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盂前唇和前側關節囊修復術

肩胛盂前唇和前側關節囊修復術

肩關節復發性脫位是外傷性肩脫位常見的併發症,一般發生於原始脫位復位後2年內。 往往在遭受輕微外力時即可引起肩脫位的復發,隨著脫位的復發,關節越來越不穩定,這種損傷的病理變化,包括關節囊的破裂,肩盂前唇上的缺損,肱骨頭後外側壓縮性骨折。還有一種無損傷性脫位,平時肩關節正常,輕微肌肉牽拉即可脫位,這種脫位往往有解剖發育的變異。 治療上要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採用相應的手術方法。

適應症

肩胛盂前唇和前側關節囊修復術適用於肩關節有反覆脫位的病史,並有脫位時肩關節X線片可證實前脫位者,手術主要為了修復關節囊及盂唇軟骨的撕裂。

麻醉和體位

1.全身麻醉。

2.仰臥位,術側肩後墊砂枕抬高。先使病人側斜臥位,待頸肩胸背部皮膚滅菌並鋪好無菌單後改為仰臥位。

手術步驟

切口和顯露

肩胛下肌的操作同Putti-Platt手術。

顯露肩關節

將肱骨外旋,顯露肩胛下肌腱,將肌腱下緣的靜脈叢結紮切斷,注意勿損傷腋神經和伴隨的旋肱前動脈,在肩胛下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用鼻中隔剝離子將此兩層組織鈍性分開,於肩胛下肌內側部分上下各褥式縫合一根粗絲線備術中牽引用,在距肱骨小結節部約0.5cm處切斷肩胛下肌腱,然後探摸肩盂前緣,通常可發現盂唇已撕脫,關節囊已脫離肩胛骨頸部,在盂緣外側約0.5cm處,順盂緣直切開關節囊長約4~5cm。

修復關節囊

用骨刮匙搔刮修整前側盂唇的損傷面,用彎鑽或特製牙科鑽在前側盂緣上鑽4個小孔,將肩外展45°,外旋10°位情況下把關節囊外側瓣的游離緣縫至盂緣的4個小孔上。

然後將關節囊的內側瓣重疊縫合於外側瓣上。

若無彎鑽或特製牙科鑽時,亦可用銳利牢固的巾鉗對夾盂緣咬合後轉動數下,即可形成小孔。另一法亦可用騎縫釘將關節囊外側瓣釘在盂上,然後縫合肩胛下肌。

縫合切口

等滲鹽水沖洗切口,徹底止血,按層次縫合切口。

術後處理

用肩胸繃帶固定法(Velpeau)固定肩關節4周,4周后去除繃帶開始練習肩關節活動,至6周時可允許肩外展至9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