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胡廷俊(1911-1935)。1932年2月,任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警衛隊政治委員。1934年,負責福建和皖南地區黨的交通巡視工作。1935年春,在皖南被捕,轉押南京國民黨憲兵司令部。他面對酷刑,堅貞不屈,不久後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義。
人物生平
胡廷俊(1911-1935) ,幼名燈兒,1911年3月22日出生於陝西省綏德縣城背窪里一個貧苦勞動者家庭。他的父親胡世青是綏德的名廚師,長年在外做活,以養家餬口。廷俊少年時期刻苦讀書,成績突出。
1924年,上綏德縣立高小的胡廷俊,受新文化教育和國民革命宣傳的影響,思想積極上進。
1927年春,高小畢業的胡廷俊,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陝西省立綏德第四師範學校,編入第八班學習。這時,四師黨、團組織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大力發展黨團組織。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下,胡廷俊踴躍參加了宣傳革命思想,反對軍閥統治,支持工農革命運動等活動。經朱俠夫、田有莘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夏,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白色恐怖籠罩全國。陝北軍閥井岳秀殘酷鎮壓革命運動,派兵包圍了四師,清理學校的黨、團員。校長常漢三、教師蔡楠軒、何寓礎、關中哲等人被迫離校。綏德黨、團組織轉入地下活動。在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的腥風血雨中,綏德團地委整頓了組織,胡廷俊擔任了共青團綏德城區的團委書記。他參加了綏德革命史上有名的“打蛋廠”(外省人辦的雞蛋廠)、“龍王斗縣長”、反“騾櫃”(反動政府向趕牲口的腳戶搞攤派、索款的組織)以及斗老總等革命活動,在鬥爭中經受了鍛鍊,轉為中共正式黨員。
1928年秋,在國民黨反動派到處抓捕胡廷俊的情況下,黨組織派他到河北省遵化縣,打入國民黨第四十七軍高桂滋部,開展兵運工作。
1929年春,蔣、桂戰爭爆發,高桂滋部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五路方振武部隊戰鬥序列,開往山東濟南,胡廷俊被分配到駐澤縣棗莊一帶劉捷三團五連任排長,是該團地下黨負責人之一,同拓克寬、吳岱峰等一起開展兵運工作。由於他深入實際,勤奮工作很快在士兵中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了地下黨支部,他兼任支部書記。這個支部成為地下軍委領導下的骨幹力量。為後來的平定起義和晉西遊擊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930年,四十七軍隨晉軍退山西平定整編,原屬北方局領導的我黨地下軍委轉歸山西省委領導。省委指示地下党進行整頓後,胡廷俊負責三團的組織工作。同年冬,省委決定建立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在晉西呂梁山區開展游擊戰爭。省委先後調楊重遠、拓克寬、李成蘭、胡廷俊等同志脫離高桂滋部,與陝北特委派來的閻紅彥、白錫齡等同志一起,在呂梁山區籌建紅軍游擊隊。
1931春夏之間,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第一大隊在山西汾陽、孝義、離石三縣交界處的孝義縣樓底村(現名西泉)正式成立。大隊長拓克寬,副大隊長閻紅彥、吳岱峰(在汾陽),楊重遠任總支部書記,政委黃子文(在太原),胡廷俊擔任了一中隊二分隊隊長(相當於班長)。在隊委領導下,延俊首先抓隊員的政治思想工作,堅決執行隊委會制定的制度,開展練兵活動。他善於做民眾工作,對同志誠懇,態度和藹,樂於助人。在他的領導下,二分隊戰鬥力較強,對敵鬥爭堅決,同志們都說他們有個好領導。在晉西離石縣靈城嶺的一次戰鬥中,胡廷俊同拓克寬、李成蘭、董金芝一行四人打扮成商人模樣,奔襲百餘里外靈城嶺敵團部哨所。他們穿著長袍,戴著禮帽,大搖大擺地向哨所走去,敵哨兵看他們的打扮,以為真是商人,也不在意,拓克寬走到敵人哨兵跟前,用手槍逼他不準出聲,不準動。胡廷俊、李成蘭乘機撲向敵哨所的窯洞。正在取槍的敵兵被他倆擊斃,其他幾個團丁做了俘虜。繳獲步槍數支和一些彈藥,武裝了游擊隊。為了擴大游擊隊,瓦解敵軍,隊委會決定爭取駐汾陽縣永安鎮晉軍一個排的士兵起義。汾陽聯絡站會同地方黨組織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工作後,條件逐漸成熟,聯絡站黨小組委派閻紅彥、白錫齡、胡廷俊三人前往永安鎮接應,他們與該排地下黨員排長牟XX、班長馮金福接頭,並制訂了起義方案。在白文軒、景其貴二人的協助下,4月中旬的一個夜晚,閻紅彥、白錫齡、胡廷俊領導和發動了這個排的士兵武裝起義。經過激烈的戰鬥,起義部隊擊潰了尾追的敵人,克服一路上的艱難險阻,安全地到達山區與游擊隊會合。1931年盛夏的一天,游擊隊部署石樓縣水頭鎮附近的伏擊戰。胡廷俊率隊占領制高點。敵人發覺後,企圖搶占制高點,衝出伏擊圈。胡廷俊指揮戰士們,頑強地打退了敵人的反攻,適時發起了反衝鋒,和敵人展開肉搏戰。戰士們個個精神抖擻,勇猛衝殺,殺傷不少敵人。頑敵遭到我軍的致命打擊後除少數幾個敵人逃跑外,大部分都當了俘虜。這一仗打得乾脆利落,繳獲了敵人全部武器彈藥。 這年農曆七月間,紅軍晉西遊擊隊受到萬餘敵人的“圍剿”,游擊隊採取夜間突襲敵駐地,以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進行反“圍剿”。後來敵人封鎖山區,山西省委也受到破壞,游擊隊失去了和上級黨組織及民眾的聯繫,加上戰鬥頻繁,傷亡、減員嚴重,情況極為困難。隊委會決定按省委預先指示,西渡黃河,轉戰陝、甘。 晉西遊擊隊衝破重圍,西渡黃河,到達安定縣南溝岔附近,進行整頓。召開民主大會,改選了大隊領導,一致選閻紅彥任大隊長,吳岱峰為副大隊長,楊重遠任政委。下轄四個組(相當於班),胡廷俊擔任了第二組(班)組長。部隊改選後,發動民眾進行打土豪、分糧食的鬥爭。在澗峪岔打了土豪薛華英,民眾怕游擊隊走後敵人報復,不敢要土豪的糧食。胡廷俊和戰士們把糧食送到貧苦農民家裡,宣傳我黨政策,民眾紛紛說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好的隊伍。游擊隊西進找謝子長到棗樹坪時,民眾都跑了。經過說服動員才把民眾叫回來,得知謝子長到甘肅去了,就請謝子長的哥哥謝德惠,找到中共安定縣(今子長縣)縣委書記馬文瑞,並轉告中共陝北特委,要求派黨團員參加紅軍游擊隊。 黨組織先後調派馬雲澤、強龍光、強世清等青年農民二十多人參加了紅軍游擊隊,壯大了游擊隊的力量,胡廷俊高興地說,找到了黨就有辦法。 晉西遊擊隊北進靖邊縣沿長城一線活動,打土豪、分牛羊,組建了騎兵連。這時,得知紅十二四軍由晉西北渡黃河到陝北神木、府谷一帶,胡廷俊報名志願去迎接紅二十四軍。隊委會同意後,廷俊化裝成農民,經內蒙古烏審旗北去,得到確實訊息,紅十二四軍在榆林以北蒙地兩岔河失敗了,他才返回部隊。1931年農曆九月間,游擊隊分兩路西進,一路上戰勝了敵人的堵截,於九月下旬到達甘肅合水縣南梁堡地區。部隊經過整頓,除戰鬥減員外還有步騎兵約三百人,在太白鎮二十里外的閻家鹼會見了劉志丹同志。10月初,中共陝西省委派謝子長去南梁堡領導晉西遊擊隊。根據省委指示成立了新的隊委會(黨委會),謝子長任書記,胡廷俊任隊委委員,分工負責宣傳組織民眾工作。胡廷俊具有宣傳組織才能。他善於接近民眾,取得民眾的信任。當時本地哥老會迷信活動很厲害。他就向民眾講革命的道理,使民眾的認識逐漸提高,自覺起來抵制哥老會的封建迷信活動。“九·一八”事變後,根據抗日救亡運動的需要, 12月,中共陝西省委指示將活動在甘肅寧縣柴橋子的部隊改編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號召西北所有武裝部隊聯合起來,抗日救國。胡廷俊參加宣傳工作,散發傳單,張貼標語,帶宣傳隊深入農村開展宣傳,為抗日和籌建陝甘游擊隊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1932年1月,游擊隊改編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謝子長、劉志丹分別任正副總指揮。胡廷俊任騎兵隊隊長。不久,西北反帝同盟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胡廷俊任警衛隊政委。曾跟隨陝甘游擊隊多次在照金一帶進行革命活動。2月 17日在陽坡頭戰鬥中,胡廷俊右腿膝蓋中彈後,他不顧自己的傷勢,繼續指揮戰士痛擊敵人,一直堅持到戰鬥勝利,才被同志們抬下戰場。游擊隊負責同志十分重視胡廷俊的傷情,迅速派胡廷壁等人護送到西安廣仁醫院治療。當時缺醫少藥,又加長途轉運,致使胡廷俊的傷情日益惡化,傷口感染化膿。根據這一情況,院方決定鋸掉他一條傷腿,保全生命。廷俊弟兄商議後,同意了這一決定。事後,史唯然、蒲政平等同志前往探視,責怪廷壁說:“廷俊是你的兄弟,也是我們的兄弟。你愛他,我們更愛他。為什麼不告訴我們就把腿鋸掉呢?”廷俊聽了,在一旁插話說:“革命么,流血犧牲算不了啥!只要以後還能工作,怎么治都行!”,他這種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和忘我犧牲精神,深深打動了同志們的心。
1934年春,黨組織撥出七百五十元,讓胡廷俊到上海配了一條假腿,黨中央留他在上海中央軍委,擔任交通聯絡和特工科工作。他自稱是“國民黨十九路軍老戰士,這條腿是上海‘一二八’抗日戰鬥中受傷的。”往來於上海、南京、江蘇、江西、福建、安徽等省市,負責福建和皖南地區黨的巡視聯絡工作。他的假腿給他的行動帶來了很多困難,但又為他隱藏了許多重要情報檔案。有時候,敵人搜查很嚴,連他的假腿也不放過。在緊急關頭,他把紙條吞進肚裡,憑腦記口述轉達黨的指示和情報。
1935年春,胡廷俊到皖南完成一項重大任務時,不幸被敵逮捕,押送到南京偽憲兵司令部。經受了多次審問和嚴刑拷打,廷俊大義凜然痛斥敵人。不久,在南京雨花台被殺害。年僅25歲的胡廷俊為革命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