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訣
溫中散寒胃關煎,熟地扁豆甘草山;白朮乾薑吳茱萸,腹痛不止瀉痢停。
組成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40~120g),山藥(炒)二錢(24g),白扁豆(炒)二錢(24g),炙甘草一二錢(12~24g),焦乾薑一二三錢(12~36g),吳茱萸(制)五七分(6~4.8g),白朮(炒)一二三錢(12~36g)。
用法用量
上以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功用
溫中散寒,健脾益腎。
主治
脾胃虛寒作瀉,或甚至久瀉,腹痛不止,冷痢等證。
方義
方中焦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炒白朮、炒山藥、炒扁豆、灸甘草健脾益氣,熟地滋陰腎。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健脾益腎之功。
加減化裁
瀉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錢(面炒),或用破故紙亦可;氣虛勢甚者,加人參,隨宜用;陽虛下脫不固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錢;腹痛甚者,加木香七八分,或加厚朴八分;滯痛不通者,加當歸二三錢;滑脫不禁者,加烏梅二個,或北五味子二十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一二錢。
附註
本方以泄瀉日久、畏寒肢冷、腹中冷痢、舌淡苔白為辨證要點。現代常用於治療慢性結腸炎、小腸功能紊亂等。如陽虛寒盛,加肉桂、附子;久瀉不止,加肉豆蔻、訶子。
重要文獻摘要
《醫級》:“胃關煎,治脾腎虛寒作瀉,時發時止,或甚至久瀉腹痛,冷痢刮腸等症。熟地、白朮、山藥、扁豆、灸草、木香(無痛不用)、乾薑、吳茱萸、肉果霜、故紙。氣虛氣焰,加人參、黃芪;昇陽舉陷,少加升麻或葛根;虛滑不固,加附子或烏梅、五味;少腹痛甚,加肉桂;胸悶,加廣皮、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