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杉杉

胡杉杉

胡杉杉 ,90後作家,出生於1993年,現已出版詩集《蝶舞》,詩歌、散文曾發表於《青年文學家》《詩刊》《青年作家》《中國新生代》等多家文學刊物近百篇。詩歌,散文,小說現已共發表近五十餘萬字。另兼有數篇論文發表於《長城》《理論觀察》等刊物。經推薦被評為第四屆、第五屆“唱響春天”全國青少年春節電視聯歡晚會形象代言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胡杉杉 胡杉杉

胡杉杉 ,曾獲宜昌市 “文學達人”文學稱號。被授予2012年度湖北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被多家媒體給予過採訪及報導。曾應邀為動漫片《嫦娥奔月》作主題三部曲《九天九歌》。現系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少年作家學會會員、世界華人少年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宜昌市作協理事。曾任中國90後作家聯誼會副主席。曾獲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全國校園文學一等獎等多項全國性文學大賽獎項。從小因運動神經損傷致行走障礙至今。酷愛讀書的她,一直把書籍當成指引前行的精神圖騰。現就讀北京師範大學。

基本資料

胡杉杉 胡杉杉

姓名:胡杉杉

身高:164cm

星座:獅子座

生日:1993 7 25

語言:漢英法德意西日

學歷:本科在讀

優點:追求完美 ,一絲不苟

缺點:有時有些苛刻。

座右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最喜歡的筆具品牌:Montegrappa Cartire Parker

最難忘的事情:9歲時經歷兩次大手術

最高興的時候:當創作出一篇自己滿意的作品時

最喜歡的顏色 黑色 白色 深藍 咖啡色

最喜歡的音樂類型 西方古典音樂

最喜歡的作家 博爾赫斯 伍爾夫 龐德 托馬斯哈代 葉芝 蘭波 加繆 川端康成 殘雪 史鐵生

最喜歡的畫家 梵谷 倫勃朗 馬列維奇 安格爾

最喜歡的書籍 《紅樓夢》《莎士比亞全集》《雪國》《理想國》《戰爭與和平》《務虛筆記》 《局外人》《存在與虛無》

最喜歡做的事: 看書,寫作 聽輕音樂 繪畫 寫詞 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

最希望做的事:將來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最喜歡的音樂家:巴赫 舒伯特 孟德爾頌 比才 李斯特 德彪西

個人履歷

三歲,讀《格林童話》。

六歲,聽多明戈的音樂,讀《一千零一夜》《道德經》。

七歲,讀《詩經》、《論語》,寫完人生第一篇詩作《明月》

八歲,讀紅樓。

十一歲,讀拿破崙傳。讀《魯迅全集》《莎士比亞全集》等。

十二歲,第一部長篇小說的創作完稿。

十四歲,讀《精神現象學》《純粹理性批判》

至十五歲,讀完五百餘部中外小說、資治通鑑、二十五史。

至十六歲,讀完百餘本原版英文小說及詩歌集。其中最愛《the waste land》第二部詩集完稿。

至十七歲,讀完三百餘本哲學論著。第一部文學評論集、第一部散文集完稿。

十八歲,第三部詩集完稿。

曾被《三峽日報》《三峽商報》《三峽晚報》《楚天都市報》《廣州青年報》《三月風》等多家報刊及電視媒體採訪報導。曾於北京及宜昌等地舉辦作品專題研討會。其文學作品被文學界眾多前輩及著名作家給予高度評價。杉杉的詩歌中有一種貫穿始終的音韻美,其文風悠遠而深邃,純粹而優美,寧靜而婉約。與眾多90後作者的青春題材書寫相比,我們在杉杉的文學世界裡看到的是一種對人性與人類存在終極意義的追問與凝思,還有對文學本質的一種堅守與追尋。這一點在青年作家中實屬難得。

少年早成的她,與之相應的卻是一如始終的謙遜與溫和。90後作家這個標籤在她的身上,少了90後的浮華,卻多了一份作家所特有的深沉與睿智,純粹與清雅。

文學理念

她的文學理念是以靈魂的深度將文學超度。她一直將文學視為我精神深層永恆的追尋。對於文學,她一直以一顆最純淨的心去創作、去守護、去閱讀。在當今日漸喧囂、人浮於事的社會傾向中,還文學一片本真的淨土,守護文學本原的純粹,她認為,是作為新一代文學創作者,義不容辭的精神使命!作為新一代的文學創作者,她認為應該用敏 銳的目光與深邃的思想透過世界的表象進行對整個宇宙的本原的探索、對人類所有多維複雜的精神空間進行一次又一次深刻的設問。以文學的優美與純粹來詮釋與思考哲學深 處的思辨與升華內質的理性是她所追求的文學指向與意味的延伸。定位: 杉杉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純文學作家,學者,文學翻譯家。希望能為中國的文學事業發展與世界文學的交流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媒體相關報導

《三月風》專訪節選

9歲開始寫自己的第一本詩集《蝶舞》,裡面充滿了“生命”、“靈魂”這樣華麗、婉約、早熟的詞藻,15歲作品付梓印刷,她已對當年的作品十分不滿,“感性的東西太多了一點……我想做一個靈魂漫步者”。

“你聽聽別人怎么說”,母親有些擔心女兒的滔滔不絕。胡杉杉從老子說到了尼采,從莎士比亞說到宗教,中間捎帶站在學術的角度上批判當代文化、道德、教育上的一些宏大命題。這期間,她從沙發換到了輪椅上,又從輪椅挪回沙發,“坐在不同的地方思路也會不同”。即使偶爾被遞過來的水杯暫時打斷思維的勾連與跳躍,她仍可以從任一角度接續她的主題。

對於17歲應該乾什麼,胡杉杉顯然有著跟同齡人不同的理解,即便在北京這個短暫停留的家中,她依然在房間中擺滿了各類書籍,說話時會情不自禁地引用或用英文表達,如果不是輪椅的禁錮,這也許會是另一版本的蔣方舟,胡杉杉在中西語境背景下建立的嚴肅、反思與批判的話語體系更突顯了她與眾不同的古典氣質。

杉杉的非主流來自於她為自己建構的知識體系和由此而生的自我認識,她的口味兒有些接近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知識分子,喜歡黑格爾、叔本華、殘雪……但行為新派,記者來訪,她依然不忘利用空閒在電騾上下載文獻資料。

胡杉杉說話喜歡用“所以我認為”這樣帶些結論的句式,在提到80、90後時也不經意地流露出俯視的姿態和文化上的優越感,她像一個老先生一樣讀25遍《紅樓夢》只因太過喜歡。只有在照相的時候穿上粉紅裙子、拿一本莎士比亞英文原著、雙腿交疊,才還原出一個少女表相。當生理和心理的差距混搭在一個軀體上時,會顯得個性而吸引人。

比較喜歡古典的東西,《全球通史》,《資治通鑑》,會經常反覆地去閱讀,特別是史記,西方哲學給我的影響也比較大,比如黑格爾的美學觀點,對精神價值的觀點等等。一個寫作者,你對終極問題去設問,肯定要對整個人類歷史有一個縱觀的深層關注,對人類的命運走向有深層分析、理解和眺望。

三月風:你怎么看文學、哲學、詩?

胡杉杉:文學的認知和對文字把握的境界,應該有全人類的視角,解剖人類心理對世界本原的看法;哲學介於宗教和科學之間,更多訴諸於理性、權威,是深層次的理性,文學更多是主觀意識對表相的接受和獨有的主觀感驗,受潛意識的支配,而潛意識又根植於深層理性:對世界的看法,人生觀、價值觀,整個知識體系的構建,而在外化的瞬間是無理性的。

詩作為一個獨有的語言載體,最接近哲學,我9歲以後寫古體詩,後來受西方文學影響,寫十四行詩,讀莎士比亞,還有濟慈、拜倫的詩,一個優秀的詩人要具備全人類的大胸懷,他的哲學修養不可避免有時代烙印,但他的思想可以閱盡人類歷史的滄桑,詩人是人類靈魂的恆點,它反映的整個精神、文化的走向,也是整個人類意識的某種輪迴。

三月風:你如何評價自己的作品?

胡杉杉:我的作品早期情感的抒發比較濃 ,而核心的純粹和意味的延伸可以到達某一個高點,我希望能以一種文學的程式和表達方式,讓精神獲得美學升華,詮釋整個人類的多維複雜的精神空間,對這個空間進行深刻的設問。

我比較欣賞現實批判主義,真善美,美和善應該是能達到合一的,但真實往往是醜陋的,首先應該有一種揭露意識,我們去讀喬伊斯,尤里西斯,看到很強烈的反差,他們對人性醜陋的描寫從各個方面影射著骯髒和醜惡。但我寫小說可能不會是這個風格,可能跟殘雪像一些,語言偏向於唯美一點,跟我的審美傾向有關係,可能會比較溫和。

三月風:你很喜歡上世紀80年代?

胡杉杉:對,我也很喜歡上世紀20年代,那時候的胡適、更早一點的梁樹民我都很喜歡,還喜歡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是中西文化結合得很好的一個年代,像張愛玲的作品,風格上既又有古典美,又有一些歐化的,我做學問寫文章追尋的也是中西文化大語境的融合。

三月風:你怎么看傳統的價值?

胡杉杉:80後90後是擔負中華民族復興非常重要的一代,必須要培養世界公民意識,具備世界公民素質,首先就要對各個民族的文化,整個世界精神走向,社會走向有一個自我認知和理解。

《道德經》,裡面蘊含的精髓我覺得可以升華到一種宇宙哲學,多少後人在研究,提煉,加以自我的詮釋, 有的人一個月能寫三四十萬字,都是速成的東西,往深刻了去搞還好,但很多是半吊子,孤立性地去讀書、做學問,沒有把真正的心靈投入到研究中去,再怎么研究也只是對前人觀點的摹寫或者跟隨,很難完全領悟精髓,很難真正超越。

三月風:你認為“現在的時代很糟糕”,主要指什麼?

胡杉杉:這個時代人們的精神狀態很糟糕,為什麼80後90後會迷茫?比如腦殘現象,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但90後其實是替罪羊,他們的問題更多是對整個社會教育、人格教育的反諷, 首先要讓人有自我俯視的能力。

幾乎是把糟粕都吸收過來了,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己的理念,比較僵硬化,改革往往都是表面的改革,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各方面的,教育理念,教育體制是長遠的影響,本世紀我們都在過渡期。

但我還不是完全的悲觀者,這一代人最終還是會勝利,這個群體本身在知識構建的過程就會有很多叛逆的東西,這很正常,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年輕人相比於他們的父輩來講,也是叛逆革新的,創新意味著某種意義上的反叛,從這個角度是有推動意義的。

美國有垮掉的一代,我們最終會比那一代人幸福一些吧。

簽名售書

胡杉杉 胡杉杉

三峽晚報訊 (記者高伊洛 通訊員湯斌斌)“命運關閉了一扇門,必然為我開啟一扇窗。而我的那扇窗,便是對文學永遠的追尋。”2010年10月1日上午,17歲的宜昌殘疾女孩胡杉杉在新華崇文書店為自己的首部詩集《蝶舞》簽名售書。端坐輪椅之上,她一臉自信笑容和深情發言,深深震撼了現場每一位市民的心。

1歲時,胡杉杉因運動神經損傷致殘,但這並沒有摧毀她的文學夢想。杉杉3歲開始讀《格林童話》,7歲讀《詩經》,8歲讀《紅樓夢》。11歲時,剛剛經歷過第一次手術的她在病床上痴讀 《拿破崙傳》、《魯迅全集》、《莎士比亞全集》。16歲時,杉杉已讀完了50餘本英文原版小說。

胡杉杉從9歲時開始學習寫詩。如今,她已在《青年文學家》等刊物上發表過數篇作品。她曾經帶著自己的詩歌走上中央電視台,並被評為2009年全國青少年春節電視聯歡晚會形象代言人。

她的首部詩集《蝶舞》共收錄了她9歲到13歲創作的近150首詩歌和少量散文。字裡行間,詮釋了她對生命的感悟,對世界的認知。恬靜舒緩的文字,給讀者帶來了深層的藝術感染力和深遠意境。據了解,她的第二本詩集《最後的隱喻》也即將出版發行。

宜昌市作協主席張澤勇在讀過胡杉杉的作品後認為,她的詩歌,有一種與其年輕不相符的成熟和深沉。“苦難是一所學校。面對人生逆境,胡杉杉始終以一種達觀態度面對人生。她通過讀書、寫作追問生命的意義,發現人性之美。這一點,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宜昌的張海迪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做不到最基本的站立,並且永遠無法自如行走,你的世界是否會隨之崩塌?如果一份深愛的事業,讓你無止境地跟自己角力,無數次經歷清醒地否定和推翻,你是否會繼續?在胡杉杉的國慶簽售會之後,我給自己很長時間來直視內心。直到發現常人如我,不能像孱弱的她一樣,給出最堅定的答案。於是,我的目光再次回到這個宜昌女孩身上,從她17年絢爛的人生故事中,尋找那份散發著光芒的勇氣和智慧。

女孩胡杉杉:宜昌的張海迪 女孩胡杉杉:宜昌的張海迪

由負數開始的人生

從零開始,蹣跚學步,是許多人共同的生命記憶。而這人生的第一步,胡杉杉卻永遠邁不出。

1993年一個晚霞滿天的夜晚,一個新生命帶著全家的寄望誕生了。1歲多時,當院子裡的孩子們開始蹣跚學步的時候,一家人卻發現杉杉甚至不能站立,忐忑不安地趕往醫院,等來的卻是運動神經損傷致行走障礙。那個秋天,家人帶著杉杉去了多家醫院,最終不得不接受一樣殘酷的檢查結果。

這個家庭沒有像骨牌般被推翻,反而抱得更緊。

兩歲起,家人帶著杉杉四處求醫,按摩、針灸、中醫、西醫,不曾放棄。

9歲,杉杉4次手術,最長的足足持續10個小時。

腰部術後的一個星期,杉杉的腰部每天都插著排血管,不能動彈。每兩個小時,醫護人員按照醫生要求幫她翻一次身,“每次翻身的一剎那,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心臟在劇烈疼痛時的強烈顫動。”與此同時,傷口裡的鮮血,也隨著鑽心的疼痛流進了排血袋裡。

看著病榻前親人們焦慮過後如釋重負的面容,杉杉告訴自己不許哭,“這才是真正的考驗,是對自己意志的磨礪,也是生命永遠的銘刻”。2個月臥床不能隨便動彈的日子裡,外婆記得,“杉杉沒有流過一滴淚”。

17年光陰歲月,家人源源不斷給予的付出,鑄就了杉杉的生命最有力的支撐。在與病痛不斷的較量中,這個伴著輪椅和病痛長大的女孩獲得了最堅韌的力量。“每個人有自己的命運。命,也許會帶給你無法彌補的遺憾,但是運,確實要勇敢地不停地向她發起抗爭,這終極意義,不是為了彌補遺憾,而是為了在人生奮鬥的里程中,譜寫生命壯麗的交響樂章!”內心的定力,讓小小年紀的杉杉,站在了一個全新的生命維度上。

做文學的虔誠信徒

7歲時,為了讓杉杉融入社會,家人將她送入普通學校,像正常孩子一樣成長。而這個堅韌的女孩,也上演著自己的魔法。

儘管成績優秀,但治療讓杉杉的學業被迫斷斷續續,但對知識的汲取卻從未中斷過。3歲時,杉杉捧起了《格林童話》,無限斑斕的視窗一打開,她對文字的熱望便一發不可收。10歲熟讀先秦諸子的經典。11歲在病床上痴讀《拿破崙傳》、《魯迅全集》、《張愛玲全集》、《莎士比亞全集》。13歲讀完《紅樓夢》第25遍。15歲,讀500餘部中外小說,包括《資治通鑑》、《二十五史》。16歲,讀完50餘本英文原版小說。

手術之後不能動彈的日子,她想盡辦法,把書固定在床的支架上;側身看書太久,胳膊僵疼也渾然不覺。看著好學的孫女,外婆既欣慰又心疼,有時,為了讓杉杉的眼睛休息,外婆會為她朗讀。外婆告訴我,杉杉的求知慾特彆強,學習特別刻苦,連吃飯睡覺都要三番五次地催才肯放下手中的書。杉杉卻謙虛地擺擺手,“與其說閱讀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如說我已與書互為一體”。[NextPage]

這部收錄了10歲至14歲創作的近150首詩歌和少量散文的個人文集,獲得了第十一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杉杉的第二本詩集《最後的隱喻》也即將出版發行。

創作中的沮喪和困苦,杉杉視作與自我靈魂的有益對峙。杉杉認為:“寫作本就是一個自我解構的過程,創作本身也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面對創作中的瓶頸,我把它當成是對自己心理承受力的一種磨鍊。經歷了這段磨鍊,才有蝶舞的美麗綻放。”

永遠微笑

進手術室前,杉杉和護士姐姐談天、歡笑,“姐姐,現在我又要走向一條新的陽光大道了,你們都是我的守護天使。”

外公遺憾地說,杉杉除了行動不便以外,什麼都好。杉杉卻笑著說,“行動不便沒什麼,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就算身體上的翅膀折斷了,可是心卻依舊要飛翔。”

這份與年紀不相符的沉穩和淡然,也讓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一見難忘。

2009年4月15日,胡杉杉經歷了一個值得用生命震動的頻率去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她見到了從小敬仰與欽佩的海迪姐姐。

在病房的交流中,海迪一直緊握著杉杉的雙手,一刻也不曾鬆開。從古典詩詞到托爾斯泰、高爾基,杉杉與海迪交流著共同摯愛的文學,聽到杉杉傾訴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堅定而執著的追求時,海迪的眼裡閃動著由衷的欣慰:“孩子,你很勇敢,我要號召更多的殘疾孩子向你學習。”

知道杉杉的詩集即將出版,海迪的喜悅更是溢於言表,她囑咐杉杉:“等書出版之後,一定送給阿姨一本,阿姨一定好好去讀你的詩,而且在適當的時候,我會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公開朗讀你的詩。”

杉杉說,海迪姐姐讓她看到另一種完美無缺、無瑕的美。“上天賜予我無數恩澤,而殘缺,卻是這所有恩澤中最大的、最有挑戰意義的。我從不認為自己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只是我的人生之路多一些考驗,多一些風景,讓我提前領略到、欣賞到而已。”

對於將來,杉杉準備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杉杉將來除了希望成為一個純文學的作家、學者型作家之外,同時能成為一名文學翻譯家。

杉杉告訴我,未來計畫中她最想實現的是:“將來我一定會辦個慈善基金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渡過難關,過上幸福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