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呼吸死來說,呼吸停止時肺內留存的氧量決定著心跳停止的時間。一般情況下,肺臟正常的人,呼吸停止後,肺血液和組織液中貯存的氧約能維持4分鐘左右,之後由於機體嚴重缺氧,心跳也隨之停止。如果在呼吸停止以前曾經呼吸過純氧,那么心跳還能維持更長時間,甚至可延長10~15分鐘。如果是在空氣不足的情況下停止呼吸的,則由於肺內的含氧量本來較少,所以,心跳可能在1~2分鐘內停止。
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死亡概念是一個衝擊,並由此而帶來了希望。例如,由於心搏器、體外循環、呼吸機械等機械復甦技術的發展,某些心跳和呼吸都已經停止的人也有回生的可能;同樣一些失去大腦和腦幹功能的人,可能由於呼吸機、心臟起搏器、人工腎的運用而保持心肺功能。所有這些,使得傳統的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作為死亡標準的觀念發生了動搖。那么,究竟應以什麼標準來判斷死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