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
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
瀉肝降火,和胃止痛。
方藥
化肝煎加減。陳皮9克,青皮9克,牡丹皮12克,白芍18克,梔子12克,浙貝母9克,澤瀉12克,黃連12克,吳茱萸6克。
加減
如兩脅疼痛較重者,加川楝子,以利氣止痛;大便秘結,心煩頭痛者,加大黃,以通腑泄熱;如舌紅少津,有熱傷陰液趨向者,加生地黃、玄參、麥冬。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肝胃鬱熱型是一種病,主症狀是胃脘灼熱疼痛,痛竄兩脅,每因惱怒加重,面紅目赤,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而乾,脈弦滑數。
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胃失和降。
瀉肝降火,和胃止痛。
化肝煎加減。陳皮9克,青皮9克,牡丹皮12克,白芍18克,梔子12克,浙貝母9克,澤瀉12克,黃連12克,吳茱萸6克。
如兩脅疼痛較重者,加川楝子,以利氣止痛;大便秘結,心煩頭痛者,加大黃,以通腑泄熱;如舌紅少津,有熱傷陰液趨向者,加生地黃、玄參、麥冬。
每日1劑,水煎服。
肝胃鬱熱型胃痛用於疏肝理氣,泄熱和胃。
症狀 病機 治法 方劑 處方胃脘部疼痛並有灼熱感,痛勢急迫,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或弦數。
治法 方藥 方解 注意事項肝氣瘀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以胃脘、脅肋脹滿疼痛,噯氣、呃逆、吞酸,情緒抑鬱,不欲食,苔薄黃,脈弦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包括肝氣犯胃和肝胃鬱熱。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鑑別診斷 施治要點 辨證施治(2)病機:濕熱疫毒熾盛,深入營血,內陷心肝。 2.證機概要:肝腎陰虛,津液失布,水濕內停。 1.症狀:主證: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口苦,失眠多夢。
全解 【概說】 【病因病機】 【診查要點】 【辨證論治】胃脹,病名,脹病之一。主證脹滿、胃脘痛。引起胃脹的原因有各種各樣,如,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衛生等。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食物由...
病因 發病機制 預防 飲食禁忌 緩解方法出自《內外傷辨惑論》。此湯主治治脾胃虛弱、怠惰嗜臥;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洒淅惡...
基本簡介 組成信息 主治 藥方詳解 臨床套用,多因肝經鬱熱,毒熱內蘊,氣滯血瘀,血肉腐爛而致病。細菌性肝膿腫的臨床表現...抑菌作用,並且具有抗癌活性。蒲公英味甘性寒,功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為入肝入胃...產品簡介【產品名稱】清肝排膿方清肝排膿方 【主要成分】苦參、蒲公英、田...
產品簡介 產品介紹 細菌性肝膿腫的病因病理 細菌性肝膿腫的臨床表現 細菌性肝膿腫的危害胸脅、胃脘部疼痛,脹滿不適,每遇情志不暢則加重,不思飲食,食後胃脘部脹甚,身睏乏力,常伴有噯氣、反酸、呃逆、大便稀溏等。舌質淡,苔薄白或膩,脈弦細。
胃力康顆粒,行氣活血,泄熱和胃。用於胃脘痛氣滯血瘀兼肝胃鬱熱證,症見:胃脘疼痛,脹悶,灼熱,噯氣,泛酸,煩躁易怒,口乾口苦,以及慢性淺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潰...
成份 性狀 功能主治 規格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