議,故是臨床影像診斷中的難點。許多學者利用整屍剝離、間隙灌注、斷層標本、CT掃描和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等手段,詳細研究了腎筋膜的附著、腹膜後間隙的上、下及左、右交通,提出了許多新穎觀點,其中以姜蘇明的研究較為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