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應和

胡應和

胡應和, 1952年8月11日生。於美國依阿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執行所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胡應和教授是腦功能基因組學方面的專家,曾在《自然》、《神經元》等著名雜誌發表論文多篇,他是國際上最早利用基因晶片等高新技術開展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對大腦活動和腦衰老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圖譜進行了深入研究,並率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發表了兩篇有關腦功能基因組圖譜的研究論文。

他對“聰明鼠”以及其它腦衰老的動物模型進行了腦功能基因組學方面的系統研究,這對學習和記憶分子機制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為首席科學家,他主持了“973計畫”項目《轉基因高等動物的創建與高級腦功能分析》。

此外,他還承擔了“863計畫”項目《學習與記憶相關疾病的藥靶點》兩項國家重大基礎和套用課題的研究任務。在華東師範大學工作的四年來,他全面主持“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上海市)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科研工作.

至今,已經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二十多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五項、美國專利一項。

詳細介紹

一直有夢想 ——訪華東師大紫江學者特聘教授胡應和

《文匯報》2003年6月12日 第11版

學者各有風格。初見華東師大紫江學者特聘教授胡應和,一襲夾克和休閒西褲,甫一落座就像一位談論自己子女的父親,迫不及待地介紹起了他的實驗室和研究進展,眼裡滿是自豪和期許。胡應和所在的華東師大腦功能基因組學實驗室是教育部、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有了這樣堅實的後盾,他對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滿懷憧憬和信心。 在回國以來的9個月間,胡應和已經開始著手主持建造一個中草藥化合物庫,目標是從中藥中篩選出對大腦疾病,主要是記憶衰退和痴呆症治療有效果的化合物成分。他們將運用基因工程、分子神經生物學、藥理學、行為學以及電生理學等研究方法和技術,系統研究大腦基因的功能,從分子水平揭示大腦發育和活動的基因調控特性與機制,並在此基礎上尋找有重要醫學價值的藥物靶點;針對不同的藥物靶點,建立相關的藥物篩選方法並進行高通量篩選,對篩選的化合物進行藥物分析,為發現新藥或其先導化合物打下基礎。這顯然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需要許多科研人員多年的長期合作。 胡應和介紹說,在華東師大這樣好的環境中,從事祖國中藥研究工作,是他人生最大的夢想。在海外工作的十幾年間,他一直運用現代的生物工程技術進行研究。他說,如今提倡的中藥現代化,關鍵在於從中藥中找到有效物質和作用的分子機理。此次回國,他就是想利用祖國千百年中藥藥理知識的積澱和地方優勢,解決以上的兩個問題。上海給了胡應和一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他將憑自己的勤奮盡情揮灑自己的才能。 科學的道路上從來就沒有坦途。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研究中的挫折時,胡應和坦然地將失敗看做是“正常的東西”,只要有一個目標,有個夢,即使跋山涉水,即使徘徊曲折,也是一種樂趣,甚至比達到目標更快樂。他說,為了這個夢想,不管什麼艱辛,不管如何挫折,只要自己還有一點精力,也絕對不會停下來。對他而言,這也是源自心底的快樂和責任感。 在採訪將要結束的時候,筆者偶然看到了胡應和家人的照片。此番他隻身回到祖國,可以想見他已經準備要為自己的夢想奉獻所有了。胡應和說,他力爭要為實驗室培養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隊伍;把實驗室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機構。 簡介:胡應和,華東師大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及上海市“腦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胡應和在中科院遺傳所獲碩士學位,1985年留學美國,1990年獲得依阿華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此後到哥倫比亞大學,在2000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EricR.Kandel教授的實驗室里做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分子生物學,致力於腦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功能研究、高通量藥物篩選和先導化合物的藥理分析領域,先後在《Nature》等世界著名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並獲得美國和歐洲多項專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