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房

聽房

聽房,鬧新房舊俗。新婚夜暗中偷聽新婚夫婦的談話和動靜。是祖國的婚俗文化傳統,在鬧完新房後,有好事的後生(也不全是後生,家鄉有結婚三天無大小之說)躲在窗下偷聽,對聽到的動靜和支言片語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古時婚禮晚飯後,同輩的親戚朋友陸續來到洞房,這就意味著“鬧洞房”開始了,鬧洞房方式多樣,與親戚朋友們的喜好、文化高低、見識多少有密切聯繫。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聽房聽房
【出處】黃軒祖《游梁瑣記·易內奇案》:“涉俗,凡合卺初夜,以聽房占喜兆,迷信不拔。”
【示例】劉真《春大姐》:“社長趙金山也強硬地說:‘去去去!今晚誰也不許聽房,這幾天他們太辛苦了,你們心疼人家,等你們娶媳婦的時候,人家才能心疼你們。’”

傳統文化

鬧新房和聽房都是祖國的婚俗文化傳統,各地大同小異。鬧新房沒有什麼,鬧鬧而已,過分者有出人命的。聽房就有料了,在鬧完新房後,有好事的後生(也不全是後生,家鄉有結婚三天無大小之說)躲在窗下偷聽,對聽到的動靜和支言片語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古時婚禮晚飯後,同輩的親戚朋友陸續來到洞房,這就意味著“鬧洞房”開始了,鬧洞房方式多樣,與親戚朋友們的喜好、文化高低、見識多少有密切聯繫。在鬧洞房中途,新郎新娘還要吃一頓飯,飯名叫拌湯(俗稱疙瘩湯),意喻兒孫滿湯(堂),大嫂在往鍋里拌麵疙瘩時同著新娘還要念念有詞:“一攪兩攪,兒多汝(指女兒)少(農村重男輕女思想);三攪四攪,兒能(方言:意聰明)汝巧;五攪六攪,越活越好;七攪八攪,兒孫滿堂;九攪十攪,白頭到老”。在半夜時分,新郎新娘又要吃第三頓飯了,這頓飯意味著鬧洞房的結束。第三頓飯是水餃,水餃在包餡時,新郎的母親會偷偷在餡中放一枚小銅錢,意喻“錢到福到”,新郎新娘誰吃到銅錢誰就是有福者。後有表兄弟們好事,在包餃子時,偷偷把鹽、辣椒、調料面等分別包在餃子裡,然後坐看新娘出洋相。飯後就寢,要好的朋友又悄悄來到洞房前守夜,即“聽房”,俗稱“聽門子”。如真有守一夜者,清早,新郎的父母還要予以犒勞。如遇雨雪天,聽門者無法上門時,新郎的母親還得在半夜拿一把掃帚立在洞房門口,冒名“聽門”者。據傳說,新婚之夜,無人“聽房”,有礙於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