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衝雷射沉積

一種利用雷射對物體進行轟擊,然後將轟擊出來的物質沉澱在不同的襯底上,得到沉澱或者薄膜的一種方法。

脈衝雷射沉積(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也被稱為脈衝雷射燒蝕(pulsed laser ablation,PLA),是一種利用雷射對物體進行轟擊,然後將轟擊出來的物質沉澱在不同的襯底上,得到沉澱或者薄膜的一種手段。
早於1916年,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已提出受激發射作用的假設。可是,首部以紅寶石棒為產生激光媒介的雷射器,卻要到1960年,才由梅曼(Theodore H. Maiman)在休斯實驗研究所建造出來。總共相隔了44年。使用雷射來熔化物料的歷史,要追溯到1962年,布里奇(breech)與克羅斯(Cross)利用紅寶石雷射器,汽化與激發固體表面的原子。三年後,史密斯(Smith)與特納(Turner)利用紅寶石雷射器沉積薄膜,視為脈衝雷射沉積技術發展的源頭。
不過,脈衝雷射沉積的發展與探究,處處受制。事實上,當時的雷射科技還未成熟,可以得到的雷射種類有限;輸出的雷射既不穩定,重複頻率亦太低,使任何實際的膜生成過程均不能付諸實行。因此,PLD在薄膜製作的發展比其它技術落後。以分子束外延(MBE)為例,製造出來的薄膜質素就優良得多。
往後十年,由於雷射科技的急速發展,提升了PLD的競爭能力。與早前的紅寶石雷射器相比,當時的雷射有較高的重複頻率,使薄膜製作得以實現。隨後,可靠的電子Q開關雷射(electronic Q-switches lasers)面世,能夠產生極短的雷射脈衝。因此,PLD能夠用來做到將靶一致蒸發,並沉積出化學計量薄膜。由於紫外線輻射,薄膜受吸收的深度較淺。之後發展出來的高效諧波雷射器(harmonic generator)與激基分子雷射器(excimer)甚至可產生出強烈的紫外線輻射。自此以後,以非熱能雷射熔化靶物質變得極為有效。
自1987年成功製作高溫的Tc超導膜開始,用作膜製造技術的脈衝雷射沉積獲得普遍讚譽,並吸引了廣泛的注意。過去十年,脈衝雷射沉積已用來製作具備外延特性的晶體薄膜。陶瓷氧化物(ceramic oxide)、氮化物膜(nitride films)、金屬多層膜(metallic multilayers),以及各種超晶格(superlattices)都可以用PLD來製作。近來亦有報告指出,利用PLD可合成納米管(nanotubes)、納米粉末(nanopowders),以及量子點(quantum dots)。關於複製能力、大面積遞增及多級數的相關生產議題,亦已經有人開始討論。因此,薄膜製造在工業上可以說已邁入新紀元。
PLD的機制
PLD的系統設備簡單,相反,它的原理卻是非常複雜的物理現象。它涉及高能量脈衝輻射衝擊固體靶時,雷射與物質之間的所有物理相互作用,亦包括等離子羽狀物的形成,其後已熔化的物質通過等離子羽狀物到達已加熱的基片表面的轉移,及最後的膜生成過程。所以,PLD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雷射輻射與靶的相互作用
2. 熔化物質的動態
3. 熔化物質在基片的沉積
4. 薄膜在基片表面的成核(nucleation)與生成
PLD主要優點:
1. 易獲得期望化學計量比的多組分薄膜,即具有良好的保成分性;
2. 沉積速率高,試驗周期短,襯底溫度要求低,製備的薄膜均勻;
3. 工藝參數任意調節,對靶材的種類沒有限制;
4. 發展潛力巨大,具有極大的兼容性;
5. 便於清潔處理,可以製備多種薄膜材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